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安溪夜經濟升溫——“下班不逛夜市,像少了點啥”
這段時間,位於安溪縣大龍湖畔的“清溪茶驛·龍湖”成為市民與遊客的熱門打卡地。這座融合閩南特色與現代風格的茶館,以“日茶夜酒”的創新模式,為茶鄉夜生活注入獨特韻味。
“我們主打安溪鐵觀音新式茶飲,搭配野茶啤和閩南特色小吃,每晚營業至淩晨2點,日均客流量達500至800人次。”“清溪茶驛·龍湖”負責人白志瑜介紹,店內不僅提供品茶空間,更將茶文化與文創産業深度結合。比如,提供以安溪鐵觀音為主題的特色文創雪糕、印有“安溪”字樣的帆布袋、茶具套裝等創意産品。
“除了可以品味正宗的鐵觀音、購買茶鄉文創産品,還能DIY國風漆扇。”市民吳雪芬告訴記者,“晚上散完步,約上三五好友來這裡品味安溪鐵觀音,打卡大龍湖美景,別提有多舒坦了。”
眼下,伴隨著持續的高溫天氣,夜經濟也悄然升溫。筆者在探訪安溪多家茶館、茶店後發現,相對於炎熱的白天,夜晚消費往往更為可觀。尤其是工作日晚7點至9點的“飯後茶歇”時段最為火爆,部分茶館的包廂甚至營業到淩晨。
如果説茶館是安溪夜經濟的“雅”,那麼夜市便是最鮮活的“煙火”。
夜幕降臨,安溪禁毒文化廣場開始熱鬧起來。清涼解渴的四果湯、吱吱冒油的烤肉串、香氣撲鼻的沙茶面……各類特色美食令人垂涎欲滴,引得食客排起長隊。
在一家燒烤攤前,圍坐著十幾名食客,大家一邊閒聊,一邊品嘗美味的燒烤。“下班不逛夜市,像少了點啥。”家住附近的李先生和朋友圍坐在小桌旁,面前擺著串串烤肉,“這裡好吃的東西很多,還很有特色。”
不遠處的四果湯攤,生意也頗為紅火。攤主陳欣妍正熟練地將石花膏、芋圓、紅豆等食材依次放入碗中,再加上香甜的蜂蜜水,一份清爽可口的四果湯便大功告成。
陳欣妍是一名在校大學生,她的攤位雖然不大,但憑藉著新鮮的食材、實惠的價格和熱情的服務,吸引了不少周邊居民和過往行人的駐足。“現在夜經濟這麼火,利用假期擺個攤,既能鍛鍊自己,又能賺點生活費。生意還不錯,每天都有不少顧客光顧。”陳欣妍説。
在安溪,像這樣熱鬧的夜市隨處可見。近年來,安溪不斷延伸夜經濟産業鏈,全面釋放夜經濟活力,先後在寶龍廣場、萬達廣場、財富廣場、中閩百匯等商業區打造夜市一條街,讓市民的夜間生活更加豐富,既激發了市場活力,又拉動了經濟增長。
從茶館到夜市,如今,安溪縣已將夜餐飲、夜娛樂等多場景串聯,讓夜經濟既保留茶鄉底色,又充滿年輕活力。這方夜色裏,藏著的不僅是消費的熱度,更是一座城市的煙火與生機。(通訊員 吳聖超 章藝涵)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