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泉州城南片區:厚植文化沃土 共看“舊韻新潮”
2025-07-31 09:54:02來源:泉州晚報編輯:尹小兵責編:

  原標題:泉州煙火氣歷久彌新的城南樣本——厚植文化沃土 共看“舊韻新潮”

  暑假的古城,含“星”量很高。宋軼在西街悠閒逛吃麵線糊、肉粽、沙茶面、芋頭餅,姚晨現身城南片區連發三條微博分享夜生活。近期“巴浪魚咖啡”、赤子書店也紛紛進駐城南,不僅讓古城這片寶藏之地再次走進大眾視野,更將城南片區的新潮社區活動推到了聚光燈下。

  近年來,城南片區不斷探索,核心在於“共生”而非“取代”。老建築、老字號得到精心保護與活化,新業態、新活動紮根于城南獨特的歷史文化土壤,尋求現代表達,這片熱土正以其獨特的“舊韻新潮”共生密碼,講述著一個關於古城可持續活化利用的生動樣本。

  守護“活古城” 打造市井煙火氣文化品牌

  白岩松説:“只要你熱愛生活,就一定會愛上泉州。”城南這片熱土,不僅有天后宮、德濟門遺址等世遺點,也有李贄故居、李妙森故居等文保單位,還有車橋頭文啊水丸、秉正堂等老字號,藏著泉州最地道的生活方式。

  近年來,鯉城區全力“活古城”,加速推進城南片區改造提升,不斷挖掘活化城南人文資源,打造市井煙火氣文化品牌。位於萬壽路的李贄故居是明代思想家李贄青少年時期居住的地方,因年久失修,多處出現損毀。2021年,鯉城區啟動李贄故居修繕提升工程,對故居進行全面修繕。如今,這裡不僅修葺一新,保留了故居舊貌,還運用多媒體重新布設展廳,常態化開展“卓吾”講堂、“城南講古”等活動,成為展示傳播李贄文化的重要窗口。

  老建築承載著城南歷史底蘊,老字號則是居民對城南最深切的記憶。城南片區是曾經泉州的繁華商業街區,有著“金青龍、銀聚寶”的美譽,孕育了車橋頭文啊水丸、秉正堂石花膏、林記正泉茂綠豆餅等多家老字號。而這些金字招牌,歷經百年傳承,至今仍紮根於此,共同升騰起泉州最原始的煙火氣息。

  城南有“新事” 讓千年海絲文化持續“圈粉”

  如今,城南片區不僅保留著最原始的煙火氣,也積極擁抱新時尚、新潮流。去年,由阿梅主理的咖啡店——“巴浪魚咖啡”正式入駐城南片區,與天后宮、德濟門遺址比鄰而居。“我們對這家店的定位是海洋記憶碎片,從概念設計到空間裝飾,再到産品研發,都充分融入海絲文化。”阿梅告訴記者,咖啡店是一種新潮的選擇,但是新潮不應脫離城南本土的生活。

  而姚晨鏡頭下的新潮城南,正是源於阿梅策劃的“寺廟聲波”音樂演出。當晚的德濟門遺址廣場上人頭攢動,市民遊客自發加入其中,隨著音樂舞動搖擺。“活動一直持續到晚上10點多,現場氣氛輕鬆歡樂。”阿梅表示,在她心中,城南片區既是溫情的,也是先鋒的,希望通過當代藝術表達展現“城南新事”,讓更多人感受到泉州的魅力。

  而在另一邊的聚寶街上,由“90後”朱曉瀾開設的“城南茶鋪”,茶客來來往往,在此細品城南煙火。2016年,朱曉瀾從西安回到泉州,投身茶行業;去年,因一次偶然,她被聚寶街的生活氣息吸引,“城南茶鋪”由此誕生。“喝茶,可以説是泉州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朱曉瀾説,來茶鋪不僅可以品茶,還能“偶遇”宋代點茶展演,希望能讓更多人了解泉州茶文化。

  這兩年,像“巴浪魚咖啡”“城南茶鋪”這樣的新潮業態在城南越來越常見,其中既有城南獨特文化的吸引,也離不開政府的規劃引導。“業態規劃上,我們結合中山南路改造提升的契機,圍繞‘閩南味、國潮風、國際范’,計劃打造最城南體驗街區,延續城南原生態煙火氣。”臨江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還將以城南廟會為主IP,開展研學、光影秀展播,讓遊客沉浸式體驗閩南文化,串聯起遊城南古民居、古建築、古寺廟、古遺址路線,打造“見人見物見生活,留形留人留鄉愁”活樣本。

  通過有益實踐,城南探索出一條“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可行路徑——尊重並深挖“舊”的底蘊,以開放包容的姿態擁抱“新”的探索,並通過政府科學的規劃引導,讓新舊元素在煙火氣中自然交織、相互滋養。城南的實踐,不僅為泉州古城注入了可持續的活力,也為中國眾多歷史文化街區如何在現代化進程中保持獨特魅力、實現有機更新,提供了寶貴的樣本。(融媒體記者 殷斯麒 通訊員 黃凱傑 謝珊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