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一顆百合種球的引種試驗,到一個特色産業漸顯雛形 南平市花,何以在昌吉絢爛綻放?
7月的新疆木壘縣,夏風裹挾著百合的馥鬱,在照壁山鄉雙灣村,西吉爾鎮水磨溝村,英格堡鄉菜籽溝村、月亮地村的花田裏盪漾。80余畝百合花如彩色雲霞般,鋪展在天山腳下的戈壁邊緣,“索邦”的艷紅、“西伯利亞”的純白、食用百合的嫩綠交織,引得攝影家架起“長槍短炮”,捕捉面前的絕美畫面,遊客也舉著手機穿梭花壟,驚起一隻只蝴蝶。
“沒想到在新疆還能看到這麼壯觀的百合花,感覺像闖進了童話世界。”在前不久的“南木情誼・百合飄香”主題采風活動中,首次到訪的遊客李女士難掩驚喜。
木壘縣攝影家協會主席李天仁扛著相機,鏡頭裏既有各族村民在花田勞作的身影,也有孩子們追逐嬉戲的笑臉:“這片花海徹底顛覆了我對家鄉的傳統印象。曾經荒漠邊緣的土地,如今流淌著繽紛的色彩與蓬勃的生機,成了‘致富花’的海洋——這不僅是風景,更是閩疆攜手的動人故事。”
“戈壁灘上能種這麼嬌貴的花?”
福建南平延平區的清晨,王臺鎮溪後村的花農忙著採摘含苞的百合。作為“中國百合之鄉”,南平市花百合深深鐫刻在城市的基因裏——8500畝種植基地年産8000多萬枝鮮切花,品牌價值達12.8億元,佔據全國百合鮮切花市場的“半壁江山”。
2019年春天,當福建援疆南平分指揮部(下稱“指揮部”)引進第一批南平百合種球,跨越4000多公里來到木壘縣進行“南種北遷”試驗種植時,雙灣村村民直搖頭:“戈壁灘上能種這麼嬌貴的花?只怕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這樣的質疑並非沒有道理:木壘乾旱少雨,冬季嚴寒,與閩北氣候截然不同。
然而,指揮部的幹部人才沒有退縮。前後歷批次共計20多名農業專家赴木壘,對種植鮮切百合的基地進行考察調研。他們時常蹲在地頭,白天測量土壤酸鹼度,晚上調整灌溉方案。改良基質配方防止爛根,搭建滴灌系統節約水源,選育抗寒品種抵禦凍害……百合種植的一個個難題被逐步攻克。
2020年夏天,3畝試驗田開出第一朵百合花時,雙灣村村民興奮地摸著花瓣,眼裏閃著光:“福建來的‘技術雨’,真把沙地變成了寶地。”
2025年春天,在水磨溝村,民宿“養心谷”負責人周成德扒開土壤,指著飽滿的鱗莖笑道:“去年試種的20畝百合,不僅熬過了零下20攝氏度的冬天,畝産還達到近800公斤,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多年接力,百合在昌吉“多點開花”:菜籽溝村的23畝觀賞百合梯次開花,其間日均接待千名遊客;瑪納斯縣試種的食用百合,成了農家樂的“招牌菜”;昌吉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3000平方米的溫室裏,3萬顆種球培育的鮮切花剛上市就被一搶而空……“從活下來到長得好,現在昌吉的百合既能當風景、當食材,還能做藥材,成了‘多面手’。”指揮部副指揮長余松傑望著連片花田,語氣裏滿是欣慰。
天山腳下興起“百合經濟”
從“輸血”到“造血”,南平援疆在百合産業上的著力點清晰可見:技術上,從種球篩選到越冬管理,南平專家全程“陪跑”,僅節水灌溉技術就申請了3項專利;市場上,打通“産地—物流—銷售”鏈條,木壘百合通過南平物流網絡直達全國;文旅上,策劃各類主題活動,把花田變成“網紅打卡地”,帶動餐飲、民宿收入翻番。
“從一顆百合種球的引種試驗,到一個特色産業漸顯雛形,這個由指揮部幹部人才接續推動實施的特色種植項目正從試驗田走向示範園。”余松傑説。
雙灣村黨支部書記郭常明最清楚這朵花的分量:“今年村裏40畝觀賞百合加上10畝食用百合,盛花期間,單日遊客可超5000人次,光門票和鮮切花收入就帶動村裏120戶農牧民戶均多掙了8000多元。”
百合花的成功引種和紮根,是産業加技術援疆的結晶。指揮部指揮長周華健表示,他們正推動木壘打造“1+3+N”百合産業體系,即以雙灣村為種球繁育核心,水磨溝村、月亮地村、菜籽溝村搞種植加工,輻射多個鄉村旅遊點,讓天山腳下的“百合經濟”綻放富民光彩。
如今,閩疆大地上百合花開正艷。其中,有福建專家的汗水,有新疆村民的笑臉,更有“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深情。通過“南平品種+南平技術”的全鏈條幫扶,一朵朵百合花正為昌吉的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昌吉州融媒體中心記者 陳小清 通訊員 傅賢斌)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