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重慶)科學城將規劃建設100平方公里的成渝綜合性科學中心
2022-02-07 09:23:27來源: 重慶日報編輯: 付意菲責編: 石麗敏

【城市遠洋】西部(重慶)科學城將規劃建設100平方公里的成渝綜合性科學中心

西部(重慶)科學城一隅

【城市遠洋】西部(重慶)科學城將規劃建設100平方公里的成渝綜合性科學中心

科學谷效果圖

  近日,市政府陸續發佈《重慶市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和《重慶高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到2035年,重慶要基本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西部(重慶)科學城。

  值得注意的是,兩份重要文件均明確,西部(重慶)科學城核心區將進一步落實相關規劃,在金鳳片區規劃建設100平方公里的成渝綜合性科學中心。成渝綜合性科學中心是什麼?怎麼建?西部(重慶)科學城正加速探索答案。

  規劃面積100平方公里

  集聚高能級創新平臺主體

  “鳳棲湖畔、兩山之間”,在重慶西部槽谷地帶,金鳳凰展翅,騰飛科學城。成渝綜合性科學中心如何規劃,目前已具雛形。

  成渝綜合性科學中心地處西部(重慶)科學城核心區,北至大學城,東銜科學大道,南接高新大道,西攬縉雲山,規劃範圍面積100平方公里,坐擁科學公園、科學會堂、科學谷等地標性建築,現有國家重點實驗室、高等院校,匯聚新型高端研發機構、技術創新中心和産業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按照規劃,未來將以100平方公里的成渝綜合性科學中心為牽引,高水準建設大學城、科研港、科學谷、生命島、科創街“五大創新支撐”,集中佈局創新資源,增強科學城科技創新“引領性”。重點集聚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實驗室,匯集一批研究型大學、科研院所,打造一批企業研發中心、成果轉移轉化中心,培育一批高新製造企業,力爭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引擎、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科學之城創新高地的集中承載區。

  預計到2025年,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3個,市級以上重點實驗室超過100家,每萬家企業法人中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100家,逐步成為構築大平臺、實施大項目、凝聚大團隊、促進大協作、産出大成果、孵化大産業的集中承載地。

  打造“兩大城市中心”

  做強“六大城市功能”

  在相關規劃中,城市建設同樣至關重要。目前,將打造“兩大城市中心”,做強“六大城市功能”。圍繞打造以商業、商務、外貿為主的大學城—西永中心和以總部辦公、科技金融、國際交流為主的金鳳中心兩大城市中心,統籌佈局綜合交通、配套設施、教育醫療、綠色生態、商業商務、智慧智慧“六大城市功能”。

  在綜合交通上,強化交通設施互聯互通,加快構建內快外暢的綜合交通體系,提速建設科學城、金鳳、白市驛等隧道,加快建設15號、27號等軌道交通線網,加速推進科學大道、坪山大道等路網建設。在教育醫療上,高標準、全覆蓋、多層次佈局優質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教育特區、醫療高地。在綠色生態上,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示範開展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在文化休閒上,把歷史文化、科學元素融入景區景點、城市街區、美麗鄉村。在商業商務上,合理佈局國際化商業商務設施,構建“一核引領、七點支撐、均衡網絡”的市、地區、社區三級商業中心體系。在智慧智慧上,加強5G基站、工業互聯網、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融合應用,確保重點區域5G網絡覆蓋達到90%,提升數字化水準。

  助力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學城

  眾所週知,西部(重慶)科學城涉及北碚、沙坪壩、九龍坡、江津、璧山5個行政區,擁有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重慶自貿試驗區、國家高新區、西永綜保區等眾多“金字招牌”。坐擁如此沃土,賦予了其聯動全域創新“賦能”的使命和責任。

  為加快建設成渝綜合性科學中心,西部(重慶)科學城將強化“五區聯動”,進一步完善核心區與北碚、沙坪壩、九龍坡、江津、璧山5個行政區協同聯動機制,調動各行政區建設科學城的積極性、主動性。建立健全統一的項目審批管理機制和考核機制,確保各片區産業佈局、項目落地符合科學城國土空間規劃和總體定位,引領重慶市高品質發展。同時,按照“場地集約、項目集聚、展示集中”思路,提檔升級國家生物産業基地等存量園區,新建一批特色鮮明的産業載體和主題樓宇。

  展望未來,成渝綜合性科學中心將匯聚一批世界一流科學家、創業者和企業家,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學和科研機構,産出一批重大原始創新和産業成果。這裡將成為面向未來科技、未來産業、未來生活的科學之城,成為鼓勵創新、開放包容、追逐夢想的創新高地,成為探索深空奧秘、發現物質真相、揭示生命機理、傳遞信息科學的前沿高地。

  (李童彤 圖片由西部(重慶)科學城管委會提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