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重慶努力當好西部陸海新通道“牽頭人” 發揮通道運營組織中心作用 促成“13+2”省區市共建新格局
位於沙坪壩區的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團結村鐵路中心站燈火通明,一片繁忙景象。該站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24小時有序作業,以此滿足中歐班列(渝新歐)、西部陸海新通道等國內外鐵路貨運不斷增長的需求。(攝于2022年6月12日)特約攝影 孫凱芳/視覺重慶
7月22日,西部陸海新通道省際聯席會議第二次會議上,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結出新果實——
湖南省懷化市對接融入省際協商合作機制,標誌著西部陸海新通道形成“13+2”共建新格局。同時,這場會議還簽署了20個重大項目,涉及綜合運營平臺、基礎設施、産業發展等。
“這場會議很成功,重慶很好地發揮了通道運營組織中心的作用。”會議結束後,市政府口岸物流辦主任巴川江欣喜之情溢於言表。他説,運營組織中心是國家賦予重慶的重要定位。從目前的成果來看,重慶努力當好了西部陸海新通道的“牽頭人”。
重慶為何是通道“牽頭人”
具有位於“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交匯點的區位優勢,是通道“主要創始人”之一
我國出海出境物流大通道很多,為何唯獨西部陸海新通道要設立運營組織中心?
原因是,西部陸海新通道對我國而言十分重要,需要一個“牽頭人”,來會同沿線省區市開展省際合作事宜,持續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實現高品質發展。
西部陸海新通道輻射範圍廣,除了西部12省區市外,海南、廣東等“出海口”,湖南、湖北等中部省份也能享受通道帶來的發展機遇。但是,眾多省區市參與同一通道建設時,容易出現各自為政,從而導致惡性競爭的情況。
為此,2019年國家發改委印發《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下稱《總體規劃》),明確要推動實現共商共建共享,讓通道成為深化陸海雙向開放,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推動區域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重要紐帶。《總體規劃》還明確,通道發展過程中,要建立省際協商合作機制,協商解決西部陸海新通道區域合作有關事項。
落實上述要求,自然得有“牽頭人”。《總體規劃》提出,以重慶為通道的運營組織中心,服務通道建設,促進通道共商共建共享。
為何由重慶當“牽頭人”?
這與通道發展歷程以及重慶區位有關。西部陸海新通道前身為“渝黔桂新”南向通道,是在中新互聯互通示範項目的框架下,由重慶、廣西倡議,並與新加坡積極合作開啟的。重慶是通道的“主要創始人”之一。
從各省區市在通道所處的位置來看,重慶是通道在內陸的主要樞紐地。《總體規劃》中提到,經過多年培育,通道基本形成重慶、成都分別經貴陽、懷化、百色至北部灣港(欽州港、北海港、防城港港)的三條鐵路運輸線路,實現集裝箱班列每日開行,並與中歐班列保持有效銜接;初步形成至中南半島的跨境公路班車和國際鐵路聯運等物流組織模式。
而從區位來看,重慶是西部地區中心城市,處於“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交匯點上,中歐班列、長江黃金水道等通道在此匯聚,在構建新時代全面開放新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基於上述原因,《總體規劃》指出,通道要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應充分發揮重慶位於“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交匯點的區位優勢,設立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
國家有部署,重慶有行動。
2020年6月,重慶市委編委批准設立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主要負責落實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省際協商合作聯席會議議定事項,協助對接國家有關部委推動落實有關工作,協助推進跨區域的運輸通道運營組織等。自此,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有了專門的工作機構。
“牽頭人”要做些什麼事
編制西部陸海新通道發展指數、召開省際協商合作會議、共建跨區域綜合運營平臺等
7月22日,在第四屆中國西部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開幕式上,2021年西部陸海新通道發展指數正式發佈。發展指數顯示,2021年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運行規模、品質、競爭力三大指標齊升。
發展指數是國際上常用的、衡量某一領域發展程度的數據標準。編制指數,是重慶積極發揮西部陸海新通道運營組織中心作用,當好通道發展“牽頭人”應盡的職責。
參與發展指數編制工作的西部陸海新通道運營組織中心負責人劉瑋介紹,運營組織中心成立後,重慶就一直在推進全口徑數據統計,啟動開展指數編制工作。2021年,經過前期大量工作,重慶發佈了首期指數。
為編寫2021年西部陸海新通道發展指數,重慶主動對接沿線省區市,收集匯總所有的基礎數據,然後邀請專業機構對數據進行梳理、分析,並對比往期數據,計算出最終指數。
西部陸海新通道發展指數,以《總體規劃》發佈時間點為基期,通過1個綜合指數、3個一級指標、12個二級指數、24個三級指標,全面覆蓋基建、物流、貿易、産業等多個領域,全方位展現西部陸海新通道的發展運行情況和綜合狀態,是衡量通道發展的重要依據。
事實上,重慶除了牽頭編制發展指數,自身作為“牽頭人”,對發展指數的貢獻也頗為重要。
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實施近5年來,重慶在運行品質、省際合作、創新賦能等多個方面都在努力發揮帶頭動作,在推動通道發展的同時,也促進沿線地區更好地抓住通道帶來的機遇。
在開行規模方面,今年上半年,重慶經西部陸海新通道運輸超6.4萬標箱,同比增長23%;貨值111.1億元,同比增長26.3%,佔通道沿線的30%。其中,鐵海聯運班列(重慶-北部灣港)開行1096列,同比增長29.8%;貨值86.2億元,同比增長68.9%,佔通道沿線31%。
重慶還率先開行了陸海新通道中老鐵路班列,常態化開行中老、中越國際班列,新開行至泰國、緬甸、馬來西亞等方向物流線路。截至6月底,通道累計運輸超33萬標箱,貨值590億元。
在省際協作方面,重慶已成功牽頭召開省際協商合作會議、辦公室會議、聯絡員會議,多層級、多領域協調推動通道建設重大事項。同時,重慶牽頭會同沿線省區市共建跨區域綜合運營平臺——陸海新通道運營有限公司。目前,已有6省區市加入平臺共建,並設立區域公司7個。
在創新賦能方面,7月22日西洽會開幕式上,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西部陸海新通道平臺正式上線,能夠實現單證成本降低50%以上。同時,重慶正加快推廣鐵海聯運“一單制”,截至目前簽發提單1863票,貨值1.66億美元。
此外,重慶還搭建全國唯一的跨境金融服務平台西部陸海新通道融資結算應用場景,入選國家區塊鏈創新應用試點,為企業融資及支付超27億美元。
未來怎樣促進通道發展
推動省際協商合作,持續做好“通道帶物流、物流帶經貿、經貿帶産業”大文章
“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已近5年,即將邁入新的發展階段。”巴川江説,重慶作為通道的運營組織中心,將從多個方面發力,持續推動通道的發展。
巴川江介紹,在西部陸海新通道省際聯席會議第二次會議上,各省區市提出了很多關於促進通道發展的意見建議。目前,重慶正在梳理這些意見建議,最後將提供給國家有關部委決策參考。
同時,重慶將以省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名義印發《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省區市與東盟國家合作行動方案(2022—2025)》《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跨區域綜合運營平臺方案》,將《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省(區、市)貫徹落實國務院紮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2022年重點項目清單》上報省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國家發展改革委基礎司)。
在推動省際協商合作上,重慶將繼續按照“統一品牌、統一規則、統一運作”原則,統一大市場、統籌大平臺,不斷提升通道規模和競爭優勢。預計在今年內,西部陸海新通道跨區域綜合運營平臺能實現“13+2”省區市全覆蓋。
重慶還在積極與沿線省區市協商,完善班列協同運營組織模式,共同佈局海外倉,提升海外供應鏈服務能力;統一通道信息發佈途徑,加快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完善數據共享和綜合利用。
“既然是‘牽頭人’,重慶就要在通道運行上率先提質增效。”巴川江説,重慶力爭“十四五”時期每年運量增幅保持15%以上。同時,重慶將依託中老鐵路,持續開行至緬甸、泰國等國際班列,穩定開行中越直通班列。
發揮西部陸海新通道輻射帶動作用,讓更多地區融入通道建設,全方位促進開放發展,也是重慶要做的工作。
比如,重慶將進一步強化通道與中歐班列、長江黃金水道等聯動發展;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會同沿線省區市共同推動與RCEP成員國建立國際合作機制,實施跨境規則互認等。
此外,重慶將持續做好“通道帶物流、物流帶經貿、經貿帶産業”的大文章,梳理通道沿線優勢産業鏈圖譜,深度挖掘和培育優勢互補産業,形成“一省一策”與“一國一策”有效銜接,不斷提升西部陸海新通道對地區産業鏈供應鏈的支撐作用。
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交出5年成績單
運輸網絡覆蓋107個國家和地區319個港口
日前,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西部陸海新通道運營組織中心聯合發佈了《新通道新格局 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發展報告2017—2022》,對通道近5年的成績進行了解讀。報告提到,目前陸海新通道運輸網絡覆蓋全球107個國家和地區的319個港口。
報告提出,陸海新通道為中西部地區打通了最近的南下出海口,成為中西部地區聯通海外的物流主幹道之一,改變了西部地區長久以來面向東盟卻“西貨東出”局面。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張威認為,陸海新通道建設以來,通道沿線的重慶、成都、貴陽、南寧、昆明等國家中心城市和區域中心城市産業聚集能力和人口吸引力顯著增強,“就拿重慶來説,它的貨運能力、貨物品類、鐵海聯運班列開行數量、對東盟貿易額均得到大幅提升。”
數據佐證。2021年,重慶陸海新通道貨運量11.2萬標箱、貨值187億元,分別較2017年增長37倍和31倍,對東盟貿易額174.5億美元,較2017年增長88%。
報告顯示,陸海新通道建設近5年來,國際大通道功能凸顯,促進國際貨物、人員、資金、信息等加速融合,已成為西部地區聯通世界的重要通道,為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注入新動能,為保障全球産業鏈供應鏈穩定,推動世界經濟復蘇作出重要貢獻。
比如,內蒙古、陜西的煤炭經陸海新通道運至重慶等地;青海的純鹼經通道運至廣西支持玻璃産業;廣西的玻璃經通道運至川渝支持汽車産業等。
目前,按照“13+2”省際協商合作機制和“統一品牌、統一規則、統一運作”市場協調機制,陸海新通道跨區域綜合運營平臺建設不斷推進,已有重慶、廣西、貴州、甘肅、寧夏、新疆等多個省份參與共建,各省區市也借此實現協同發展。
對外,陸海新通道開闢與RCEP成員國合作共贏新路徑。報告顯示,陸海新通道有效聯通中國與東盟國家,促進了資源要素的有序流動和優化配置,將中國西部內陸地區與東盟間物流週期縮短10天以上。
同時,陸海新通道開闢了一條中國西部與東南亞之間農産品、海産品便捷運輸新路徑,並在東南亞地區設立海外倉,開通跨境公路班車幹線,佈局鐵路、港口、航運企業和通道運營平臺,最大程度節省運營成本。
張威表示,各方應當繼續堅持高水準推動共建陸海新通道,推進“13+2”省區市共商共建共享的格局不斷深化。同時,各方要持續推進通道的國際交流合作,積極對接RCEP和瀾湄流域經濟發展帶建設,構建陸海新通道利益共同體,落實各項實施方案與合作規劃。(重慶日報首席記者 楊駿)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