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3月21日至22日,由江西泰豪動漫職業學院、江西泰豪教育基金會與西安市鄉村發展公益慈善基金會聯合發起的“嘉種學堂”公益項目第一期開班儀式暨首期“嘉種·創享匯”活動在學校成功舉辦。64名優秀學子入選,開啟創新人才培養新征程。
開班儀式:以嘉種之志破土 以赤子之心成長
3月21日下午,“嘉種學堂”第一期開班儀式在校圖書館報告廳舉行。西安市鄉村發展公益慈善基金會創始人王石,鄉村發展基金會執行理事長、深圳市恒暉公益基金會創始人陳行甲,泰豪集團董事會主席、學校理事長黃代放,鄉村發展基金會理事兼秘書長張欣出席儀式,鄉村發展基金會項目團隊、嘉種學堂64名學員以及部分學生代表參加。儀式由學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曠強軍主持。
在領導與嘉賓致辭環節,陳行甲回顧了教育扶貧的初心與實踐,表達了與黃代放基於“實踐教育破就業鴻溝”的公益共鳴,並對其深厚的教育情懷錶達了敬意。他強調“嘉種學堂”旨在通過企業導師授課、跨區域名企訪學、社會實踐服務等多方面培訓,打破校企壁壘、地域限制、認知局限三大邊界,破解青年大學生“畢業即失業”的困局。他用巴東大山裏的一句民諺“好種不怕岩殼殼,春雨滴嗒就冒芽”與同學們共勉,希望成為“既能仰望星空,亦能腳踩泥土”的融達者,成為鄉村振興與公益事業的棟樑。
黃代放在致辭中表示,“嘉種學堂”的誕生源於合作團隊對高等教育現狀的深刻思考,旨在通過打造以“實踐+體驗式”教育為核心的創新平臺,培養具有專業能力與社會責任感的新時代青年,破解高等教育與産業需求脫節的問題。他圍繞學校“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模範引領”四位一體育人理念和“三基一核”育人模式,結合“愛國、好學、為善、擔責”校訓,希望學員們在今後的學習中能夠做到以愛國為信念根基、以好學為成長路徑、以為善為價值追求、以擔責為使命擔當,將個人的成長融入國家發展的大局,真正成為又紅又專、德才兼備的新時代建設者。
儀式中,全體人員共同觀看了“嘉種學堂”第一期項目視頻,通過影像直觀展現了項目的籌設歷程與未來規劃。隨後,王石、黃代放、陳行甲、張欣一同點亮“嘉種學堂”啟動球。緊接著,他們分別向班主任傅敏、曠強軍、朱偉芹,以及輔導員楊偉科、段蓉麗頒發聘書,併為全體學員發放錄取通知書。
儀式尾聲,陳行甲向領旗代表授予班旗,標誌著“嘉種學堂”第一期新學員班集體正式成立。學員代表賴有香登臺發言,表達了“不負韶華、勇攀高峰”的決心。全體新學員隨後莊嚴宣讀班訓,鏗鏘誓言響徹報告廳。
首期“嘉種·創享匯”:創新引領未來 實踐賦能成長
3月22日上午,“嘉種學堂”首期“嘉種·創享匯”活動在朱子書院白鹿洞廳舉行。活動分為“主題分享”和“企業家對話”兩個環節,吸引了約120名教育界、企業界代表現場參與。鄉村發展基金會創始人王石作為特邀嘉賓作主題分享,基金會執行理事長陳行甲,學校理事長黃代放出席並參與企業家對話。
王石以最近爆火出圈的《哪吒2》為引子,結合自身創業經歷、求學故事以及西安市鄉村發展公益慈善基金會的成立與發展,分享了自己對人生、對生命的態度,給學員們上了生動的一課。他希望同學們在面對“我命由我不由天,我命由我也由天以及我命由天不由我”三種截然不同的境況時,能夠做到不給自己設限、不放棄向上生長的力量、不斷突破自我短板,始終保持求知欲和好奇心,不斷提升自我。其深入淺出的分享引發全場共鳴與熱情掌聲。
在“企業家對話”的互動環節中,三位老師與學員們圍繞青年人個人成長與職業發展主題,就學員們提出的大學時期對未來職業發展的思考、對大學生在當前經濟發展環境中就業創業的看法、大學生面對AI如何保持自己的不可替代性以及創業跨越的底層邏輯是否一致等話題展開了熱烈討論。王石將自己年少時想成為一名醫生,而立之年毅然辭去公職創業,在反思中重新認識和塑造自我的過往與心路歷程娓娓道來。他表示,每個人作為個體,應該盡情伸展自己的個性,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人生是擁有無限可能的。黃代放結合自己的創業經歷,希望同學們要有“先就業再創業”的認知,在面對未知的未來時,先學習並掌握所需知識,做好基本的準備,把握住時代的發展趨勢進行自我創業。陳行甲認為人工智能對時代的顛覆性影響超越了20年前互聯網的出現,他鼓勵同學們深入接觸和積極使用人工智能技術,並強調在當今時代青年人的核心競爭力在於有力提升審美能力、道德水準、社會責任感以及對美好事物的感受力。
“嘉種學堂”第一期開班儀式暨首期“嘉種·創享匯”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為教育界與産業界搭建了深度對話的橋梁,更以開放共享的理念,傳遞了新時代教育變革的強音。未來兩年,64名學員將深度參與定制化課程學習、産業實踐鍛鍊及創新項目孵化,以嘉種之志破土,以赤子之心成長。(資料來源:江西泰豪動漫職業學院)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