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生態文明繪就“大美開州”
2022-10-18 09:52:19來源: 重慶日報編輯: 胡明珠責編: 馮薇薇

  原標題:打造“幸福河湖”樣本 加快生態治理和修復提升 生態文明繪就“大美開州”

重慶:生態文明繪就“大美開州”

巴山渝水新開州 攝/黃林

重慶:生態文明繪就“大美開州”

​開州故園小火車,帶你遊覽漢豐湖

重慶:生態文明繪就“大美開州”

水上彩林 攝/王曉宇

  金秋時節,美麗的漢豐湖倒映著藍天白雲,微風吹拂湖面形成波光粼粼的旖旎景色,吸引眾多市民和遊客在此駐足享受親近自然的樂趣。夜晚明月懸于湖上,五彩繽紛的城市夜景近在眼前,城市發展和生態保護同頻共振繪就一片秀麗夜景。

  近年來,開州區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加大對漢豐湖、澎溪河(開州段)、鐵峰山國家森林公園開州區域等河湖濕地、森林山川的生態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力度,持續打造“幸福河湖”樣本,不斷築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為建設“一極兩大三區”——渝東北川東北重要增長極,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大節點、區域性城鎮組群大城市,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全市重要綠色工業集聚區、大三峽大秦巴結合部國際旅遊度假區的現代化開州築牢綠色本底,“大美開州”逐漸呈現一片河暢、水清、景美、岸綠、人和的美好生態。

  湖在城中 生態和人文在漢豐湖協同共生

  漢豐湖是開州區的一顆明珠,它因三峽工程而生,是三峽庫區唯一的人工湖泊。

  據介紹,三峽工程在夏季低水位運行145米,冬季高水位運行175米,在145米-175米高程的庫區兩岸,形成與天然河流漲落季節相反的水庫消落帶。消落帶“夏陸冬水”的特點,導致了該區域生態環境的脆弱性、敏感性、易污染性以及易破壞性,造成了環境污染加重、水土流失加大、生物多樣性降低、生態系統破壞等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而在三峽庫區所有區縣中,開州區消落帶面積最大,達到42.78平方公里,佔重慶市消落帶面積的13.9%。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在流經開州區城區的澎溪河下游4.5公里處建了一座攔水大壩——水位調節壩,在調節壩的上游形成一個常年水位為170米-175米、水域面積為14.8平方公里的湖,漢豐湖由此而來。

  通過水位調節,將漢豐湖最低水位控制在170.28米,極大地緩解了消落帶對湖岸生態的負面影響,自此開州區呈現出“湖在城中、城在山中、人在山水中”詩情畫意的奇特景觀。2011年,國家林業局正式批准重慶漢豐湖成為國家濕地公園試點,2014年通過國家濕地公園試點驗收。公園規劃面積1303公頃,其中水域面積1025.6公頃。

  “10餘年來,我們圍繞漢豐湖探索實施適應反季節性水位變化的系列創新性濕地生態工程,為三峽庫區治理、保護、利用消落區生態環境提供寶貴經驗,推動了長江流域生態保護工作。”開州區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創新性濕地生態工程包括五大技術體系:基於消落帶景觀格局恢復重建的城市景觀基塘工程、適應水位變動的消落帶林澤工程、基於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消落帶鳥類生境工程、基於人居環境優化的濕地“小微濕地”和基於水環境保護與生態恢復的多帶多功能生態緩衝系統工程。

  今年8月,2022年亞太地區景觀設計獎評選結果揭曉,漢豐湖國家濕地公園烏楊壩消落帶生態修復項目榮獲雨洪管理類卓越獎和野生動物、生物多樣性、生境改善或創造類卓越獎。該項目通過種源篩選、原位試種,構建了適應消落帶水位變化的適生植物資源庫,並設計了多種消落帶近自然植物群落配置模式,在烏楊壩建立了目前適生植物種類最全、生活型最全、植物功能多樣、季相豐富的消落帶韌性景觀。在此基礎之上,通過高程、地形、底質與植物的耦合設計,形成了穩定而富有生機的消落帶生境,使烏楊壩成為生命喧囂的“鳥類天堂”。

  隨著生態工程的成效日漸顯現,漢豐湖生物多樣性逐漸豐富起來。目前,漢豐湖國家濕地公園已有國家Ⅰ級保護動物1種,即中華秋沙鴨;國家Ⅱ級保護動物19種,每年冬季到漢豐湖國家濕地公園越冬的雁鴨類候鳥達20余種2萬餘只。

  為了更好地宣傳漢豐湖生態建設成果,提升公眾對生態建設的認知度和認可度,公園建立了宣教中心、自然教室、觀鳥臺、濕地科學研究基地等宣教科研設施,開展了大量的科普宣教活動和科學研究工作。

  河岸同治 澎溪河整治實現生態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在澎溪河流經的大浪壩,成片的桑樹茂密生長,約10米高的中山杉上站落著一群群白鷺。

  “每年的10月至來年的2月,三峽水庫蓄滿水後消落帶進入水位最高的時候,這裡的中山杉將大部分被淹沒。”開州區自然保護地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尋找耐淹植物,管理中心花費近7年時間篩選了上百種喬木,最終形成了適應水位變動和冬季深水淹沒的消落帶適生植物資源庫。目前這些篩選並定植的樹木已逐步適應了消落帶反季節水位變化的環境條件,如中山杉已經結出果實,落羽杉已長出了“膝狀根”,這些都是樹木馴化引種成功、能夠適應自然環境的表現。

  前些年,受經濟社會發展等影響,澎溪河濕地市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工作曾經面臨巨大挑戰。為了推動問題整治和生態修復,針對保護區存在的砂石、碼頭、堆場、商砼等突出問題,開州區成立4個專項整治工作組,對違法違規和破壞生態行為依法嚴厲打擊。

  據統計,保護區通過河岸同治、綜合施策等舉措,關停並拆除非法採挖砂企業1家(採砂船舶6艘)、碼頭9個、砂石堆場20個、商品混凝土公司5家、造紙企業1家,共計拆除建築物53169平方米,破除砂場硬化面240995平方米,按照不漏一船、不漏一戶的原則,退捕漁船72艘,退捕率100%。

  為了推動保護區保護治理的可持續發展,開州區積極探索由原來的單純生態治理轉變為生態治理與合理利用相結合,治理工作由原來的只注重生態效益轉變為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兼顧,在消落帶治理過程中篩選經濟價值較高的適生植物,研發推廣相關技術體系,補充完善相關設施設備,充分實現消落帶土地合理利用和生態保護的雙重目標。

  截至目前,保護區內開展違建拆除跡地覆土28.1萬平方米,實施生態修復40.5萬平方米,其中栽植沃柑等經濟樹種135畝,覆土復耕60畝,栽植紅葉石楠、楓香、香樟等樹種130畝,覆土種植草本植物36畝。澎溪河的山青了、水綠了,“皮膚病”治好了。

  通過多年的生態保護和生態治理,保護區內生態系統趨於穩定,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得到提高,自然生態資源得到恢復、生物多樣性和景觀多樣性逐步提升。維管植物‘高等植物’增加了29種,共計986種;鳥類增加了34種,共計202種。

  “在堅持生態優先的前提下,通過調整和完善産業結構,兼顧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更有利於實現可持續發展。”開州區自然保護地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後將繼續圍繞生態保護與資源友好利用這一課題不斷探索,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設目標。”

  還林于山 鐵峰山森林公園拆違建補生態

  今年2月,在鐵峰山國家森林公園開州區域違建整改拆除區域,開展了一場集中植樹暨鐵峰山生態修復提升活動。鐵峰山國家森林公園橫跨萬州和開州,其中,開州區域總面積9925畝,園內森林茂密,動植物資源豐富,人文景觀厚重,氣候涼爽宜人。自2011年以來,公園內發生違規佔地、佔林進行房地産開發建設現象。2019年7月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和2021年2月中央巡視反饋意見共反饋開州區域內10個違建項目,涉及房屋86棟3722套、28.2萬平方米。

  “鐵峰山國家森林公園是三峽庫區重要生態屏障,全區上下齊心把違建整改和生態修復作為重點工作來抓。”開州區鐵峰山整改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在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基礎上,開州區舉一反三、深入摸底,清查出其它違建項目及附屬設施22處31棟724套、面積7.1萬平方米並納入整改,共涉及違建房屋117棟4446套、面積35.3萬平方米。

  為了將違建全面處置到位,自2019年8月5日起,鐵峰山國家森林公園開州區域所有建設項目的審批、建設全面停止,所有房屋銷售、轉讓、租賃和裝修停止。2021年10月啟動攻堅以來,按照《鐵峰山國家森林公園開州區域生態環境整改優化調整方案》,違建整改加快推進,取得顯著成效。截至目前,累計清退簽約4366套、騰退4367套、拆除31.9萬平方米,完成生態修復面積約4.9萬平方米,清退簽約、房屋騰退、拆除面積分別佔總量的98.2%。

  同時,落實生態修復綜合提升專項資金4000余萬元,實施生態修復面積4.9萬平方米,完成主幹道道路綠化美化12公里,種植各類苗木9800余株,培植各類地被植物4.6萬平方米。新建污水處理一體化設施1處,修建排水溝1175米,新設排污管道4795米,生活污水治理能力顯著提升。

  “如今森林公園面貌大幅改善,綠水青山持續恢復,得到生態環境部西南督察局肯定和群眾好評。”開州區鐵峰山整改辦相關負責人説。

  連結>>>

  開展精準治污保護碧水長流

  近年來,開州區全面落實河長制工作,大力開展城鎮生活污水治理。

  城區拓展建設實現排水管網同步建設、同步投入使用,城區新建雨污管網135.89公里,投資約3.31億元;投資15.17億元對全區鄉鎮管網進行雨污分流改造,新建鄉鎮雨污管網約1070公里,基本實現全區鄉鎮街道管網全覆蓋。

  同時,投資5149萬元對29個鎮鄉街道生活污水處理廠開展提標升級改造工作,投資2.28億元對城區污水處理廠進行擴建,全區城鎮污水處理廠均能達到一級排放標準。其中,城市、水源地污水處理廠全部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鄉鎮污水處理廠全部達到一級B排放標準。

  截至目前,通過綜合治理,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達65%,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達96.1%,城區無黑臭水體;鄉鎮生活污水處理率達85.2%;污泥無害化處置率達93.47%;轄區流域水質整體達到或優於Ⅲ類,出境斷面Ⅱ類水質佔比逐年提高。

  劉玉珮 孔德虎 馬建保 圖片除署名外由開州區委宣傳部提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