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永川:高標準謀劃“西部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城”
2022-10-17 11:33:09來源: 重慶日報編輯: 付意菲責編: 馮薇薇

  原標題:智創未來 動力澎湃 永川 高標準謀劃“西部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城”

【轉載】重慶永川:高標準謀劃“西部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城”

西部首個自動駕駛開放測試與示範運營基地在永川建成運行

【轉載】重慶永川:高標準謀劃“西部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城”

永川開啟全無人自動駕駛商業化運營

【轉載】重慶永川:高標準謀劃“西部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城”

百度無人駕駛公交車在永川商業化運營

【轉載】重慶永川:高標準謀劃“西部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城”

市民們等待乘坐全自動無人駕駛車輛

【轉載】重慶永川:高標準謀劃“西部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城”

長城汽車重慶分公司第50萬台整車在永川下線 攝/陳仕川

  汽車製造業,工序複雜,産業鏈條長,往往需要以一個城市為中心,輻射周邊地區形成汽車産業集群,也就是我們常説的“汽車城”或者“汽車之都”。

  傳統燃油車時代,知名的汽車城非常多。國外的有美國底特律、日本愛知縣、德國斯圖加特、意大利都靈,國內的長春、上海、武漢、重慶、廣州、保定也都是傳統的汽車之城。

  到了新能源時代,情況發生了變化——動力形式的轉變,智慧和汽車的綁定等,讓汽車的“心臟”從發動機變速箱轉變為三電系統,智慧駕駛、智慧座艙等變成了汽車産品核心競爭力之後,車企在供應鏈、産品定義等模式上迎來了新的挑戰,從而推動汽車産業區域格局産生變化,一些新的汽車城正在誕生。

  “力爭到2030年,永川全面建成西部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城,汽車産業規模達到3000億元。”10月9日,在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永川區政府主要負責人擲地有聲,標誌著永川正式加入到建設新能源汽車城的角逐中來。

  在汽車新能源化浪潮席捲全球的當下,永川有無優勢,以何取勝?

  優勢 三大理由發力汽車之城

  “永川建設西部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城,並非空穴來風,而是水到渠成。”永川區政府主要負責人坦言。

  于天時而言,新能源汽車正在風口,且是大的風口。

  數據為證——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翻倍增長達689萬輛,新能源汽車佔當年整體汽車銷量的比例由2013年的0.3%提升至2021年的8.3%。作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車市,中國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352.1萬輛,滲透率突破10%,關鍵節點達到13.4%。

  今年以來,這種勢頭絲毫沒有減弱的跡象。2022年前8個月,全球新能源車滲透率達到12%水準,中國達到23%。據乘聯會預計,今年1~9月,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將突破384萬輛,累計滲透率近26%。

  于地利而言,成渝兩座大城市皆是汽車産業高地。其中,重慶以工業立市,而汽車産業則是重慶工業的重中之重,是重慶經濟的支柱之一。多年來,傳統汽車發展留下的基礎、完備的供應鏈體系,是重慶汽車工業的優勢。與此同時,經過多年的轉型和發展,重慶在新能源汽車的多個板塊上均有佈局,並提出了打造“世界級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産業集群”的目標。

  而成都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大力發展汽車産業,儘管起步較晚,但經過10餘年的開發和建設,成都汽車産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達462戶,比2016年增加191戶。2021年,成都汽車産業實現産量103.4萬輛,位居全國第8位,其中新能源汽車産量達到5.2萬輛,同比增長8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700億元,同比增長7.6%。

  地處成渝之間的永川,既有良好的産業發展根基,也可以與其形成互動和循環,從而更好地補鏈成群。

  於人和而言,永川近年來圍繞汽車産業招商引資,以長城汽車為代表的汽車産業集群,已成為全市汽車産業發展的重要亮點。與此同時,當地以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為契機,整合接入交巡警、交通運管、交通執法及市政、公交等多個系統數據,構建形成“五個一”智慧交通大腦。此外,永川是全國首個實現全域開放的自動駕駛示範城市,且在全國率先開啟全無人自動駕駛商業運營,已建成西部自動駕駛開放測試和示範運營基地,推出30個典型山城測試場景,開通全國首條L4級自動駕駛公交線,豐富的測試應用場景將有力推動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發展駛入“快車道”。

  智慧、新能源、汽車等條件和優勢,讓西部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城的建設目標呼之欲出,正當其時。

  目標 再造一個“永川工業”

  對於未來,永川有著清晰的認知和規劃。

  10月1日,一份名為《西部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城建設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的紅頭文件,下發到了永川區各街鎮和部門手中。

  《工作方案》指出,到2025年,西部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城雛形初顯,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産業營業收入達到1300億元,基本形成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産業新生態;到2030年,全面建成西部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城,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産業營業收入達到3000億元,形成“百億級龍頭企業+十億級核心零部件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的戰略梯隊,構建起“人—車—路—雲—網—城市”開放協同的創新生態。

  資料顯示,2021年永川區規模以上工業産值1550.2億元,中長期目標3000億元,相當於在現有基礎上再造兩個“永川工業”。

  這個數字並非“遙不可及”——近年來,依託長城汽車、瑞悅車業等整車及代工企業,發動機、變速器、車身、底盤、電子電器等汽車核心關鍵部件齊聚永川,物流、研發中心、供應鏈採購中心陸續完善,60余家汽車配套企業落戶,已經形成了一條龐大的汽摩全産業鏈。僅長城汽車就已實現工業産值570億元。

  “長板較長,短板亦很短。”永川區政府主要負責人坦言,智慧化、網聯化、新能源化集成能力等,就是永川目前的短板,“雖然原來有一些傳統汽車企業,但是沒有知名新能源汽車品牌。”

  如何補齊?

  ——鞏固提升整車新能源和智慧網聯化水準,推動長城汽車、百度在永川佈局智慧網聯新能源整車製造。

  ——完善汽車零部件供應鏈體系,加快新材料産業園、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高端零部件産業園、長城智慧網聯新能源産業園等園中園建設,培育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産業。

  ——加快培育汽車軟體産業,加快百度智慧網聯汽車研發中心、長城智慧網聯汽車永川研究院建設,大力發展汽車軟體,推動整車企業軟硬一體化發展。

  ——打造一流體驗場景,加快道路網聯化改造,推動全域開放智慧網聯汽車測試,打造“虛擬倣真—封閉場地-開放道路—高速公路”全鏈條專業測試基地。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加快佈局充換電、加氫基礎設施和5G通信網聯設施,推動車路協同、車城協同。

  對於永川而言,方向既定,思路漸明,目標可期。

  路徑 借力傳統産業鏈+招商

  建設西部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城,絕不是另起爐灶,相反正是有了以前的發展基礎和規模,才讓永川的新目標顯得底氣更足、優勢更顯。

  正因如此,與此前的産業發展佈局對接,尤為關鍵。

  “我們在發展佈局上突出了兩個重點。”永川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首先是把鳳凰湖産業園作為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生産製造基地,主要開展整車製造、智慧座艙設備等汽車零部件核心産品的研發、生産與製造,全力提升先進汽車電子、電動零部件供給能力,著力構建優勢突出的智慧網聯新能源整車及關鍵零部件研發製造産業體系。

  其次把大數據産業園作為自動駕駛科技創新産業基地,在永川科技生態城規劃建設,主要開展低速功能車、感測器、車載終端、路側設施、雲控平臺、高精地圖、視覺演算法、作業系統、自動駕駛套件研發、數據採集與分析等智慧化、網聯化、物聯化關鍵技術、産品的研發和裝配,開展智慧網聯測試示範平臺建設,多場景應用測試驗證、商業化運營試點等工作,全力打造特色鮮明的智慧網聯汽車綜合測試與創新應用示範基地。

  作為拉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之一,招商仍然必不可少。

  永川的短期和中長期目標特別提到,到2025年新增2個以上整車産品,到2030年新增5個以上整車産品。

  要實現這樣的目標,除自主培育之外,更多要依賴招商。隨著能源價格的波動,以及新能源産業站到了發展的風口,這些條件將會促使新能源汽車頭部企業提前擴大産能,形成第二輪佈局,這就是永川的機會。

  事實上,在新能源汽車站上風口之後,各大城市已經展開了新的重大項目招商競爭,並希望以重大項目來引領帶動其新能源汽車的完整産業鏈。

  市委、市政府也對永川給予了極大支持:一是按照全市産業佈局定位,讓市級相關部門與永川一起,共同梳理編制符合永川區招商路徑的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産業鏈“一圖四表”;二是由市招商局牽頭,用好招商大講堂·汽車産業招商培訓等平臺,針對招商産業知識和專業能力培訓;三是市區共同推動引進一批行業領軍龍頭企業,導入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創新項目和人才,增強招商實效;四是借助投資重慶等市級平臺,向國內外發出永川建設西部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城的聲音。

  基礎紮實、重點突出、路徑清晰,永川建設西部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城蹄疾步穩、前景可待。

  賀娜 姚蘭 圖片除署名外由永川區委宣傳部提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