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橋梁總數超2萬座 跨越長江、嘉陵江的特大橋梁達105座
2024-04-28 10:13:59來源: 新華網編輯: 付意菲責編: 周利宏

重慶橋梁總數超2萬座 跨越長江、嘉陵江的特大橋梁達105座

春日裏的朝天門大橋。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新華網重慶4月27日電(韓夢霖)有“橋都”美譽的重慶到底有多少座橋?4月26日,在“這就是重慶”——中國橋都記者見面會上,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副主任席紅介紹,經初步統計,重慶大大小小的橋梁目前已經超過了2萬座,其中跨越長江、嘉陵江的特大橋梁有105座,特大橋梁的密度在全國少見。

  “橋梁有拱橋、梁橋,還有斜拉橋、懸索橋、組合體系橋梁五類結構,這五類結構的橋在重慶都能找到。”席紅表示,比如朝天門大橋是拱橋結構,長江大橋復線橋是梁橋結構,鵝公岩長江大橋是懸索橋結構,大佛寺長江大橋是斜拉橋結構,禮嘉大橋又是組合型橋梁,所以重慶又被稱為現實版的“橋梁博物館”。

  席紅介紹,重慶曾經創造過17項世界橋梁紀錄,曾創造了梁橋、拱橋世界跨度紀錄,為世界橋梁建設貢獻了重慶經驗。目前,全市現有9座橋梁保持著同類橋型跨度“世界第一”的紀錄,長江大橋復線橋為世界已知最大跨度的梁橋,朝天門大橋是已知最大跨度的鋼拱橋,在建的黃桷沱大橋建成後將成為世界上最大跨徑公軌兩用懸索橋。

  據介紹,從規劃、設計,到施工、維護,重慶擁有橋梁專業高校、橋梁國家重點實驗室、全國一流的橋梁勘察設計機構、橋梁施工企業,以及專業的橋梁維護機構等,構建起了橋梁“全産業鏈”。

  橋梁,也成為了重慶開放發展的重要樞紐。重慶中心城區手挽兩江、坐擁四山,空間尺度大,橋梁的建設連通兩江四岸、融通三大槽谷,讓重慶形成了“多中心、組團式”發展格局。比如,郭家沱長江大橋的修建,提升了東部“生態之城”與北部“智慧之城”互聯互通水準,有力帶動了龍興片區高端製造業基地和廣陽灣智創生態城協同發展。

  席紅表示,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加,重慶加大了立交橋、人行天橋這些過街設施的建設,既方便了市民出行,又緩解了中心城區交通壓力。

  橋的空間也是城市公共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全市橋梁對“灰空間”改造升級,重慶在完善慢行交通系統的同時,也為市民提供了與橋“零距離”接觸的機會。特別是千廝門大橋兩側拓展的“城市陽臺”,每逢節假日“封橋”後,能讓市民、遊客更好地欣賞山城、江景。

  今年春節前後,白居寺長江大橋因其獨特的水滴設計、“星際穿越”的科幻感在網上一夜“出圈”。巴南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劉功峰介紹,針對市民和遊客提出的需求,巴南區迅速修建了4條觀景步道、2個觀景臺、1個便民服務點、5座公廁和安全防護欄等基礎設施,增設垃圾桶、路標指引牌、飲水設施等,配齊志願服務點和醫療服務點,開通“星際巴士”,聯動濱江片區,從“吃、住、行、遊、購、娛”等方面升級消費體驗。

  “今年以來,白居寺長江大橋已吸引90余萬人次前來打卡,帶動旅遊收入超過2.7億元。”劉功峰表示。

  重慶城市攝影師張坤琨介紹,千廝門大橋的修建給重慶城市景觀帶來了巨大的變化,成為了大家非常熱衷打卡的一個景點,這座橋會在不同季節呈現出特殊的美景,因此他會在不同的季節去拍攝。

  “我們用鏡頭記錄橋梁的美,更希望能夠用鏡頭去展現橋梁背後重慶人的精神,通過自己的畫面展現給大家、展現給世界。”張坤琨説。

重慶橋梁總數超2萬座 跨越長江、嘉陵江的特大橋梁達105座

夜色中的重慶千廝門大橋。新華網發(耿駿宇 攝)

重慶橋梁總數超2萬座 跨越長江、嘉陵江的特大橋梁達105座

攝影師拍攝的重慶“雲海列車”景色。新華網發(周能 攝)

重慶橋梁總數超2萬座 跨越長江、嘉陵江的特大橋梁達105座

  今年,白居寺長江大橋因其獨特的水滴造型、雄偉的橋墩設計、宛如科幻電影的造型,在多個短視頻和社交平臺上走紅。新華網發(黃祖偉 攝)

重慶橋梁總數超2萬座 跨越長江、嘉陵江的特大橋梁達105座

重慶中心城區,多座跨江大橋連接起兩江四岸。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重慶橋梁總數超2萬座 跨越長江、嘉陵江的特大橋梁達105座

圖為遊客在觀景平臺上拍攝菜園壩長江大橋的風光。新華網發(耿駿宇 攝)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