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創新讓“博物館的力量”充分釋放
2022-05-18 09:49:31來源: 重慶日報編輯: 胡明珠責編: 胡曉萌

  原標題:重慶借助文創開發、教育活動、數字化等多元手段擴大博物館的影響力 創新讓“博物館的力量”充分釋放

【城市遠洋】重慶:創新讓“博物館的力量”充分釋放

5月17日,遊客正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內參觀。記者 齊嵐森 攝/視覺重慶

【城市遠洋】重慶:創新讓“博物館的力量”充分釋放

5月17日,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內的文創産品銷售區,文創産品琳琅滿目。記者 齊嵐森 攝/視覺重慶

【城市遠洋】重慶:創新讓“博物館的力量”充分釋放

遊客在重慶自然博物館參觀。(本報資料圖片) 特約攝影 秦廷富/視覺重慶

【城市遠洋】重慶:創新讓“博物館的力量”充分釋放

涪陵區白鶴梁水下博物館,遊客正在拍照。(本報資料圖片)記者 謝智強 鄭宇 攝/視覺重慶

  5月17日上午,深圳遊客劉敏威早早來到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參觀。參觀結束,劉敏威來到文創區挑選禮物,他看上一款東漢鎏金銅朱雀圖案的巴蜀漢韻手挽包,很快下單,“既有重慶特色又挺別致,送朋友正合適。”

  從某種程度上來説,文創産品體現著博物館的創新力、影響力、輻射力,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熱愛傳統文化並願為文創産品付費的群體。“博物館的力量”讓傳統文化紛紛開啟“破圈之旅”,它也成為2022年“5.18國際博物館日”活動主題。重慶日報記者在採訪中獲悉,借助文創開發、教育活動、數字化等多元創新手段,“博物館的力量”正在重慶得到充分釋放。

  文創産品讓觀眾“把博物館帶回家”

  巴蜀漢韻手挽包、歷代名窯品茗杯、大溪文化創意文盞……每逢節假日,三峽博物館無論是一樓大廳右側的文創超市還是每層樓均有分佈的文創攤位,琳琅滿目的文創産品總會吸引很多人。

  “觀眾在參觀之餘,大都願意把文創區當作博物館最後一個‘展廳’。這個‘展廳’的特別之處在於,你可以把喜歡的‘藏品’帶回家。文物藏品是博物館的核心資源,文創産品實現了博物館資源的活化利用。”三峽博物館文創與合作部主任池林説。

  作為重慶的一張文化名片,三峽博物館年均服務觀眾超300萬人次。該館的文創開發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的過程。近年來,尤其是隨著重慶旅遊升溫,該館的文創開發更是加快了步伐。數據顯示,2016年,該館開發文創産品25種51款,2020年為377種461款。産品年銷售額也從早期的約80萬元提升至約800萬元。在池林看來,這些成績都得益於持續的創新。

  “首先是機制創新,我們摸索出一條‘博物館+高校+企業’結合的路子,三方合力産生了1+1+1>3的效果;其次是産品創新,以大溪遺址文創開發為例,我們通過産品迭代良性循環,文物得到更好活化,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博物館的力量’也得以彰顯。”池林説。

  重慶自然博物館館長高碧春表示,博物館文創要以文創傳播文化為目的,既吸引公眾對博物館的關注,又實現博物館的文化輻射。近年來,該館年均開發文創産品10余種,2021年十二生肖水晶內雕、2022年的恐龍口罩等文創産品都好評如潮。

  文創開發的重要意義已成重慶文博界共識。2020年7月,三峽博物館等十余家在渝文博單位聯合成立三峽文化創意産業聯盟,就文博創意研發、資源共享等方面加強合作,取得不少成果,包括雲陽博物館“江上風清”系列、夔州博物館“詩哥天團”系列、忠州博物館“良玉·良遇”系列等産品都廣受好評,讓博物館變得更加親切、親民。

  教育活動助推文物資源“活”起來

  “博物館的教育活動正在從過去的單次化、碎片化、講解化過渡為現在的系統化、系列化、趣味化,從過去主要關注孩子到進一步關注全年齡段的觀眾群體。”三峽博物館公眾教育與服務部副主任邱小玲表示,創新基於理念的更新和數據的支撐,“我們分析了到館數據,18-40歲人群佔40%以上,同時還有大量老年人。成人對博物館的需求不容忽視,我們要思考以創新的高品質文化供給和精細化服務,提升他們的獲得感。”

  2021年5月,三峽博物館在全國博物館率先推出《手説史物》,通過35個手語視頻,讓聾啞人也能感知到文物;2021年重陽節,該館聯合養老院開展“畫説重陽奉茶敬老”等活動;2022年,又依託豐富的館藏中國畫資源,嘗試推出成年人書畫啟蒙培訓班。深入社區、鄉鎮送展覽,開展相關文博教育活動也是該館的常規服務之一。通過研學、教育活動,既發揮了博物館社會教育和文化傳播的功能,一定程度上也推進了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助力了鄉村文化振興。

  作為“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重慶自然博物館通過開展“化石小獵人”“縉雲識草記”“兩棲特戰隊”“飛羽尋蹤”“小小博物館學家”“自然科學小偵探”等研學主題活動,引導孩子認識自然、了解自然、保護自然,也在孩子們心中播下了科學的種子,培養了孩子的科學家精神。另外,該館還解鎖博物館新玩法,探索夜間開放,開展“科學之夜”“神獸奇妙夜”“環球動物奇遇記”等博物館夜探夜宿科普活動,趣味無窮。

  數字化嘗試讓文物資源“出圈”

  博物館保存著人類的文化記憶,只有經過普及性和廣泛性的傳播,才能讓它有效地發揮作用。並且,這種文化共享範圍越大,文化的影響力就越大。在數字化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數字技術不僅實現著博物館的自我重塑,也進行著對觀眾的重塑。

  這幾天正在朋友圈熱傳的大足石刻研究院百集短視頻展播,正是數字化讓文物資源“出圈”的典型個案。這是在今年大足石刻研究院建院70週年之際,院方在文物資源數字化傳播方面的創新嘗試,圍繞大足石刻文化內涵、藝術特色,運用新的視角、創意、表達對大足石刻進行的全新解讀。

  文物資源數字化創新還發生在白鶴梁。2021年7月,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重慶白鶴梁水下博物館聯手《王者榮耀》遊戲團隊,共同發起了文物數字活化項目。以白鶴梁題刻為靈感,將白鶴梁文物IP化,並融合石魚、題刻、水紋等設計元素,數字化演繹出“白鶴梁神女”大喬的形象,引導更多人了解、關注白鶴梁,進而實現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代的創新傳播。

  三峽博物館館長程武彥認為,白鶴梁的數字化創新是一種讓文物活起來的很好嘗試,“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白鶴梁,得以被更多年輕人知道。博物館可以與更多互聯網機構合作,通過數字化技術讓歷史與未來跨時空對話,重塑觀眾參觀和認知體系,讓文物以更便捷的方式,進入大眾身邊,讓觀眾更容易了解到文物背後的文化,感知到“博物館的力量”。(重慶日報記者 趙欣)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