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型木雕《京杭大運河》江南卷迎來首展,再現大運河杭州至淮安段沿線風土人情 莆田木雕“刻活”京杭大運河
參觀者絡繹不絕。 陳盛鐘 攝
鄭春輝介紹創作情況。 陳盛鐘 攝
10月8日上午,莆田市美術館內木香氤氳、人頭攢動,大型木雕《京杭大運河》江南卷正在這裡展出。開展10天來,參觀者依舊絡繹不絕,對莆田木雕的精湛技藝嘖嘖稱奇。
杭州西湖、常州寶塔、鎮江北固樓……記者注意到,江浙一帶眾多的著名景觀和建築,在氣勢恢宏的木雕作品上次第鋪展、躍然眼前,好似一幅微縮版的“江南百景圖”。商鋪林立、商旅如織、車水馬龍,運河沿岸的繁華景象在木雕匠人細膩的雕刻中展露無遺,勾勒出一幅跨越時空的壯麗畫卷。整件作品結構緊湊,脈絡清晰,令人嘆為觀止。
緊鄰大運河的蘇州同裏古鎮,以其獨特的江南水鄉佈局聞名於世。只見木雕上的同裏古鎮房舍高低錯落、河網交織、舟楫穿行,一派生機勃勃景象。房舍中、船艙裏的人物,運用了莆田木雕特有的精微透雕、多層鏤空雕等技藝進行創作,高不足1釐米,而形象與動作卻清晰可辨;船帆上的繩索比牙籤還細,需用放大鏡才能看清紋路。
國慶中秋雙節期間,因為《京杭大運河》的魅力,莆田市美術館內人潮涌動,眾多市民與遊客慕名前來打卡。“全家人一起來的,不光孩子長了見識,連大人也大開眼界。”正在觀展的市民陳雷説,大型木雕《京杭大運河》不僅是一幅立體山水長卷,更是莆田木雕藝人工匠精神的生動寫照。
據介紹,《京杭大運河》江南卷運用3棵巨型香樟木精心雕琢而成,總長44米,生動再現了大運河杭州至淮安段沿線城市的風土人情,涉及杭州、湖州、蘇州、無錫、常州等12座城市。作品以宏大的藝術視角,細膩呈現漕運繁華景象與兩岸秀美風光,深刻詮釋大運河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展現莆田木雕的精湛技藝與獨特魅力。
“小到一扇窗戶、一片瓦,甚至一個漕工的表情,都得精雕細琢,我們想讓木頭自己來‘講’故事。”領銜創作這件作品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遺莆田木雕代表性傳承人鄭春輝説,莆田木雕擅長精微透雕,團隊將其應用到創作中,利用這一技法能做到“入木三分魂”——不光要樣子像,更要把大運河溝通南北、養育文化的靈魂雕刻出來,讓“木頭上的大運河”活起來。
鄭春輝介紹,木雕《京杭大運河》以運河為載體,既呈現水利設施、文化遺産點等核心元素,又串聯兩岸城市的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他還將中國畫、油畫、雕塑、連環畫等多元藝術表現手法融入其中。
一條大運河,半部中國史。京杭大運河綿延數千里,帶來繁榮的漕運經濟,也塑造了獨特的江河文化,見證了中國古代文明的輝煌與傳奇。2014年,包括京杭大運河在內的中國大運河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産。
2019年獲評“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後,鄭春輝便思考著以何種作品再次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運河主題由此進入他的創作視野。2020年起,鄭春輝赴京杭大運河沿線寫生、走訪、考證文史資料。3年後,他完成了設計圖紙定稿。2023年3月27日,大型木雕《京杭大運河》正式開工,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擔任作品藝術顧問。
鄭春輝告訴記者,《京杭大運河》木雕作品總長120米,分為北方卷、中卷和江南卷三部分,由9棵超過500年樹齡、自然枯死的香樟木組成,計劃花費5年時間完成。這是鄭春輝團隊繼吉尼斯世界紀錄“世界上最長的木雕”《清明上河圖》後,創作的又一鴻篇巨制。
莆田木雕興于唐宋、盛于明清、崛起于當代,是“中國四大名雕”之一。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莆田木雕以其精湛的工藝和獨特的風格聞名,採用精微透雕技法雕刻的人物、景觀,立體感強、層次分明、精細絕倫。鄭春輝期待,通過千年運河的韻味與千年木雕技藝的匠心交融,“能讓莆田木雕走得更遠,讓傳統之美被世界看見”。
去年初,莆田市成立工作專班,派出專門人員進駐莆田市美術館雕刻現場,做好作品全過程記錄工作。目前,共攝製相關視頻2萬多條、圖片2萬多張,記錄文字材料近20萬字。
據悉,莆田市將全力支持推進《京杭大運河》後續篇章創作,探索開發文創産品,放大莆田木雕品牌效應,推動文化與旅遊跨界融合。同時,立足市美術館、大型木雕創作基地及周邊資源,建設青少年非遺研學實踐基地,打造“行走的課堂”,並按國家二級及以上博物館標準規劃,大力推動建設莆田·中國木雕文化博物館。(報業集團記者 陳盛鐘 卞軍凱)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