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譜寫全域旅遊新華章——荔城區紮實推動文體旅深度融合高品質發展

國慶中秋期間,161艘龍舟巡遊木蘭溪十公里活動在荔城區玉湖啟動。
今年國慶中秋期間,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開展“宋韻非遺映華誕·古城煙火煥新篇”主題系列活動,這裡成為市民、遊客的熱門打卡地。數據顯示,街區8天累計接待遊客量突破41.7萬人次,日均客流超5萬人次。
今年以來,荔城區文旅局深入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部署,持續深化拓展“三爭”行動,在公共服務、活動承辦、文旅産業發展、文化傳承等方面下功夫,豐富文旅産品供給,激發文旅消費潛力,推動文體旅深度融合高品質發展。
古韻新潮 碰撞出旅遊熱
此次“雙節”期間,荔城區城市與鄉村聯動發力,文旅活力全域迸發。北大村舉辦“莆陽賞秋·月滿荔林”活動,打造跨界文旅體驗;後黃社區打造“時光音樂會·城市微度假”藝術集市,重現趕集“煙火氣”;莆田南少林寺推出《南宗少林》劇場演出,展現千年禪武文化。截至10月8日,荔城區重點監測景區接待人數為63.86萬人次,同比增長15.04%;景區收入為2120萬元,同比增長13.97%。
今年以來,荔城區緊扣“莆陽開春、爽夏、賞秋”系列品牌主線,以常態化、高品質活動激活全域文旅版圖。
春節期間,該區組織2025年和美荔城共富共美“歡騰年俗在荔城”活動、“一夢興化·一方世界”等一系列文體旅遊活動。結合黃石鎮江東村“搭紅桔塔”、西天尾鎮龍山村“穿火鬧元宵”、文峰宮“尾暝燈”等非遺習俗展示展演活動,充分展示當地特色民俗。
“五一”期間,該區分別舉辦“荔林雅韻·狀元華章”古風音樂嘉年華和“府韻咖香・潮玩五一”“五一南洋狂歡季”等系列主題活動。5月11日,“魅力山海 靈秀莆田”演唱會舉行;7月24日至27日,舉辦“荔香古韻 夢回千年”2025年莆田北大荔枝音樂嘉年華暨荔城區第四屆荔枝嘉年華。
密集的活動矩陣為文旅産業發展注入澎湃動能。據悉,今年上半年,荔城區旅遊人數387.22萬人次,同比增長12.6%;旅遊收入25.87億元,同比增長12.7%。
以賽促旅 激活城市動能
不久前,國家體育總局發佈公示,擬授予荔城區文旅局“2021—2024年度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
荔城區以體育賽事為紐帶,架起文體旅融合的橋梁。荔城區文旅局局長蔡朝清介紹,該區通過持續豐富賽事供給、打造消費新場景等舉措,充分發揮體育賽事的引流和帶動作用,推動體育與文旅深度融合。
1月29日至1月31日,由市體育局與荔城區政府聯合主辦的“莆陽開春·巳巳如意”——2025年“箭舞莆陽”莆田市全民健身大拜年新春射箭挑戰賽在市體育中心成功舉辦。8月21日,莆田市全民健身光電射擊冠軍賽總決賽在九華廣場舉辦。2025年荔城區首屆“荔枝杯”七人制青年足球賽暨莆田市足球聯賽荔城區代表隊選拔賽舉辦,並組織“荔城少林足球隊”參加2025莆田市足球聯賽,獲得三等獎。9月18日至30日,2025全國縣域足球賽暨荔城區首屆“莆陽杯”七人制青年足球賽舉辦。該區還協助舉辦2025年“國慶杯”匹克體育全國青少年籃球重點校精英賽、2025年首屆“媽祖杯”李寧匹克球邀請賽,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運動員參加。
今年以來,黃石鎮舉辦2025年“恒而達杯”村BA籃球聯賽;新度鎮舉辦第三屆“村BA”籃球聯賽;西天尾鎮舉辦九華杯“和美鄉村·幸福霞梧”2025年迎中秋·慶國慶籃球聯賽;北高鎮舉辦“國慶中秋齊歡聚,環海健康跑不停”主題活動;鎮海街道舉辦“友誼杯”乒乓球比賽和2025年“拓路前行·領跑未來”慶國慶迎中秋群眾趣味文體活動;拱辰街道舉辦“慶國慶·文明實踐我行動”乒乓球混合團體比賽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荔城區承辦並圓滿完成“宋韻閩風 煙火莆田”端午節莆田龍舟巡遊木蘭溪十公里活動、國慶中秋莆田龍舟巡遊木蘭溪活動,相關活動信息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聯播、新聞頻道等平臺播出。該區還組織15支國際標準龍舟隊伍,參加2025年莆田市龍舟賽,共有7支隊伍斬獲獎項,其中黃石鎮瑤臺廣匯隊榮獲一等獎。
荔城區組隊參加莆田市第六屆運動會,截至10月18日,在已舉行的羽毛球、乒乓球、射擊、排球、武術散打、跆拳道、舉重等項目中共獲得91枚金牌、67枚銀牌、48枚銅牌,暫居金牌榜第三名。
走出賽場,一個個瀰漫著煙火氣的攤位,吸引市民、遊客駐足。荔城區將體育的“流量”轉化為城市發展的“增量”。截至目前,全區已面向社會公開舉辦各類賽事活動20場,吸引參與者逾10萬人次,拉動消費超500萬元。
招引項目 打造文旅名片
9月28日,荔城區區長劉基棠會見“東南冰雪運動城項目”業主合作方、中奧體育副總裁王瑞東一行,並達成一致意見:一期將先行開工建設標準冰壺館、滑冰館及配套功能建築,預計總投資5.3億元。雙方還討論了項目二期、三期建設的落地規劃。
作為重點文旅項目,該項目擬建設國際標準滑雪館、速滑館以及冰雪主題樂園,集賽事舉辦、專業培訓、群眾健身、演藝等功能于一體。
文旅項目不僅是經濟發展的“催化劑”,更是城市品牌的“名片”。荔城區全力招引項目落地,9月18日、10月10日兩次邀請中傳文創(北京)文旅發展有限公司來荔城座談並實地調研。該公司一行考察了南少林景區、北大荔林水鄉(水上巴士)、玉湖新城、1971文創園、莆田工藝美術城、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産生合作興趣。區文旅局將密切跟蹤推進與該公司的文旅招商合作。
荔城區文旅局將積極探索文體旅融合發展新路徑,培育文旅産業發展新引擎,辦好銀河左岸音樂節、莆田馬拉松等,進一步打造荔城新名片,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活力,使活動、賽事“流量”更好轉化為文旅消費“留量”。(全媒體記者 朱建婷 通訊員 朱崇飛 林丹婷 文/圖)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