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電影   |   電視   |   演出   |   綜藝   |   時尚   |   星途   |   圖庫   |   環球星訪談   |   熱詞   |   1+1觀影團   |   微博
首頁 > 電影 > 正文
第15屆北影節“天壇獎“評委亮相 姜文:用專業一探入圍影片成色
2025-04-22 09:33:03來源:北京晚報編輯:劉欣

  昨天(20日)下午,第15屆北影節“天壇獎”國際評獎委員會主席、中國導演、演員姜文率領華語導演、演員陳衝,英國導演大衛·葉茨,中國演員倪妮,芬蘭導演泰穆·尼基,主賓國瑞士導演、演員文森特·佩雷斯和中國香港藝術指導葉錦添六位評委集體亮相媒體見面會。

  在姜文看來,拍電影就像是變魔術,此次評委們將本著專業的眼光,一探15部入圍主競賽單元影片的創作手藝成色,“我們這哥兒幾個是變魔術的,而且我們經常在後臺,知道它怎麼變,我們能看齣電影背後的東西。”

  姜文:

  電影最可怕的是都特別像

  本屆北影節主競賽單元“天壇獎”共收到來自103個國家和地區的1794部長片報名,較去年1509部增長18.9%。報名的國家和地區的數量再創紀錄,國外報名影片1608部,比例接近90%。最終,15部作品入圍競賽單元,包括《弗裏達的審判》《在我父母家》《愛的暫停鍵》等12部國外影片,以及《好好的》《如意飯店》《大風殺》這3部國産影片。

  姜文認為,看電影這件事具有主觀性,“誰看電影其實看的都是他自己,他表達的、他評論的都是他自己。”因此他建議不要隨便評論一部電影,“因為每個人看的是不一樣的。”不過姜文同時承認,相比普通觀眾,臺上坐著的都是電影領域的專業人士,“普通觀眾看魔術就是看個樂兒,我們這哥兒幾個是變魔術的,我們能看齣電影背後的東西。”

  姜文不想倚老賣老分享經驗,他真心認為在電影領域必須得有新的力量進來才好,就算是已經很專業的電影人,也應該不斷用新的方法或者新的心情做電影,“其實大家看電影就想看點兒新鮮,你老一樣就沒意思了。”他對千篇一律的創作很反感,“我覺得電影最可怕的是都特別像,假裝特內行、特別專業,其實都特別像。如果有年輕人進來的話,他們的作品最好別跟原來的電影像。”

  陳衝不但是一名演員,也是導演和作家。對於她來説,尋找新的表達是最重要的,而電影作為一門最綜合的藝術形式,可以容納幾乎一切其他的藝術以及人類的美醜愛恨等情感體驗。她欣賞的是有突破性的作品,“就像這次大家一起看電影,看到任何一個以前好像沒有看到過的,就會有新的感動。”

  2023年,倪妮主演的懸疑電影《消失的她》曾入圍第13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天壇獎”。今年她更是成為“天壇獎”的評委之一。“我覺得對於任何一個演員來説,參演的作品能夠入圍像北京國際電影節這麼優秀的電影節,都是一個非常大的認可和肯定,我肯定是非常開心和榮耀的,就是一種被肯定的感覺。”倪妮説,作為演員,她一直希望能嘗試不同類型的電影和角色,“這能讓我始終保持對這份職業的新鮮感和熱情,不同類型的角色需要去做很多功課,能讓我多聽、多觀察、多看、多學,我希望我的生活能夠鮮活起來。”

  泰穆·尼基:

  能在北影節上獲獎非常幸運

  聽到《哈利·波特》系列每次在北影節放映時都一票難求,導演大衛·葉茨很開心,“特別特別謝謝中國影迷的熱情。”他對中國電影展現出來的想像力非常驚訝,“我覺得你們需要堅守這一點,需要堅守這些真實性。”同時,他認為好的電影也需要講述人類共同的人性,比如愛、對於恨所經受的折磨,也包括人類保持的樂觀主義精神。

  2022年,泰穆·尼基憑藉電影《一個不願觀看〈泰坦尼克號〉的盲人》獲得第12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天壇獎”最佳影片在內的三項大獎;2024年,他憑藉電影《直面死亡的男人》入圍第14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天壇獎”,並獲得最佳音樂獎和最佳男配角獎。“我覺得我的生活在獲得北影節獎項之後變得更好了。”他開心地説,能夠在北影節上獲獎是非常有幸的,“如果沒有獲得過這個獎項,我也不能夠再次回到這裡。”

  文森特·佩雷斯因1990年主演電影《大鼻子情聖》以及1993年與蘇菲·瑪索合作的電影《芳芳》而受到國際關注。“到目前為止,我對於北影節的規模、組織都感覺印象深刻。”他透露自己20年前看過姜文的電影后就非常欽佩他,“也非常興奮能夠在北京看到更多的電影,期待可以深入地去挖掘一下,去反思我們從電影當中所感受到的來自全球人類的人性。”

  葉錦添則透露,評委會已經看過了5部入圍電影,“很開心的一點是,這些導演都是真心在講故事,在技術上有一種成熟度,有一點非常新型的工業電影的味道。我們很期待看到更多有創意、有前瞻性,對世界、對人性有新發現的電影。”(記者 王金躍)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