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福州:數字化浪潮澎湃 激活山海福地文化基因
2025-04-25 10:35:33來源:福州日報編輯:尹小兵責編:

  原標題:虛實折疊演繹百年船政 AR劇本漫遊冶山春秋 數字浪潮下,閩都文化新意無限

福州:數字化浪潮澎湃 激活山海福地文化基因

在中國船政文化城內 ,小朋友通過“數字多寶閣 ” 了解船政文物的故事。記者 林雙偉 攝

  從《尋夢閩都》打造虛實交融的光影之旅,到《最憶船政》折疊劇場重構歷史現場;從非遺漆藝的數字化重生,到文博考古的火熱體驗……當下,福州文化數字化浪潮澎湃,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紛至遝來。

  記者近日走訪福州景區、文化文博場館,嘗試從三種數字文化新體驗出發,探尋福州如何通過數字與歷史文化的深度融合,激活山海福地的文化基因,解鎖文旅經濟新的增長極。

  新業態:數字技術創新文化表達

  4月23日,記者走進中國船政文化城,國內首座折疊漸進式劇場——《最憶船政》演繹劇場正在上演精彩表演。結束觀影的遊客王女士一家感動落淚。“演出太精彩了,科技場景十分震撼,觀眾就像坐在一艘大船上,在時空隧道中穿梭,回到了那個波瀾壯闊的年代。孩子們也看得津津有味,説要回去查閱船政相關的知識。”王女士説,一家人意猶未盡,準備到旁邊的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參觀。

  海軍史專家、《最憶船政》總監製陳悅介紹,該劇運用大型機械結構3DMapping秀、360度全息紗幕投影、霧幕及地面投影等多媒體組合技術,在傳統舞臺敘事和藝術表達基礎上,構建出一個全新的數字藝術層級。“整座劇場好比一本立體書,構成一幕幕場景的機械裝置和設備都‘折疊’在書裏。隨著書頁翻開,場景依次展開,構建多次折疊的震撼空間。”

  自2023年12月23日首演以來,《最憶船政》以宏大的歷史敘事、獨特的舞臺形式及情感飽滿的演出,贏得廣泛好評,已接待觀眾近10萬人次,被評為2024年福州文旅消費TOP10新場景、2024年第七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數字應用場景體驗點等。

  藝術創意與科技手段的相互融合,為演藝精品的誕生提供更為絢麗的舞臺。三坊七巷重點打造的唐朝詭事錄·西行國潮沉浸劇場,位居美團福州地區虛擬現實(VR)産品銷量排行榜首位。

  “我們將VR技術與唐朝詭事錄IP結合,讓觀眾化身為狄仁傑的弟子,與劇中人物蘇無名、盧淩風並肩作戰。”劇場工作人員陳秋萍介紹,為了進一步提升遊客體驗,計劃引入更多高科技互動元素,如增強現實(AR)和VR技術,還將投入本土化、地方化的沉浸式VR內容的創作中。

  近年來,福州大力推進前沿科技與閩都文化的完美融合,一系列創新性的數字文化體驗項目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尋夢閩都》虛實結合,演繹了閩都文化的獨特魅力;無限之海—沉浸式AI數字藝術展,則為來自各地的遊客帶來福建特色的海洋文化數字光影互動體驗。

  新模式:文博精品“觸手可及”

  “我是數字人沈先生,字仲康,侯官縣人,我是脫胎漆器的創始人。”在位於鼓樓區朱紫坊的沈紹安漆藝博物館,脫胎漆器創始人沈紹安以數字人的形象出現,為大家娓娓道來漆藝的傳承故事,讓遊客眼前一亮。

  記者在現場還看到,螢幕上,通過數字化技術動態還原漂漆流程,視覺呈現上顏色更亮眼,還融入了互動、點化紋路的過程。

  “數字化技術能夠更精準、全面地記錄和保存漆藝圖樣,避免其在時代變遷中流失,並使其更好地適應現代審美和市場需求,推動傳統漆藝在當代社會的創新發展。”沈紹安漆藝博物館館長施麗玲介紹,它促使博物館更加積極地擁抱新技術和新觀念,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展覽和收藏模式,而是主動參與到文化創新的實踐中,為文化傳承注入新的動力。

  數字技術也推動著博物館從“櫥窗解説”到“時空漫遊”的策展革命。福州市博物館的“數字多寶閣”裏,清康熙黃釉青花葫蘆瓶在螢幕上旋轉,輕點螢幕,它便會“開口説話”,文物的高清圖片、身份信息一覽無余。閩侯縣博物館的考古體驗遊戲一體機則讓觀眾們沉浸式擔任起考古隊員的角色,操作半人高的機器,“挖出”古洋遺址的文物碎片,歷史故事仿佛在指尖重生。

  修繕後的梁厝街區梁敬玖宅,成為第44屆世界遺産大會展示館,是福州呈現世遺精彩、展現中國形象、弘揚閩都文化的重要窗口。通過“時空之門”,遊客可以在元宇宙的漫遊體驗中,通過VR全景欣賞中國、福建的代表性世界遺産,重溫第44屆世界遺産大會的“福州印記”。

  新場景:感受城市文化獨特魅力

  古老的歷史文化地標遇上數字科技,會煥發出怎樣的文化魅力?

  每到週末,冶山春秋園變得更加熱鬧。“找到了,可以合成鐵塊。”在AR元宇宙劇本遊“冶山守護者”裏,玩家小李化身守護者,在冶山多個景點完成任務。

  “這是福州首個景區常駐式AR元宇宙劇本遊,將冶山各景點元素以劇情形式串聯起來,通過AR技術還原歷史文化場景,實現歷史可觸碰、景點可交互。”鼓樓區文旅投公司相關負責人説。

  隨著數字技術與閩都文化深度融合,讓市民感受城市文化場景不斷“上新”。

  2024年底開放的福州市少兒圖書館新館,融合傳統閱讀與現代科技,設有全息投影營地、玩學益智樂園等互動空間。琴棋書畫體驗機前,小朋友們手持毛筆,在螢幕上自由書寫、隨性練習,體驗完整的書法創作流程。在VR科普體驗角,小學生丁琴琴戴好VR眼鏡,“翱翔”在宇宙間,欣賞各大行星。

  市文化館運用智慧教室、智慧黑板、電子班牌、唱吧、朗讀亭、大數據屏、藝術慕課屏等數字化設施,打造沉浸式文化空間。晉安文化記憶館將古厝的傳統美學與裸眼3D、全息投影等現代展示技術完美融合,創新性地打造文化物産記憶墻,生動呈現晉安版《清明上河圖》。市圖書館雲閱讀小程式為讀者提供了約3.8萬冊電子書及豐富的期刊、經典講座視頻等數字資源。

  此外,“劇遊南臺”“漁火雄江”等項目被評為福建省數字文旅應用場景示範案例和優秀案例。(記者 燕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