高科技展亮相重慶國博中心
2021-05-07 09:53:41來源: 重慶日報編輯: 胡明珠責編: 石麗敏

  原標題:近距離看晶片如何製造 未來汽車有啥新趨勢 到國博中心看高科技展

【城市遠洋】高科技展亮相重慶國博中心

五月六日,二○二一中國智慧汽車技術展上,觀眾正在輕量化材料展區關注一鋼企研製的車用高強鋼。本組圖片由記者張錦輝攝\視覺重慶

【城市遠洋】高科技展亮相重慶國博中心

5月6日,2021中國智慧汽車技術展上,一參展企業帶來的工業級紅外成像儀可檢測0.14毫米微小目標。

【城市遠洋】高科技展亮相重慶國博中心

5月6日,2021全球半導體産業(重慶)博覽會上,展臺上一款人機協作機器人正在打架子鼓。

【城市遠洋】高科技展亮相重慶國博中心

5月6日,2021全球半導體産業(重慶)博覽會上,一參展商帶來的可應對各類先進晶片性能測試的半自動探針臺引來專業觀眾關注。

  2021全球半導體産業(重慶)博覽會開幕

  重慶日報訊 (記者 夏元)5月6日,為期3天的2021全球半導體産業(重慶)博覽會在重慶國博中心開幕,國內500家半導體企業參會,展出了當前半導體産業最尖端的創新技術、産品和應用解決方案。

  本次展會以“眾智匯芯 創越極技”為主題,設置了積體電路製造、封裝測試、半導體材料、生産設備、電子元器件、AI+IOT+5G、電源展區、微波毫米及射頻技術和人才計劃培訓交流九類專區。

  展會現場,包括ABB中國、AOS萬國半導體、平偉實業等多家半導體行業知名企業帶來了一批創新技術産品首發亮相。如AOS萬國半導體展出的一款電子産品,可滿足電動汽車車載充電機、電機驅動逆變器和車載充電樁使用;ABB中國帶來的工業協作機器人,兼具安全性、易用性和高精準運行速度,可廣泛于智慧製造領域。

  另外,展會現場還有來自廣東、安徽、四川等省市的半導體企業及研發機構,與重慶半導體企業及研發機構進行溝通洽談,交流行業技術、優質産品與解決方案。

  “重慶作為全國最早發展積體電路和半導體器件基地的城市之一,目前已建成IC設計、晶圓製造、封測及原材料配套等全流程産業生態體系。”重慶市電子學會人士表示,目前我市正在重點發展功率半導體存儲、數模混合、汽車電子、人工智能及物聯網等産業,計劃到明年形成千億級積體電路産業集群。通過此次博覽會,將為相關技術供應商與應用方建立合作平臺,推動半導體行業創新和高品質發展。

  博覽會主辦方稱,為滿足專業觀眾多樣化觀展需求,5月7日將舉行“第三屆未來半導體産業發展大會”,來自中國工程院、中國電子學會、賽迪研究院積體電路中心等多位半導體産業領域專家,將圍繞積體電路、創新材料、汽車晶片等專題,從行業政策、市場投資等角度探討半導體産業熱點、研發難點、最新技術成果及解決方案等。

  2021中國智慧汽車技術展舉行

  重慶日報訊 (記者 白麟)5月6日,“2021中國智慧汽車技術展”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啟幕。全球知名汽車主機廠、零部件企業、材料企業、産業園區及相關技術企業在展會現場為觀眾呈現了一場多維度的産業生態盛宴,推動行業實現産需精準對接、高效合作、深度交流。

  本屆展會以“迎變革、創未來、賦新機”為主題,全面聚焦智慧網聯汽車、新能源、車用電子技術、智慧製造、汽車用鋼及輕量化材料等創新技術,重點展示汽車創新産品、前沿技術成果及解決方案,全面發掘全球汽車創新技術領域發展機遇。

  6日上午,記者看到,展會現場寶鋼、河鋼集團、鞍鋼集團等展臺重點展示了各自領先的汽車板、輕量化內外飾原材料及相關延伸産品,吸引大批觀眾參觀諮詢。中信泰富、ABB、領克、華晨鑫源、中國汽研、德智電子、北匯信息科技等知名企業則帶來了智慧製造、智慧網聯、新能源等方面的技術及應用。北京現代、長安福特、慶鈴汽車、長安新能源、上依紅、東風小康等數百家汽車産業鏈知名企業也積極組團參會、採購。眾多企業都將本次展會,作為了解行業最新技術趨勢、尋找潛在供應商及加強行業互動會面的重要平臺。

  據悉,本次展會將持續到5月8日,其中5月7日還將舉辦2021中國汽車科技創新大會。大會涵蓋新時代汽車用鋼與輕量化、智慧工廠與智慧製造、汽車晶片與創新材料等多場引領汽車産業未來發展趨勢的專題論壇,邀請了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重慶郵電大學、仙工智慧、華港科技等行業知名專家及新技術研發的實力企業代表作論壇分享,推動産學研深度交流。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