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汽車重慶基地各工廠恢復正常生産
2022-08-31 09:49:26來源: 重慶日報編輯: 胡明珠責編: 李金秋

  原標題:長安汽車重慶基地各工廠恢復正常生産 部分廠區已達到日最大産能

長安汽車重慶基地各工廠恢復正常生産

8月29日,長安兩江工廠焊接車間,工人們正在加緊作業。記者 張錦輝 攝/視覺重慶

  8月29日,作為智博會重要活動之一的“長安汽車第二屆科技生態大會”在線上舉行,長安汽車在會上發佈了智慧品牌“諸葛智慧”,並首度亮相基於智慧汽車超級數字化平臺SDA架構。

  就在同一天的0點,長安汽車重慶基地各工廠恢復正常生産。

  兩件事情同時發生,標誌著長安作為重慶汽車産業的龍頭,已經掀起復工復産的熱潮。

  復工復産無縫銜接實現最大産能

  8月29日上午,記者進入長安兩江工廠,現場火熱的生産氛圍撲面而來。在焊接二車間,幾百台機械臂不停舞動,焊花飛濺。無人小車不停穿梭,運送物資。一個個車身零部件被焊接、扣合、組裝為車身。

  焊接二車間物流組叉車工張維,頭戴安全帽,穿著工裝,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左手握著方向盤,右手靈活地握著操縱杆,駕駛叉車精準地把售後件裝車。為保障廠裏的物流運輸,他要從早上7點工作到晚上8點,除去中間用餐和休息時間,工作長達11小時。對此,張維不但毫無怨言,反而滿臉興奮。

  “之前因為保民用電、限工業電,我們的工作耽誤了不少。”張維説,如今廠裏開始滿負荷生産,自己一定要鼓足幹勁,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

  長安兩江工廠二廠區主要生産CS55、CS55PLUS、UNI-V等車型。長安汽車物流中心總經理蘭祥文介紹,從8月29日起,廠裏實現“白班+夜班”正常雙班生産。黨員幹部帶頭,廣大職工踐行“使命在肩”,詮釋“奮鬥有我”,保證復工復産無縫銜接和生産穩定,目前已達到日産1100輛的最大産能。

  蘭祥文稱,8月13日開始,長安兩江工廠實行“錯峰生産、讓電於民”,導致8月産量下降,現在必須實現滿負荷生産,拉動整個産業鏈恢復。根據8月掉量情況,長安汽車已調整月度計劃,做好了9至12月增量計劃,全力把綜合損失降到最低。

  全面復産前一週發出總動員令

  全力保障産能、拉動産業鏈恢復是一場艱難的戰鬥。為打有準備的仗,長安汽車未雨綢繆,從設備檢修、物資保障等各方面做好了充足準備。

  8月29日下午,長安兩江工廠總裝二車間,車間機修組長鄧坤強來到底盤線巡視設備。此前10多天裏,他每天都提前半小時到崗,和其他機修人員一起,使用吸塵器對底盤線AGV內部電路電器進行清潔清掃,確保順利復産,並延遲一小時離開,檢查所有設備是否關閉。“一旦恢復正常生産,這些設備就必須是最佳狀態。”鄧坤強説。

  其實,早在全面復産前一週,長安汽車的總動員令就已經發出,重慶基地各廠區紛紛行動,忘我地投入到這場保障産能、拉動産業鏈的戰鬥中。

  涂裝一車間中上涂擦凈班組長覃鵬,在停産期間每天提前1小時到崗,在悶熱的車間裏,進入班組工位學習吸塵器使用方法和AM維護。

  兩江工廠品質管理處外觀班組長蒲陽,為滿足車輛交付需求,深夜對200輛車進行初期流動管理,長達8個多小時連續不斷排查。

  涂裝三車間機修組長劉朝政,除了監控車間幾百台設備的狀態,每天完成值班後還要花上1個多小時,完成車間週邊易燃物的日常清理。

  ……

  長安兩江工廠的544名黨員主動請戰,投入到疫情防控、安全保障、生産準備等關鍵環節,揮灑汗水、奮戰拼搏。

  邁過“小關口”迎戰“大關口”

  産能受限,只是長安汽車發展歷程中遇到的一道“小關口”。行業賽道轉換和殘酷的市場競爭,才是長安面對的“大關口”。

  因此,長安汽車在復工復産的同時舉辦第二屆科技生態大會,意義非同一般。

  “汽車産業正從提供交通工具向提供‘出行産品+出行服務+生態服務’轉變,成為新的平臺型産業。同時,也在從傳統製造向智慧製造升級,加速向科技産業轉型。”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表示,長安汽車將以“北斗天樞”計劃為主線,聚焦智慧産品、智慧製造、智慧管理,全力搶佔産業競爭的“下半場”制高點。

  目前,長安汽車正在打造行業領先的數據平臺和算力中心,具備千萬級車輛接入能力,日均處理數據可達100億條。在此基礎上,長安將推出智慧駕駛智算平臺,實現48個以上感測器接入,算力高達508TOPS,形成強大且領先的智算能力。在2025年前,長安汽車將陸續推出30餘款智慧網聯全新産品。其中,高端品牌4款、主流乘用車品牌25款。

  在智慧製造方面,長安正全力打造行業“燈塔工廠”,通過搭建協同製造雲平臺,實現客戶需求與産品、服務的高度匹配,全面滿足客戶個性化、多樣化需求。(重慶日報記者 白麟 通訊員 張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