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屬高校計劃招本科生45778人
2021-08-12 09:44:43來源:北京青年報責編:鄭思雯

  昨天,北京市教委官網發佈《關於下達2021年市屬高等學校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計劃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中公佈了市屬高等學校普通高等教育分校分專業招生計劃,其中,本科招生計劃45778人。

  《通知》提到,本市以首都發展為統領,貫徹落實《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和《北京市“十四五”時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2021-2025年)》任務部署,調整優化招生結構,將招生計劃向本校優勢特色學科專業、新興交叉學校專業、首都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學科專業傾斜,提升人才培養與經濟社會需求匹配度,促進高校內涵、特色、差異化發展。

  在調整優化規模結構方面,統籌考慮研究生、本科、高職和中高職銜接等各種招生類型,重點滿足首都經濟社會發展對高層次人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需要和人民群眾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2021年安排市屬高校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計劃總規模為73215人,其中本科招生計劃45778人,高職(專科)招生計劃27437人。安排第二學士學位招生計劃1500人。

  具體計劃可在北京市教委官網查詢(網址為:http://jw.beijing.gov.cn/xxgk/zxxxgk/202108/t20210811_2461703.html)。

  市教委強調,要嚴格招生辦學秩序,各高校要嚴格執行教育部“30個不得”招生工作禁令,進一步規範招生行為。不得借聯合辦學的名義,設立分校或校外辦學點,嚴禁中等學校挂靠高等學校舉辦高等教育、專科層次院校挂靠本科院校舉辦本科層次教育;嚴禁與“仲介機構”或個人簽署招生協議;嚴禁任何形式的不實招生宣傳,學校法定代表人應對學校招生章程及有關宣傳材料的真實性負責,繼續執行錄取通知書籤發人制度;嚴禁擅自組織生源、未經省級招辦核準按擬錄取名單擅自寄發錄取通知書。

  市教委要求,嚴格計劃執行管理。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批准,不得擅自調整計劃;對於未經批准擅自超計劃招生的學校,將被核減下年度招生計劃,並停止在違規招生省份投放計劃;嚴格實行高校招生資格、招生計劃與新生學籍電子註冊和學歷證書電子註冊相掛鉤的政策,未經核準計劃或未經省級招辦辦理錄取手續的學生,一律不予新生學籍電子註冊。市教委將對招生計劃制定和執行過程進行全程監督,對違規安排和執行計劃的高校,按照有關規定嚴肅問責學校和相關責任人。(記者  武文娟)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