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文旅多點開花 廈門滿城精彩 旅遊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15%,躋身海外遊客“過中秋”熱門城市TOP5
骰子清脆的碰撞聲在騎樓街巷間迴響,與花燈光影下的歡歌笑語融為一體,不少遊客開心體驗之餘,用手機保存下第一次參與博餅的精彩畫面。今年國慶中秋假期,廈門文旅融合出圈,博出“滿堂紅”。
國內頭部旅遊平臺企業10月8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國慶中秋假期,廈門整體旅遊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15%,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成為廈門主要客源地,廈門園林植物園、同安影視城、鼓浪嶼、胡裏山炮臺、廈門科技館則成為遊客爭相奔赴的5大熱門景區。
假期廈門迎來的入境遊高峰也被國內各大旅遊平臺監測到:大數據顯示,廈門躋身海外遊客中國遊“過中秋”的熱門城市TOP5,入境遊海外總訂單量同比提升65.3%。
多組數據共同印證了雙節疊加背景下廈門旅遊市場的紅火,廈門以傳統文化為根脈,以民俗體驗為紐帶,將博餅、花燈、非遺技藝等文化元素融入全域旅遊場景,實現文化傳承與旅遊經濟的雙向賦能,交出亮眼答卷。
文旅業態多元
“流量”與“留量”齊升
從浙江溫州來廈旅遊的洪壁群一家,假期在廈門進行了7天深度遊,“從鼓浪嶼到中山路、沙坡尾、廈門大學、曾厝垵,都是慕名而來的遊客。”洪壁群説,廈門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與精心打造的旅遊設施,是吸引各地遊客紛至遝來的重要原因。
雙節假期,廈門火車站日均發送旅客11.25萬人次,廈門高崎國際機場出入境旅客近14萬人次,廈金“小三通”航線運送4.5萬人次,廈門郵輪中心單日也有郵輪遊客近4000人次。
遊客都去了哪兒?熱鬧的場景,假期幾乎每天都在鼓浪嶼、中山路至曾厝垵的這條傳統旅遊帶出現,以被遊客稱作“洋溢著‘中國紅’的百年老街”中山路為例,僅10月3日遊客到訪量就達58.7萬人次,路上張燈結綵、紅旗飄揚。
傳統旅遊景區紅火,新興景點也奮起直追。這個假期廈門文旅“多點開花”,“流量”與“留量”齊升。
在杏林灣,“2025廈門園博苑國慶中秋嘉年華”以傳統燈彩技藝融合現代光影技術,打造“海上月圓幻境”;在市博物館,敘利亞古代文物精品展精彩上演;在翔安,2025海峽兩岸(廈門)汽摩超級聯賽R4站上演緊張刺激的競速較量;島內外的一些傳統漁村,也用精心打造的送王船、魚燈舞蹈表演等民俗活動吸引“流量”……廈門文旅“花式寵客”,市民遊客開心過節。
玩法持續煥新
海外遊客深度體驗
假期廈門的街頭巷尾,能看到不少海外遊客的身影。雙節期間,入境遊十分火爆——廈門入境客源國前三位為馬來西亞、韓國和澳大利亞。業界人士分析,廈門以“玩法更多、品質更高”的特徵贏得海外遊客青睞,遊客通過文化對話、民俗體驗等多元形式,感受鷺島的山海之美與人文之韻。
入境遊的紅火並非偶然,早在假期來臨前,廈門海外訂單就激增53.3%,成為海外遊客最喜愛的十大“中國遊”目的地之一,僅馬來西亞就有53個團組近千名遊客在國慶中秋假期將廈門列入行程。
作為廈門文旅面向海外遊客的重要體驗IP,“錦繡中國 好運廈門”國際達人國慶中秋體驗活動掀起熱潮。來自15個國家的30位在華外國人組成體驗團,在假期開啟為期4天3夜的沉浸式踩線之旅,循著文化探秘、山海康養、潮玩互動等不同主題的路線,全方位觸摸廈門肌理。
此外,作為中央電視臺《非遺裏的中國》拍攝地,“嶼見閩南 時光幻境”還推出沉浸式中國傳統文化體驗景區服務,惠和石文化園等戶外休閒景區的玩法也煥新升級。廈門不僅利用園博苑嘉年華讓海外遊客在中秋賞中國花燈,還巧妙地將中山路的“光影音樂秀”“年代歌舞秀”與全國第一艘純電海上旅遊客船“嶼見77”的“夜遊秀”相結合,打造“海陸”沉浸式新玩法。而在旅遊體驗上,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廈門市博物館等,推出多國文明交流內容,提升了海外遊客對廈門的認知度。
海外遊客眼裏的風情,也成為國際媒體鏡頭裏的焦點。在這個假期,包括半島電視臺在內的3家國際媒體走進鷺島,通過“陸絲海絲情”採訪活動向全球受眾展現廈門“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的城市氣質。
文化為假期熱度增添砝碼
骰子的碰撞聲無疑是這個假期最動人的聲響。廈門特有的博餅民俗,為今年廈門躋身海外遊客中國遊“過中秋”的熱門城市增加了重磅砝碼。
今年廈門文旅部門還別出心裁地推出了2025廈門中秋博餅鐺鐺車——從中山路出發前往集美學村龍舟池,市民遊客在車輪上打卡廈門精彩地標,感受“博狀元”民俗。鐺鐺車的出圈,彰顯出這輛旅遊車背後的文化底色。
“廈門文旅的熱度,源於對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與創新表達。”業內人士指出,從全民參與的博餅狂歡到非遺與光影的創意融合,廈門讓傳統文化成為文旅消費的核心吸引力,既保留了城市記憶,更激活了發展動力。
與此同時,我市文旅部門將“紅色之旅”作為假期“廈門遊”重點內容之一,推出十條紅色旅遊線路。昨日廈門多家旅行社反饋,從市場情況看,這些線路條條紅火。遊客現在旅遊的重點,不僅是看山看水看熱鬧,更想了解風光裏的文化和故事,這正是未來廈門假日旅遊業發展的趨勢。
廈門市文旅部門透露,今年9月至11月,廈門將舉辦近8000場營業性演出及超3000場各類文旅活動,我市文旅活動仍好戲連臺。(記者 王元暉 沈彥彥)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