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平潭:擘畫城鄉新藍圖 奏響振興最強音
2025-08-06 10:06:31來源:福建日報編輯:尹小兵責編:

  夏日嵐島,海風拂面。

  一棟棟青墻黛瓦的石頭厝民宿鱗次櫛比,成了遊客嚮往的詩意棲居,一座座昔日的小漁村蝶變為現代新農村……行走平潭,放眼望去,一幅産業興旺、生態宜居、生活富足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

  近年來,當地緊扣“一島兩窗三區”戰略藍圖,深入貫徹落實“千村示範引領、萬村共富共美”工程,統籌推進鄉村振興各項工作落地見效,讓海島鄉村呈現出更加和諧美好的新面貌。據統計,僅去年全區村財收入100萬元以上的村達到11個,同比增長57%。

  景村融合譜新篇

  眼下,正值平潭旅遊旺季,壇南灣田美澳沙灘遊人如織。在“海風集市”,一座座木屋式檔口整齊排列,沙灘拖鞋、玩具等商品琳琅滿目,吸引大批遊客駐足選購。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集市服務隊隊長林小青時而幫助攤主整理攤位,時而耐心引導遊客,忙得不可開交。“最近趁著暑期,前來消費的遊客絡繹不絕,大家幹勁十足。”林小青説。

  “海風集市”是平潭推動景村融合發展的生動實踐。通過統一管理、規範運營,集市將蒼海村、大厝基村等周邊村落的村民納入景區發展鏈條,讓村民參與經營,既保障服務品質,又提升消費體驗,走出一條穩定增收的致富路。

  依託景村融合工程,平潭文旅部門系統推進景區擴容、業態升級、設施提質等工作,培育了一批集住宿、休閒、餐飲于一體的景村共享消費空間,打造了君山片區磹水村、馬腿村、裕藩村等一批連片民宿群,累計26個村成功獲評省級“美麗休閒鄉村”或“金牌旅遊村”榮譽稱號。

  不僅如此,當地還通過國企與村集體合作的經營模式,循著“村民變股東”的發展理念,推動景區周邊村集體及村民共享旅遊發展成果、景區發展福利。“今年以來,我們陸續與各片區就壇南灣、68海裏、仙人井等景區和大練島等項目展開闔作,簽訂景村融合合作協議17份,明確景區首道門票收入分成、業態收入分成等合作機制,創新景村融合發展新模式。”實驗區文旅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説。

  成效是最有力的證明。數據顯示,2024年,平潭鄉村旅遊接待人數160.61萬人次,實現鄉村旅遊收入8.04億元,分別是2019年的2.4倍、1.8倍。長江澳、南部灣、68海裏、仙人井等4個景區周邊25個村的平均村財收入達56萬元。

  城鄉聯動共繁榮

  近日,沿著蜿蜒的環白青廊道和北部生態廊道,一輛輛自駕車輛飛馳而過,沿途青山、海岸線、漁村等美景相伴,串聯起一幅生機勃勃的北部濱海旅遊圖景。

  在北部灣,咖啡、沖浪、槳板、市集、露營、趕海等一批植根于鄉村生態、迎合城市需求的新業態蓬勃興起,讓年輕遊客盡享“無敵海景”與“山海魅力”的新體驗,已累計帶動遊客80萬人次,拉動沿線旅遊消費創收4.8億元。

  鏡頭拉遠,在位於海壇街道上樓村的百香果園,一排排綠色的藤蔓交織成蔭,一顆顆個頭飽滿的黃金百香果垂挂其間,在陽光下泛著誘人的光澤。

  作為一座“城中村”,上樓村採取“村集體土地租賃+臺企投資入駐+臺青技術指導+回族等各族村民參與”模式,發展黃金百香果、白玉蝸牛等台灣精緻農業,還打造“上樓有禮”“新傅鳳梨酥”等兩岸融合鄉村振興品牌,全方位賦能鄉村産業發展。

  ……

  在平潭,一個又一個海島鄉村正悄然蝶變,成為與城市功能互補的發展共同體。

  這得益於平潭秉持城鄉規劃一體化理念,不斷推動人才、土地、資本等關鍵要素在城鄉間流動,實現80%以上人口會聚城關,80%以上産業集中于城區景區周邊,形成城鄉互補、協同發展的新格局,有效激活鄉村發展活力。

  鄉村要發展,如何避免“千村一面”?為此,平潭完成了新一輪村莊分類工作,並結合村級建制調整,深入挖掘各村資源稟賦,按“集聚提升、特色保護”分類精準施策,推動各村差異化發展,加快構建城鄉協同經濟生態圈。

  黨建強,則産業興。著眼于建強基層堡壘,平潭不斷深化村居聯合黨委建設,健全聯合黨委議事協調流程,引導聯合黨委解決村居事項600余個,變“單打獨鬥”為“聯合作戰”。同時,大力推行村級黨組織領辦合作社等經驗做法,發展新型村集體經濟,培育“平潭·龍海閱讀小鎮”等一批特色鄉村産業品牌。(張哲昊)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