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畢業季剛過,不少華裔留學生選擇聚餐慶祝。但有部分留學生聚餐時有鋪張浪費行為,讓隔壁桌一些上年紀來美較久的長輩看不慣。
在不少外國人眼中,日益富強的中國是一個值得學習的地方。赴中國的外國學生,也有越來越多人從傳統的中文、歷史、中國文化等專業,慢慢轉變為經濟、金融等社會學科。
澳大利亞東岸的主要首府人口急增,促使部份政客提出減少移民數目,惟獨南澳政府希望成為“優先移民省份”,鼓勵留學生及技術移民外勞到當地定居。
隨著近年來留學人員規模的不斷擴大,在外遇到安全問題的留學生人數也越來越多,海外安全事件的形式也越來越多樣,涉及財産、人身、科研等方面。
2015年8月,我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攻讀國際事務專業碩士。在該校就讀的最後一個學期,我以研究助理的身份在法律與國際事務學會(FLIA)實習。回想這段海外實習經歷,可以説“收穫頗豐”。
日媒稱,對於有雄心的亞洲年輕人來説,長期以來赴美留學、獲得全球聞名學位都是自然而然的選擇,但最近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作出新選擇,那就是在亞洲範圍內留學。
中國官方21日發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中國留學回國人員總數達313.2萬人;持臺港澳人員就業證在內地工作的臺港澳人員共9.7萬人。
據中國駐澳大利亞使館微信公眾號消息,為幫助廣大在澳留學生進一步了解旅澳安全風險、預防性領事保護知識,學會自我防護,“澳洲飛鴻”陸續發佈領事保護相關內容。
澳洲新快網4月27日刊文稱,近年來,隨著赴澳大利亞留學的國際學生人數的迅速增加,澳大利亞民間對澳主要城市的住房及其它基礎設施的承受能力感到擔憂。
近年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成為出國留學目的地新的熱點。以2017年為例,赴“一帶一路”參與國家留學人數為6.61萬人,比上年增長15.7%,超過整體留學增速的均值。
以孔子學院為先導,以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的成立為契機,中外之間人文交流呈現出越來越蓬勃發展的態勢。各種各樣的文化節,更加頻繁的留學生互派……都成為人文交流的重要形式和載體。
一直以來,荷蘭就以合理的生活費和高品質的生活水準受到許多其他國家人們的喜愛。今年,荷蘭迎來國際學生申請潮,申請人數創下記錄。荷蘭全國學生會、國際教育組織和高校聯盟都對這個現象表示擔憂。
“中國的醫學在世界的影響很大,所以我來中國學醫。”馬來西亞華裔留學生何佩鳳表示,希望今後有更多的馬來西亞同學來中國學習。
出國留學早已不是新鮮事。不變的是:每每都會反復追問:“留學究竟值不值?”
出國留學,許多人計算的是投入與回報比,往往選擇商科、金融等方向,以期畢業後獲得高薪工作。但是,也有一些人選擇去讀歷史學這樣的冷門專業。
國際在線教育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