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體驗科普活動。重慶市科技局供圖
人民網重慶9月19日電 (記者胡虹)19日上午,由科學技術部、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3年“科技列車渝東南行”活動在石柱土家族自治縣正式啟動。200余名市內外專家滿懷對渝東南創新發展的真情和智慧,深入渝東南地區開展科技、科普服務。
啟動會上,有關國家部委向對口單位和區(縣)捐贈科技物資,出席領導為10個科技服務小分隊授旗。
據介紹,10個科技服務小分隊由100余名來自北京、天津、山東、上海、浙江等省市的專家和100名重慶科技特派員組成,他們將按照鄉村産業、醫療衛生、科普宣傳等專項類別,結合渝東南地區産業技術需求,分組進企業、進村(社區)、進醫院、進校園,開展義診巡診、技術指導、成果推廣等520余場科技服務和科普宣傳活動。
同時,為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進一步提升渝東南地區全民科學素質,啟動會現場還開展了廣場科普活動,中國地質博物館、重慶市中藥研究院、蘿蔔村機器人教育體驗中心等24家科普基地以互動體驗的形式,集中展出了創新文化、衛生健康、生態環保、市場監管、防災減災、現代農業等領域的創新成果和科普成果。
活動現場。重慶市科技局供圖
當日晚上7點半,還將在石柱縣民族文化中心劇場開展“科學之夜”活動,集聚來自上海自然博物館、廣東科學中心、重慶科技館等優質科普資源,為科技專家、150余組親子家庭超600名觀眾帶來《會飛的船》《石之英華記》《聶榮臻元帥與國防科技》等科普節目,為民眾呈現一場集科學與藝術于一體的科普嘉年華。
此外,9月19日至21日,還將連續3天在渝東南地區部分鄉鎮(街道)播放科普電影超100場次,通過寓教于樂的形式,樹立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社會風尚。
重慶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希望通過此次“科技列車渝東南行”活動,進一步匯聚市內外優秀科技專家力量和優質科普資源,推動人才下沉、科技下鄉,為科技助力渝東南地區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