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足職業教育中心:匯聚産教融合之力 走好“雙優”建設之路
2023-03-03 09:18:47來源: 重慶日報編輯: 付意菲責編: 蔣碩

【轉載】重慶大足職業教育中心:匯聚産教融合之力 走好“雙優”建設之路

學校大門

【轉載】重慶大足職業教育中心:匯聚産教融合之力 走好“雙優”建設之路

汽修實訓

  新時代呼喚新發展,新征程展現新作為。

  近年來,大足職業教育中心秉持“惟精惟善·至智至誠”的辦學理念,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高品質發展為主線,以深化産教融合為抓手,全面提升人才培養品質,全力推動辦學品質提檔升級,不斷開創“雙優”建設新局面,為辦好人民滿意教育交出沉甸甸的答卷。

  園校互動巧佈局

  破題教育現代化

  走過鮮艷的紅毯,走進嶄新的校門,映入眼簾的是紅磚白墻的教學樓、鳥語花香的林蔭道、整潔寬闊的運動場……今年9月,在群眾的翹首企盼中,大足職教中心高新區分校終於迎來了開學第一日,2000余名師生齊聚新校園,共同見證學校發展步入新階段。

  2021年10月開工建設,歷時300余天投入使用,分校總投資5.06億元,佔地約163畝,教學區、實訓區、運動區、生活區四大功能分區佈局合理,彰顯産教結合、育訓結合、工學結合的現代化辦學成果。

  大足職教中心高新區分校的建成,用行動書寫著大足職教優質發展的“加速度”,是服務地方發展的重大民心工程,也是學校“一校兩區一基地”園校互動融合育人新格局的重要載體。

  著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部崛起“兩高”橋頭堡定位,大足職教中心推進“一校兩區一基地”發展,在現有海棠新城校區基礎上建設大足高新區校區和大足文創園石刻文創産業公共實訓基地,打造連結成渝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基地。

  以大足石刻文創産業公共實訓基地為例,基地集産、學、研、培于一身,建成大中型石雕雕塑加工製作環保型現代企業車間,打造川渝石刻文創人才交流與石刻創意雕塑展示中心、川渝石雕行業人才技能鑒定中心、川渝石刻文化交流和石刻文創産業培訓中心,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服務鄉村振興、文旅發展賦能添彩。

  “把學科建在産業鏈上,把學校建在開發區裏,把工匠精神刻在學生心中,把創新意識融入學生血液。”正如大足職教中心校長蔣濤所説,隨著學校辦學規模的擴大、辦學條件的升級,未來的大足職教中心勢必會成為精育、善教、智育、誠教的現代化職教育人高地。

  産教融合培沃土

  校企協同育英才

  如何辦好人民滿意的職業教育?對於大足職教中心而言,深化産教融合是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産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的關鍵環節,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必由之路。

  學校圍繞大足高新區電梯、摩托車、智慧製造及大足石刻文創産業園石刻文創産業需求,建設四大産業學院——電梯産業學院、新能源汽摩産業學院、智慧製造産業學院和大足石刻文創産業學院,助推産教融合、校企合作走向深入。

  學校就是工廠。産業學院實行園校企共建共管,通過專業設置與産業需求、課程內容與工程應用型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産過程“三對接”,培養適應産業發展的專業技能人才,走出了一條圍繞地方特色産業建學院,建好學院服務産業的産教融合新路徑。

  課堂就是車間。學校深化校企合作,開設校企合作訂單班推進專業建設。根據企業的實際生産過程和工作崗位需求設置課堂內容,校企共同制定招生與招工方案,實現“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廠,校企雙主體育人”。

  近年來,在大足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大足職教中心先後與重慶合信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成功申報新能源汽車專業産教融合實訓基地,與北京渝信紫龍餐飲有限公司聯合成功申報旅遊服務與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並相繼完成機器人雙基地建設項目、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專業實訓基地項目、大足石刻文創産業公共實訓基地等項目驗收,校企協同育人成效顯著。

  如今,通過主動對接地方支柱産業和新興産業,以産教融合、校企合作為抓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大足職教中心正在源源不斷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輸出人力、智力資源,以擲地有聲的作為寫好新時代職業教育的答卷。

  八項舉措齊步走

  “雙優”建設顯成效

  2021年5月,大足職教中心入選重慶市中職“雙優計劃”建設項目,開啟了學校提質培優、增值賦能的新篇章。立項以來,學校緊抓“雙優”建設機遇,圍繞黨的建設、立德樹人、“三教”改革、社會服務等內容,成立“7+1”8個子項目組,做到事事有人為、人人有事做,實現結構、內涵、特色的全面優化,引領學校步入高品質發展快車道。

  一是夯實黨的建設之基。持續打造“精管理、精技能,善初心、育善德、力善行”精善黨建品牌,提檔升級黨建水準。

  二是堅持立德樹人之本。推進重慶市立德樹人特色項目實踐研究基地建設,全面強化立德樹人基礎能力。

  三是匯聚産教融合之力。推進智慧製造、新能源汽摩、電梯、石刻文創四大産業學院建設,持續深化産教融合、校企合作。

  四是聚焦“三教”改革之要。以石雕石刻、旅遊服務、計算機應用、汽車檢修等專業精品課程建設為抓手,全面實施“三教”改革。

  五是引領專業建設之變。實施3個專業雙基地建設、5個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增值賦能優質專業建設計劃。

  六是開拓智慧教育之新。進一步完善重慶市智慧校園建設示範學校、全國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實驗學校標準化建設,統籌實施信息化2.0建設。

  七是發揮社會服務之能。緊扣一年一度“學習之星”“終身學習品牌”推評活動,全面推進大足區社區教育學院工作,融合提升社會服務水準。

  八是走好特色辦學之路。政院行企校村聯動,打造“大足區鄉村振興實用技術人才培養中心”實體機構——大足職教中心高新區分校正式投入使用。

  蔣濤 圖片由大足職業教育中心提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