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加快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質升級
2021-12-09 09:16:24來源: 重慶日報編輯: 胡明珠責編: 趙銀平

  原標題:從乾淨整潔到美麗宜居 從全面推開到整體提升 重慶加快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質升級

重慶加快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質升級

永川區黃瓜山,遊客們在人居環境整治後的鄉村步道上散步,享受冬日暖陽。(攝于十一月二十五日) 記者 萬難 攝\視覺重慶

  12月5日,星期天。上午10點過,冬日暖陽從雲霧中探出頭來,將陽光灑向巴南區聖燈山鎮灘子口村。白墻灰瓦的民居、幽靜整潔的院落、潺潺流動的溪水、色彩斑斕的山峰,仿佛在潑墨山水畫中漸次展開,引來一波波遊客打卡。

  得益於2018年來全市實施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以下簡稱三年行動),在重慶,像灘子口村一樣的美麗鄉村越來越多,她們由過去的“臟亂差”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蝶變。

  近日,中辦國辦印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明確到2025年,農村人居環境顯著改善,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取得新進步。

  去年底,重慶在完成7929個行政村三年行動目標任務後,制定了《重慶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簡稱五年行動),明確提出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體系向自然村(組)延伸;一類區三檔村農村戶用衛生廁所基本普及;農村基礎設施佈局更加優化,村容村貌進一步提升等,加快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質升級。

  垃圾治理

  分類減量提高資源利用率

  “想不到瓶瓶罐罐投進‘小黃狗’,還能微信返現。”九龍坡區西彭鎮村民周紅梅近日將積攢了大半個月的可回收垃圾丟進“小黃狗”後,不到30秒微信錢包裏就收到了10多元錢。如今只要沒事,她都會到村裏轉悠,向鄰居講解垃圾分類的好處。

  “小黃狗”名叫垃圾智慧回收儲蓄櫃,是去年九龍坡一家環保公司在西彭鎮城西家園設立的垃圾回收點,通過回收部分垃圾變廢為寶。

  “小黃狗”儲蓄櫃只是我市激發農民群眾參與垃圾分類的一種辦法。據介紹,目前,全市農村生活垃圾建立了“戶集、村收、鄉鎮清運、區域處理”四級農村垃圾收運處理體系。同時,全市7900多個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有效治理率達99%,全市垃圾分類示範村創建達40%以上。

  “我們調研發現,很多生活垃圾沒能實現源頭減量,就地轉化成資源。”市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五年行動方案,全市進一步將生活垃圾收運處置設施向自然村(組)延伸,每個鄉鎮將建成1-2座垃圾轉運站,合理配置垃圾收運車輛等配套設施,到2025年年底全市農村地區基本實現行政村、自然村(組)生活垃圾收運處置設施全覆蓋。同時,全市50%的行政村實現農村生活垃圾的分類示範,農民通過開展垃圾分類實現源頭減量,提高農村廢棄物資源利用率。

  農村改廁

  注重實效做到改一戶成一戶

  近日,記者來到奉節縣雲霧鄉屏峰村六組村民劉金培家,看到他家的沖水式廁所乾淨整潔,墻壁四週貼滿白色瓷磚。“改廁後安逸多了!”劉金培高興地説。

  村支書陳建華説,屏峰村近年啟動實施農村改廁,去年底全村281戶完成改廁,但由於地處高寒山區,管網凍裂破損的情況時有發生。通過摸排,村裏發現7戶農民的戶廁存在問題,目前都已整改完畢。

  近年來,全市把推進“廁所革命”放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優先位置,三年行動實施以來,全市完成農戶改廁112.2萬戶,新建農村公廁3318座,農村戶用衛生廁所普及率達83.9%以上。

  按照五年行動方案,“十四五”期間,全市將充分考慮自然地理條件、風俗生活習慣和群眾意願,因地制宜推進農村改廁。同時,進一步完善農村戶廁規劃、設計、建設、糞污處理、維護管理以及加強糞污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等,切實提高改廁技術水準,真正做到改一戶成一戶,力爭到2025年,全市一類區三檔村基本普及農村戶用衛生廁所,新建1000座農村公共廁所,讓“方便”的事更方便。

  提質升級

  環境整治從點到線再到擴展成面

  2018年,聖燈山鎮將灘子口村作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範村進行集中打造。通過三年整治,灘子口村100余戶農戶門前的院壩不僅得到了硬化美化,房前屋後的邊溝也得到清理,亮化工程讓公路沿線裝上了路燈,村民出行方便了,村容村貌也變得乾淨漂亮。

  今年,聖燈山鎮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由示範村向11個行政村拓展,結合打造康養旅遊小鎮的契機,以6.8公里的聖燈路沿線的灘子口村、大溝村、沿灘村、西河村為重點,進行農房外立面改造、污水管網治理,“蜘蛛網”“藍棚頂”治理等連片連面集中整治。

  “當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進入到從乾淨整潔到美麗宜居,從全面推開到整體提升的新階段,因此我們決定通過示範引領,串點成片,連片擴面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成片整治。”市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結合實際,合理劃片,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到2025年力爭每個區縣建成1-2個成片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範片和1000個宜居村莊。(重慶日報記者 趙偉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