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渝中:傾力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區
2022-03-15 09:12:23來源: 重慶日報編輯: 付意菲責編: 周經韜

【城市遠洋】重慶渝中:傾力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區

打造解放碑—朝天門世界知名商圈 攝/張坤琨

【城市遠洋】重慶渝中:傾力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區

雲端之眼 攝/王正坤

【城市遠洋】重慶渝中:傾力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區

龍湖時代天街

  核心提示

  國內首座橫向摩天大樓、獨有的空中水晶連廊、250米高空的空中森林花園、全新的購物消費業態……這是充滿時尚科技感的來福士。

  十里長街,萬家燈火,大街小巷古韻悠悠,一家家老字號、老手藝店盛裝迎客,商販叫賣不絕於耳……這是充滿人間煙火氣的十八梯。

  一“新”一“舊”,兩種鮮活的演繹,讓“母城”渝中的商業圖景,豐富而多元。

  立足解放碑—朝天門世界知名商圈建設,大力發展首店經濟、免稅經濟、夜間經濟等業態,做靚國際、時尚、地標、特色四張消費名片,渝中區正著力提升國際知名度、消費繁榮度、商業活躍度、通達便利度、政策引領度,聚力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區。

  2021年9月30日,歷經5年迭代升級的重慶十八梯煥新開街。當日,127戶商家開門迎客,超10萬人次前往“打卡”。

  作為銜接上下半城的紐帶,十八梯是重慶人最深的記憶和鄉愁。這裡以“老重慶”為脈絡,以“真山城”建築為基礎,以“新生活”業態為引擎,致力於打造成“商、景、旅、文”一體的國際文化旅遊目的地。

  更新迭代後的十八梯傳統風貌區,街巷古韻悠悠,老店盛裝迎客,多元業態活力迸發。

  其中,集“展陳+體驗+研學”為一體的山城記憶館、花街鳥語、黃葛挂月、較場攬勝等景點,西南首家銅屋藝術博物館、香港警務禮品店等新興消費業態,吸引了許多市民前來打卡消費。

  積極優化消費供給,塑造特色消費場景,十八梯的驚艷亮相,為渝中區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區提供了一個範本。

  立足商貿大區優勢,打造新型消費先行地

  2021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重慶等5個城市率先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

  渝中區作為重慶“母城”,在重慶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這篇大文章中,如何“落筆”?

  以建設“立足西南、軸射全國、面向全球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區”為目標,渝中區聚焦解放碑-朝天門世界知名商圈打造,聚焦載體、緊扣供給、突出特色,不斷強化集聚輻射和引領帶動作用,做大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為重慶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注入新活力。

  渝中區提出,未來5年,將搶抓重要戰略機遇期,立足自身商貿大區優勢,著力豐富消費供給,提質消費載體,促進消費升級,進一步形成新型消費的先行地和策源地。

  提質消費載體,是打好世界級商圈建造的地基。

  為此,渝中區將充分發揮解放碑步行街示範效應、輻射效應、帶動效應,實施空間互聯互通工程,擴容拓展商圈規模至3平方公里,打造結構清晰、産城融合、集約高效的“一核兩濱七街十巷”空間格局。同時,聚焦國際金融、現代商貿、專業服務、時尚文創、平臺經濟等現代服務業,新建一批品質載體,提升一批總部大樓,盤活一批低效樓宇,儲備新增200萬平方米高端商務載體,使優質産業載體達800萬平方米。

  這個商業空間裏的“一核”,是建設一條核心主軸,全線連接“朝天門—解放碑—較場口—通遠門”城市消費地標,連通30余處商業商務樓宇、20余處歷史文化遺跡、知名景點,打造承載國際高端資源、商業商務、現代金融、文化旅遊複合功能的國際消費大道、綠色金融大道。

  提升兩條最美濱江岸線,南北串聯“重慶嘉濱”“重慶長濱”,建成國際知名的濱水生態示範帶,並打造七大歷史風貌區、山城老街區。

  建好載體的同時,渝中區將不斷豐富消費供給,科學創新特色消費,大力推進夜間經濟和特色消費場景建設。

  依託渝中區“立體山城、光影江城、美麗母城”的資源優勢,持續深化“後街、天臺、江岸、步道、洞穴”消費場景建設,推出雲端天臺、防空洞穴、臨崖步道、愜意江岸等特色消費新場景,增添城市消費新空間。

  同時,進一步豐富夜購、夜玩、夜賞、夜養、夜味“五夜”産品,推出十大夜經濟示範點,打造知名夜間消費場景。大力規劃建設老字號集聚區,佈局100家中華老字號、巴渝老商號,彰顯獨特消費魅力。

  力爭到2025年,渝中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1800億元。

  國際大牌雲集,塑造重慶的“世界窗口”

  今年1月,洋碼頭全國首個文旅免稅直購店落戶渝中。

  “洋碼頭跨境電商直購店以‘城市首店+消費場景+特色地標’的獨特運營模式,深受消費者喜愛,成為消費新的增長點。”渝中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春節期間,洋碼頭線下免稅店人流及消費額增至平時的6倍-8倍。

  洋碼頭跨境電商直購店是渝中加速國際消費,大力培育品牌的縮影。

  近年來,渝中堅持國際化、緊盯中高端,深入實施品牌集聚戰略,持續發力首店、首牌、首秀、首發“四首經濟”,聚焦首店經濟,打造城市秀場。升級古馳、Prada等存量品牌,集聚江詩丹頓、MIUMIU等國際知名品牌,引入文和裏、話梅等首店首牌超過160家,落地新加坡、日本等7個國別商品館和洋碼頭跨境電商直購店。對標國際一流優化消費環境,渝中區還率先打造出西部首條離境退稅示範街區,集聚離境退稅商店26家。

  按計劃,到2025年,渝中區將集聚鐘錶、服飾、珠寶類國際知名品牌500個,高端品牌入駐率達到80%,讓解放碑始終成為首店、首牌、首秀、首發“四首經濟”的首選地、第一站。

  目前,渝中以解放碑-朝天門為代表的商圈區域已聚集起多元消費形態和眾多國際知名品牌,文化底藴深厚,是山水重慶的展示窗口,具有無可替代的地位。

  加大政策支持,打響“重慶消費”IP

  2019年,阿迪達斯中國西部首家品牌中心在解放碑八一廣場開業。

  八一廣場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19年引進西部首家阿迪達斯品牌中心以來,八一廣場聚焦“首店經濟”,已擁有耐克、斐樂、李寧等首店品牌5家,銷售額增長了30%。

  這背後,得益於渝中區相關政策的加持。

  此前,渝中在全市率先出臺了《渝中區關於加快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區建設的扶持辦法》(以下簡稱《扶持辦法》),圍繞對企業發展、品牌引進、連鎖經營、實體商業調改、老字號創建、會展促銷、精品活動、夜間經濟、離境退稅、進口消費等方面,擬定了9條13項扶持政策,助力渝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區建設。

  截至目前,渝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區建設,已取得初步成效。

  集聚古馳、卡地亞等國際知名品牌277個,中華老字號品牌7個、市級老字號品牌37個。聯合國際、戴家巷、大貴巷等一批天臺、江岸、步道、後街消費場景加速呈現。全區消費品牌進一步豐富、消費業態進一步完善,消費活躍度、時尚度都得到了顯著提升。2021年,渝中區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達1354億元,穩居全市第一。

  下一步,渝中區將以《重慶市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實施方案》為指引,堅持國際一流、突出巴渝特質,依託重慶母城的商業基礎、文化底蘊、山水特色,全力做靚“四張名片”,打響“重慶消費”IP,全面提升城市消費繁榮度、時尚度、創新度、活躍度和知名度,加快建設富有巴渝特色、彰顯中國風範、引領國際時尚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區。

   連結>>>

    用活用好對外開放平臺 積極打造“世界超市”

  站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大機遇風口,渝中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區優勢明顯。

  經過20餘年快速發展,解放碑-朝天門商圈擁有自貿試驗區、中新互聯互通示範項目、中央商務區等疊加開放優勢,集聚了11家駐渝總領事館、40%的市級金融機構、50%以上的品牌專業服務機構,服務貿易額位居全市第一。

  商圈年均人流量超1.6億人次,市外商務旅遊人群佔比約40%,知名度、影響力更加廣泛,獲評商務部“全國示範步行街”、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

  為了進一步推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區建設,渝中積極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背景,用活用好西部陸海新通道、中新合作、自貿試驗區等開放平臺,引進培育中新合作項目100個以上,自貿區新增市場主體2.5萬戶以上,發展退稅免稅保稅經濟,佈局進口商品保稅倉及展示交易平臺、“陸海優品”國別商品館、“一帶一路”體驗館、跨境電商直購店等進口消費,打造“世界超市”。

  力爭到2025年,渝中區進出口總額累計超500億元,實際利用外資累計達25億美元以上。

  持續深化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積極支持龍頭企業、外向型企業融入和拓展國際市場,落實好外資企業待遇,集聚國外消費優勢,打造世界名品一條街、駐渝領館一條街、國際機構一條街,建設高能級國際消費區,讓渝中成為“重慶的世界窗口”“世界的重慶形象”。

  數據>>>

  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區 渝中區下一步這樣建

  2022年,渝中區實現解放碑-朝天門商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1000億元,成為全市首個千億級商圈,助力世界級核心商業地標建設;大坪商圈突破200億元。

  新開陸海國際中心等商業綜合體20萬平方米;

  開設跨境電商直購店等進口消費場館3家,匯聚歐盟、東盟、陸海新通道國家、葡語系國家等消費品牌和國別産品;

  引進國際知名品牌10個,首牌首店50個以上;

  著力豐富夜經濟,大力發展平臺經濟,打造特色消費場景50個;

  持續辦好解放碑論壇、解放碑國際消費節等品牌節會20場;

  支持重慶百貨“多點”、特色農産品等新零售、新貿易平臺建設,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突破1400億元。

  王彩艷 陳佳佳 圖片除署名外由渝中區委宣傳部提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