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寧德壽寧水洋村:“以強帶弱”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
2025-09-12 09:52:07來源:閩東日報編輯:尹小兵責編:

  原標題:壽寧水洋村:“以強帶弱”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

  稻花香裏菌菇朵朵開,綠樹蔭下黃精塊塊長。在壽寧縣大安鄉東南部的高山中,藏著一個常年雲霧繚繞的水洋村。這裡,“雲上花田”的美譽早已遠近聞名。

  近年來,水洋村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指引,緊扣縣委“1+4”特色産業佈局,走出了一條“強村引領、村企聯姻、連片共富”的新路子,不僅讓村財收入連續兩年突破百萬元,更帶動泮洋、半嶺、後西溪、大安4個鄰村協同發展,其中後西溪村村財收入成功突破50萬元。昔日分散的山村,如今正抱團書寫共美答卷。

  黃精全産業鏈激活共富密碼

  “以前山林閒置沒收入,現在跟著水洋村種黃精,不僅有技術指導,賣價還比市場價高,去年光種黃精就多賺了3萬多元。”半嶺村農戶吳大叔的話,道出了周邊村民的共同心聲。這一切的改變,始於水洋村牽頭成立的林下經濟産業鏈黨建聯合體。

  為讓林下資源“活”起來,水洋村瞄準黃精産業,通過以“山”招商引進福建展鴻生物科技公司,聯合泮洋、半嶺、後西溪、大安4個共建村,創新推出“強村公司+弱村基地+合作社+林農”四方利益聯結機制。去年,5個村共同投資300萬元,建成佔地1200平方米的黃精初加工廠,年加工量可達600噸;同時整合閒置山地,在弱村分佈式打造黃精種植基地和育苗基地,項目一期投入3000萬元,建設種植基地1500畝、育苗基地500畝。

  “從種苗到采收,再到銷售,我們啥都不用愁。”後西溪村種植戶項大爺説。展鴻公司推行的“五統一”服務機制,讓種植、管理、采收、運輸、結算全流程有了標準,還為弱村提供全鏈託管服務。更讓農戶安心的是,企業始終堅持高於市場價10%至15%的價格回收合作種植的黃精。此外,壽寧縣農信聯社的3億元整鄉授信,還為農戶解決了資金難題,讓大家種得放心、幹得踏實。

  面對土地流轉、利益分配等跨村難題,水洋村每季度牽頭召開聯席會議,兩年來組織協商20余次,破解問題30余件。“以前各村各顧各,遇到問題互相推,現在一起商量、一起解決,産業鏈越走越順。”泮洋村黨支部書記陳奶春感慨道。

  食用菌小車間撐起富民大夢想

  産業振興,落腳點是讓農民實現增收致富,要讓農民有活幹、有錢賺。為拓寬村民增收路,水洋村以食用菌産業為紐帶,聯合壽寧縣夢龍旅遊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創新“一鎮一工廠、一戶一車間”模式,打造標準化生産車間。

  走進水洋村的食用菌種植車間,村民陳青蘭正忙著採摘赤松茸。她高興地説:“在‘家門口’上班,既能照顧老人孩子,每月還能拿4000多元工資,比外出打工強多了。”目前,水洋村已建成銀耳和茶樹菇標準車間56個、智慧雲倉育菇車間9個,帶動泮洋、半嶺等村農戶認領生産車間14個。如今,這裡的菌菇年産量達1240噸,年産值1700萬元,成了名副其實的“富民車間”。

  産業要發展,設施得跟上。村企協同發力,不僅建起烘乾車間、冷庫,還爭取到1500萬元資金,完成了半嶺村至雞公坪村等3條道路的拓寬改造,配套了50余盞太陽能路燈和7公里排水溝渠,甚至搭建了産品直播間。“以前産品采收後怕壞、怕賣不出去,現在有冷庫保鮮、有直播間帶貨,銷路一點不用愁!”陳青蘭説。

  此外,水洋村還以“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為抓手,聯合今升公司、菌豐公司,創新“管理入股+承包入股+勞力入股”模式,吸納後西溪、大安等村39名村民參與有機食用菌培育,不僅解決了就業問題,還帶動每個村實現村財增收,23名村民也從傳統農民轉型為産業工人。

  抱團發展鍛造振興“領頭雁”

  “水洋村能帶動周邊村一起富,關鍵是有個強班子,還有一群能幹事的‘新農人’。”大安鄉幹部這樣評價。作為全市先進基層黨組織,水洋村黨支部始終把強化組織功能、培育人才隊伍放在首位,推動“單村作戰”向“聯動攻堅”轉變。

  為幫助弱村培育産業帶頭人,水洋村聯合展鴻公司建起“新農人”能人庫,邀請“十佳”村主幹、鄉村振興特聘指導員當創業導師,為返鄉青年提供從項目申報到技術培訓的“一站式”服務。截至目前,已免費培訓林農200余人,托溪、清源、芹洋等周邊鄉鎮紛紛前來取經,已有6個村試點種植黃精1500畝,經驗做法在全縣推廣。

  “以前總覺得發展産業沒頭緒,參加了‘頭雁論壇’,聽水洋村的幹部講經驗、教方法,心裏一下子亮堂了!”陳奶春參加完論壇後深有感觸。水洋村專門為弱村的黨組織書記和村幹部搭建“頭雁論壇”平臺,圍繞産業規劃、業態運營、矛盾調解等實用主題,通過經驗分享、現場教學、共辦主題黨日等方式,提升大家抓産業發展的能力。

  不僅如此,水洋村還與共建村推行強弱村幹部“雙向互派”機制:選派水洋村幹部到半嶺村、泮洋村擔任黨支部書記助理,幫助理清發展思路;弱村黨支部書記挂職水洋村黨支部副書記,參與項目決策、學習經驗做法,形成“培養一名黨員、帶動一個産業、致富一方百姓”的雁陣。“通過互派,不僅學到了水洋村的發展理念,還把好做法帶回了村裏,現在我們村的産業也慢慢發展起來了。”泮洋村村幹部欣喜地説。(吳蘇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