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永安“零工驛站”為困難群體搭就業橋——“家門口”授技“巧媳婦”增收
自今年6月福建省人社廳出臺就業困難人員認定新標準後,永安市人社局于7月30日完成了首批就業困難人員擬認定名單的公示,共有9名符合條件人員被確定為就業幫扶對象,將得到精準幫扶。
永安市人社部門有關負責人介紹,他們將通過“三級分類”方式精準幫扶就業困難人員。一類幫扶:根據就業需求,提供培訓、見習、創業指導等個性化服務;二類幫扶:指定專人對接跟蹤,幫助解決就業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困難和問題;三類幫扶:採取“一人一策”方式,對符合條件的對象進行兜底援助並安置公益性崗位。
永安市燕北街道江濱社區居民王大姐是被認定的首批就業困難人員之一。她今年42歲,家庭經濟拮據,丈夫身體不好,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全家經濟重擔主要落在她一人身上。之前,她每天圍著孩子轉,想出門找工作卻苦於沒有時間和機會。
今年5月,鋻於其家庭特殊情況,在首批就業困難人員名單審核、評估、認定過程中,永安市人社局和社區工作人員就積極鼓勵王大姐提前報名參加了燕北街道江濱社區“零工驛站”舉辦的相關技能培訓。此次被認定為就業困難人員後,她還有機會享受到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補貼、靈活就業人員意外傷害保險補助、公益性崗位安置等幫扶措施。
對王大姐開展培訓的社區“零工驛站”,是當地近年來著力打造的“零工市場”平臺的組成部分,自去年11月以來共建立了6個。“零工市場”平臺集線上、線下與社區驛站于一體,幫助困難群體在“家門口”實現就業與創業,自去年5月正式運營以來,已累計註冊會員13372人,300余家企業入駐平臺,開展零工交易2788單次,開展技能培訓18期660余人次。
作為平臺的末梢與基礎連接點,“零工驛站”不斷拓展零工服務覆蓋領域,打造“共富工坊”,架起了困難群體與用工企業之間的橋梁。今年6月10日,江濱社區“零工驛站”和五四社區“零工驛站”攜手永安市宇泰雨具公司,成立了“巧媳婦”手工作坊。作坊採用“理論+演示+實操”的培訓方式,由企業技術骨幹親自授課,手把手傳授學員縫製傘布、製作蝴蝶結和折疊購物袋等技能。包括王大姐在內的就業困難人員及其他失業、低收入人員400余人,參加了為期15天的專業培訓,實現了從零基礎到熟練工的蛻變。
“一開始我還有些猶豫,畢竟我從來沒做過這樣的工作。但看到人社部門、社區人員和企業師傅們這麼熱情,我就決定試試看。”王大姐回憶説,“師傅們特別耐心,從最基礎的針法開始教,一點點地指導我們。遇到不會的地方,他們還會反復示範,直到我們學會為止。”
數據顯示,“巧媳婦”手工作坊成立至今,400余名學員累計完成了2500單次雨傘半成品縫製、5.2萬餘件折疊購物袋和6500單次蝴蝶結製作。王大姐笑著説:“現在我能做出品質合格的産品,每個月能掙到2000多元,這對我的家庭來説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我們希望通過‘零工驛站’打造一個‘15分鐘就業服務圈’,讓就業困難人員在家門口就能找到工作機會,實現增收。”永安市人社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計劃將“零工驛站”延伸至産業園區和社區末梢,依託“巧媳婦”手工作坊,以産品初加工為“小切口”,撬動公共就業服務“大民生”,通過“培訓+就業”一體化服務閉環模式,開展“訂單式”技能培訓,為困難群體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黃中泉 朱捷)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