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總量超3萬億 重慶發佈高品質發展統計監測報告
2024-07-02 09:49:39來源: 華龍網編輯: 付意菲責編: 周利宏

GDP總量超3萬億 重慶發佈高品質發展統計監測報告

  華龍網訊(唐雨)7月1日,重慶市統計局發佈《2023年重慶市高品質發展統計監測報告》(下稱《報告》),就經濟發展、創新升級、區域發展、生態建設、對外開放、人民生活品質等6個方面進行盤點。

  穩中有進 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

  2023年,重慶市實現地區生産總值30145.79億元,成為全國第16個、西部第3個GDP總量超3萬億的省市,也是特大城市中第4個GDP總量超3萬億的城市。從增速看,全年全市GDP比上年增長6.1%,較2022年增速提高3.5個百分點,實現2023年市政府工作報告目標任務。

  全市農林牧漁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4.7%,高於全國0.5個百分點。全市糧食産量1095.90萬噸,創近15年新高,增長2.1%,居全國第9位。

  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6%,汽摩和材料産業引領工業增長,分別增長9.9%、10.3%。

  《報告》顯示,重慶服務業企業生産經營恢復向好,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5874.88億元,增長8.2%。

  投資建設方面,2023年,全市固定資産投資比上年增長4.3%,其中工業投資增長13.3%。

  重大基建項目繼續對全市投資形成有力支撐。全市在建10億元以上基礎設施項目392個,較上年增加43個,合計完成投資比上年增長9.7%,佔全市基礎設施投資的比重為56.4%。

  重慶消費市場加速復蘇。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1萬億元,增長8.6%,高於全國1.4個百分點。

  質效雙升 創新升級發展釋放新活力

  2023年,重慶市基礎平臺加速建設。全市重組建成全國重點實驗室10個,新增國家創新型縣2個、國家農業科技園區2個。新增國家生物樣本庫1個、總數8個,新增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分中心1個、總數14個。

  人才隊伍持續壯大,舉辦重慶國際人才交流大會,引進人才3401人、引進項目283個;做好“兩院”院士增選推薦和服務工作,新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新招收博士後1290人,人才總量達到634.7萬人。

  資金投入持續增加。全年完成科學技術支出102.5億元,技術市場簽訂成交合同11281項,成交金額865.1億元。

  高新産業方面,2023年,全市啟動實施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八大行動,新建17個智慧工廠、224個數字化車間;全市汽車産量升至全國第二,其中新能源汽車産量達50萬輛,比上年增長30.3%。

  全市數字經濟基礎設施持續夯實。2023年,重慶人工智能創新中心正式投用,算力規模超過1000P。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重慶)聯接10個省市、47個二級節點、3.5萬家企業,累計標識註冊量超過287億。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29個,繼續保持全國第一梯隊。

  雙核引領 區域協調發展邁出新步伐

  2023年.緊扣“一體化”和“高品質”兩個關鍵詞,雙城經濟圈規劃政策體系與常態化合作機制不斷完善,城鄉融合發展縱深推進,“一區兩群”空間佈局持續優化,區域協調發展向更高水準邁進。

  248個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大項目完成投資4138.4億元、年度投資完成率120.1%,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開放合作持續推進。成渝中線、成達萬、西渝等高鐵加快建設,川渝省際建成及在建高速公路達到21條;全年中歐班列(成渝)累計開行量超過5300列,運輸箱量超43萬標箱,均位居全國第一,運行線路近50條,覆蓋歐亞超100個城市。

  城鄉融合發展穩步推進。2023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比上年末提高0.71個百分點,;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4534萬平方米、棚戶區1.8萬戶;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黑臭水體治理綜合推進率分別達到85.9%、65%、37%,2個區縣獲評全國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範區縣。

  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鞏固。全市14個脫貧區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續高於全國、全市平均水準。

GDP總量超3萬億 重慶發佈高品質發展統計監測報告

  生態優先 美麗重慶建設厚植新優勢

  2023年,重慶市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全力推進美麗重慶建設,全力交出生態環境高分報表,生態環境品質穩定改善。

  全市地表水總體水質為優,長江幹流重慶段水質連續7年保持Ⅱ類,74個國控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100%,創“十四五”以來最佳水準;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連續4年保持320天以上。

  全年完成營造林面積33.53萬公頃,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133平方公里。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顯著;全市連續4年獲國家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優秀,新增城市污水處理能力40.05萬噸每天。城市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全面建立。

  《報告》指出,2023年,全市新創建3個全國農業現代化示範區、3個國家農村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和2個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綠色文旅名聲打響,全市旅遊及相關産業實現增加值1206.82億元,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為4.0%。

  此外,2023年,全市萬元地區生産總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0%,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0.8%。

  拓寬通道 對外開放能級實現新提升

  2023年,重慶市推動進出口結構調整優化,制定實施西部陸海新通道五年行動方案,一體打造大通道、大樞紐、大口岸、大物流、大平臺,更高水準開放型經濟體系加快構建。

  全市貨物進出口總額7137.39億元。其中,汽車(包括底盤)出口331.68億元,比上年增長51.9%;全市新增外商投資企業387家,比上年增長44.4%。年末累計有319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重慶。

  開放平臺持續打造。2023年,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新增註冊企業(含分支機構)18673戶,註冊資本總額1256.79億元。自貿試驗區累計培育重點制度創新成果148項,在全國率先實施鐵路運輸單證金融服務試點。

  開放通道高效拓展。西部陸海新通道開放水準進一步提升,通道輻射我國18個省(區、市)70個城市144個鐵路站點,通達全球120個國家和地區的490個港口。2023年,全市經西部陸海新通道運輸貨物17.8萬標箱,比上年增長21%,貨值280億元,增長16%。長江黃金水道活力逐步釋放,全市港口貨運吞吐量2.23億噸,水運集裝箱吞吐量131.7萬標箱;中歐班列(渝新歐)覆蓋歐亞110個城市,渝滿俄班列穩步發展,運輸貨物分別為21.7萬標箱、18.4萬標箱。江北機場國際航線恢復至33條,旅客吞吐量增長106%;重慶成為全國首個“五型”國家物流樞紐城市。

  多措並舉 人民生活品質日益提升

  《報告》指出,重慶市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準,強化困難群眾兜底保障,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2023年實現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595元,比上年增長5.4%;全市城鎮新增就業人員73.86萬人,比上年增長4.5%。

  保障體系持續健全。2023年年末,全市共有21.06萬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6.75萬人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全年資助135.7萬困難群眾參加醫療保險。基本醫保參保率超過97%。

  在教育方面,重慶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分別較上年提高0.62和0.11個百分點。

  在醫療保障方面,與2022年相比,全市醫院增加5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增加1116個,2023年末,全市衛生人員總數33.5萬人,比上年增加1.9萬人,增長6.0%。免費為符合條件的19.3萬女學生接種HPV疫苗,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累計為群眾減負65億元。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