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然人群生物資源庫6月底在渝投用
2021-06-07 09:26:21來源: 重慶日報編輯: 胡明珠責編: 石麗敏

  原標題:中國自然人群生物資源庫本月底在渝投用 計劃採集100萬人群的人體生物樣本,加速健康干預、疾病診斷、新藥研發等研究

中國自然人群生物資源庫本月底在渝投用

  六月二日,位於西部(重慶)科學城的中國自然人群生物資源庫正在進行最後的裝修工作,擬於本月底正式投用。記者 羅斌 攝\視覺重慶

  中國自然人群生物資源庫簡介:

  中國自然人群生物資源庫是由中國科學院與重慶市政府聯合打造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培育項目,總投入約3.72億元,主要負責採集中國自然人群的生物樣本與健康信息並開展基因組等多組學研究,是全國首個百萬量級的自然人群資源庫。

  6月底,中國自然人群生物資源庫將掛牌投用。

  這是我國首個百萬量級的自然人群資源庫,計劃採集100萬人群的人體生物樣本,將實現我國生物醫藥大數據的共享服務。

  什麼是自然人群生物資源庫?它有什麼作用?6月3日,重慶日報記者來到西部(重慶)科學城的重慶國家生物産業園,採訪了中國自然人群生物資源庫項目負責人李岩。

  什麼是生物資源庫?

  “所謂生物資源庫,即採集、保藏各種生物資源,為現在或將來實現對生物資源的深入開發、利用服務功能的一個儲存庫。”李岩解釋,人類最早的生物資源庫是動、植物化石標本館及博物館,例如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北京自然博物館等。

  後來,世界各國陸續建立了很多不同物種的生物資源庫,例如菌種庫、種子庫等。這些活體樣品庫一方面為相關科學研究、育種提供了寶貴資源,另一方面也是人類未雨綢繆,預防大規模災害時生物資源遭受毀滅性打擊的必要手段。

  例如,斯瓦爾巴世界種子庫是挪威政府為保存全世界農作物種子資源,在北冰洋斯瓦爾巴群島建造的一個貯藏庫。該種子庫能夠承受海嘯、地震和核武器攻擊。

  什麼是自然人群生物資源庫?

  那什麼是自然人群生物資源庫呢?李岩解釋,自然人群生物資源庫專門收集人體生物樣本,主要是血液和細胞的一個儲存庫。

  為了有效提高國民健康水準,目前很多國家都將重大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作為健康領域的重要問題看待,世界各國在出臺一系列戰略規劃的基礎上,圍繞轉化醫學研究,設立若干專業的國家機構。其中,基於自然人群生物資源庫的資源體系建設便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

  例如,英國生物樣本庫(UK Biobank)項目于2006年啟動,他們收集了40-65歲英國人群的生物樣本和醫學數據用於科學研究。數據採集內容包括身高、體重、體脂、手握力、骨密度、肺功能、血壓等,以及志願者的病歷資料和生活方式等,目前已收集近50萬英國人的各種健康數據用於研究。

  美國也于2018年啟動了“全民健康研究項目”(All of Us),這項研究的目標是收集全美百萬自然人群的生物樣本、健康信息和基因組學數據等,在此基礎上構建以“個體為中心”的精準健康數據庫和生物資源庫,研究遺傳和環境因素對重大疾病的影響。

  為什麼要建自然人群資源庫?

  “目前我國以醫療機構為主體,已經建立了多種疾病資源庫。”李岩介紹,這些疾病資源庫主要採集確診後的患者人體樣本和臨床信息,進行回顧性研究。這些研究可以對疾病的治療和預後進行有效的指導,但是由於缺乏疾病發生前和疾病發生早期的樣本與資料,這些研究往往不能反映疾病發生的完整過程,特別是無法針對疾病發生這一關鍵過程給出有效的研究結果。因此,急需建立針對自然人群的前瞻性隊列與資源庫體系。

  中國自然人群生物資源庫是由中國科學院與重慶市政府聯合打造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培育項目,總投入約3.72億元,主要負責採集中國自然人群的生物樣本與健康信息並開展基因組等多組學研究,是全國首個百萬量級的自然人群資源庫。

  據了解,該資源庫包含中國自然人群的生物樣本,人口學資料、健康信息、生活方式等數據,將彌補我國在健康大數據方面的短板,有助於發現新的致病因素、早期診斷的生物標記物和相應的干預措施,為國家制定健康預防和干預政策提供科學依據,同時為我國轉化醫學研究提供高品質的樣本和數據支持。

  為什麼要建百萬量級資源庫?

  李岩稱,對於某些常見病基因的易感性研究,至少需要上萬例病人樣本,如果基礎樣本量不夠,就有可能得出假陽性或假陰性的結果,大樣本是保證研究真實可靠的“基石”。

  所以,建設一個高品質、高標準的百萬量級中國自然人群資源庫是實現“健康中國2030”規劃的重要保障,可以加速健康干預、疾病診斷、新藥研發等轉化型研究,促進新興健康産業發展。

  怎麼建這個超大型的“儲存庫”?

  在西部(重慶)科學城重慶國家生物産業園,記者看到了正在建設中的中國自然人群生物資源庫。

  該資源庫的一期項目佔地5500平方米,包括4200平方米的冷庫和GMP級實驗室,以及1300平方米的辦公場地。後期項目將擴展至10000平方米。

  “庫區的主要設備包括-80℃和-196℃的自動化存儲設備與冰箱,用以保存血液和細胞樣本。”李岩介紹,整個資源庫將實現智慧化管控,屆時採集的生物樣本將由機器人運輸和放置進指定位置,最大限度的保障樣本溫度穩定性。

  目前,該項目正在進行最後的場地裝修等工作,擬於6月底正式投入使用。

  (重慶日報記者 匡麗娜)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