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6日,鳥瞰西部(重慶)科學城。首席記者 龍帆 攝/視覺重慶
2021年1月1日,重慶團結村中心站,重慶、成都兩地同時發出2021年中歐班列(成渝)號第一趟列車。記者 龍帆 攝/視覺重慶
2020年8月18日,永川區朱沱鎮,朱沱至四川省瀘州市高鐵東站(雲錦)省際公交線路正式開通。結束了兩地沒有公交通行的歷史,惠及沿線共約25萬群眾出行。記者 崔力 攝/視覺重慶
2021年12月3日,重慶北站,重慶北至巴中的C712次動車組列車等待旅客登車。記者 崔力 攝/視覺重慶
2021年10月20日,川渝高竹新區,四川瑞創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參觀者正在了解概念汽車。首席記者 龍帆 攝/視覺重慶
2021年7月6日,成渝參賽選手進行工業機器人應用技術項目比賽。特約攝影 陳仕川/視覺重慶
2021年5月26日,永川、瀘州生態環境聯合執法組在長城汽車有限公司涂裝車間了解情況。特約攝影 陳仕川/視覺重慶
2021年12月13日,合川區錢塘鎮米口村,工人對嘉陵江利澤航運水利樞紐工程船閘進行清淤和閘門調試收尾工作,為即將通航做準備。特約攝影 鐘志兵/視覺重慶
2021年11月17日,兩江新區(自貿試驗區)政務大廳,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開辦企業的重慶人譚海威正在“川渝通辦”窗口辦理業務。記者 張錦輝 攝/視覺重慶
2週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迎來又一個重要節點。
2020年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強調,要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增長極,使成渝地區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
站在2022年1月,回首兩年時光,成渝地區經濟圈建設跑出了“加速度”。
重大項目是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引擎”。2020年7月,川渝公佈共同實施的兩批重大項目共31個、總投資約5563億元。2021年,川渝合作項目增加到67個,總投資達1.57萬億元。
其中一個例子可以清楚地説明何為“加速度”:萬眾矚目的成渝中線高鐵,是重慶和成都“雙核”之間最順直、最高效的客運通道,也是川渝共同實施的首批重大項目之一。
2020年8月,成渝中線高鐵項目獲國家發改委批復。僅13個月後,2021年9月26日,成渝中線高鐵啟動建設。業內人士表示,這樣的推進速度在國內高鐵項目中,實屬罕見。
為什麼這麼快?答案很簡單:兄弟同心,其利斷金!
“這與川渝兩地積極推進、國家相關部委等積極支持分不開。”重慶市交通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成渝中線高鐵不僅開工快,而且從立項到批復,也只用了一年多時間。
“重慶協助四川共同向自然資源部彙報,爭取支持成渝中線高鐵(四川段)用地審批。”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負責人介紹,重慶會同四川建立重大工程項目選址協商制度,強化服務前置,共同做好項目選址論證、用地預審和規劃許可等服務,促進基礎設施、産業發展、社會民生類重點項目提早落地。
川渝決心之堅定,合力之強大,由此可見一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已成為兩地的深刻共識。
截至2021年11月底,川渝兩地2021年度共建的67個重大項目,已累計完成投資2057億元。
其中,2021年1至11月完成年度投資934億元,達到年度時序目標。川渝千億立方米天然氣基地、5G網絡覆蓋建設項目、長江上游種質創制大科學中心、石刻文創園區等項目提前完成年度投資計劃。
僅看交通領域,就能感受到推進之迅速:目前,鄭萬高鐵重慶段建設完成;成達萬高鐵控制性工程、渝昆高鐵川渝段、渝湘高鐵重慶至黔江段加快建設,渝西高鐵前期工作加快推進;川渝省級高速公路出口通道達到16個;嘉陵江利澤航運樞紐加快建設,重慶新生港正式開港運營,涪江雙江航電樞紐、萬州新田港二期等項目加快建設。此外,川渝還累計建設了超過13萬個5G基站。
合作藍圖,仍在繼續擴大。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慶四川黨政聯席會議第四次會議提出,2022年川渝兩地擬推進重點任務共10個方面46項,擬推進重大項目160個。
便捷生活,折射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民生溫度。2020年8月,連接永川與瀘州的川渝首條雙向對開“省際公交”開通。截至2021年底,川渝兩地已經開通11條“省際公交”線路。
除了日常出行,辦事也更方便。目前,210項“川渝通辦”事項全面實施,包括稅務、交通、就業等領域高頻事項,截至2021年11月底已累計辦理超589萬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便捷生活行動累計推出2批43項事項,包括推進川渝高鐵乘車證件電子化、社保卡跨區域服務、學籍信息共享等。
展望未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還將書寫更加壯闊的篇章!(重慶日報記者 申曉佳)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