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平潭:光影賦能 産業提質
2025-10-28 11:35:27來源:福建日報編輯:尹小兵責編:

  原標題:平潭以光影為媒,構建起獨具海島特色與兩岸風情的影視産業生態 光影賦能 産業提質

  近日,諜戰劇《沉默的榮耀》在央視及各大網絡平臺熱播,該劇首次全景式展現了福州籍著名烈士吳石、聶曦等隱蔽戰線英雄在1949年至1950年的生死暗戰,引發海峽兩岸觀眾熱議。

  作為劇中1949年台北西門町街景及基隆主要場景的取景地,平潭龍山俚歡樂小鎮(台灣風情影視基地)也因這部劇的熱播,一躍成為當地熱門打卡點。這處極具年代感的場景建於2018年,專為影視拍攝而搭建,按1:1比例復刻了台灣老街區與眷村風貌,如今已升級為兼具懷舊風情與專業拍攝功能的文化街區。

  從單一攝影棚與取景地建設到打造多元完善的拍攝基地,從精準高效的劇組服務、政策扶持到培育“創作+交流+消費”複合型業態,近年來,平潭以光影為媒,成功構建起獨具海島特色與兩岸風情的影視産業生態。

  目前,平潭累計註冊影視企業457家,累計接待影視劇組240余個,落地《守島人》《獵罪圖鑒2》《超棒的我們》《燦爛的她》等近150個電影、電視劇、網劇、綜藝項目,影視産業的影響力持續攀升。

  構築全域影視創作高地

  蜿蜒的小路將街道與店舖有序串聯,道路兩旁的復古招牌隨風輕晃,“布料行”“綢緞莊”的門楣散發著濃郁台灣老街區韻味……踏入平潭龍山俚歡樂小鎮,仿若開啟一場奇妙的時空旅行。

  這樣充滿“鏡頭感”的人工場景,只是平潭影視魅力的一角。事實上,平潭的影視基因早已深植于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之中。

  坐擁遼闊海域的平潭,海岸線曲折綿延,沙灘、礁石與草植錯落分佈,宛如一座渾然天成的“天然攝影棚”,為影視拍攝提供了豐富多元的視覺元素。

  早在20世紀70年代,北京電影製片廠便為拍攝電影《海霞》專程而來,讓平潭的海島風光首次登上大銀幕;2017年,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第五季中,孩子們在海島上探索嬉戲的畫面,不僅讓更多人認識到平潭的“影視場景適配性”,更為這座城市影視産業發展埋下了重要伏筆。

  為進一步釋放影視産業潛力、承接更高標準的創作需求,2019年,平潭在保留利亞船廠工業風貌的基礎上打造竹嶼灣影視基地。這一舉措不僅有效盤活了閒置資産,更推動當地影視産業踏上“科技賦能”的升級之路。

  改造後的竹嶼灣影視基地煥然一新:大體量船塢空間升級為佔地5000平方米的電影級VP/XR虛擬製片影棚,900余平方米的LED“立面+天幕+移動”顯示屏,搭配全套XR虛擬拍攝解決方案,可輕鬆滿足電影、電視劇、廣告等多種場景的拍攝需求;原有碼頭區域經過綠化升級,成為兼具觀景與拍攝功能的港灣平臺;演員公寓也完成迭代,轉型為集住宿、辦公、休閒于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服務區,全方位保障劇組拍攝需求。

  “除了打造豐富的場景,虛擬製片影棚另一大優勢在於擺脫了時間、光線等自然條件的限制,通過‘後期前置’模式,大幅壓縮拍攝與製作週期。”平潭海創文旅産業發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林臻介紹,自2024年5月投用以來,影棚已承接《谷圍南亭》《小徑分岔的花園》等多個優質影視項目,推動平潭影視産業向數字化、智慧化轉型。

  依託竹嶼灣影視基地在科技與場景打造上的“硬核實力”,平潭進一步整合全域資源,將碧海奇礁的濱海風光、石頭古厝的人文底蘊,以及獨特的“藍眼淚”海洋奇觀納入“全域外景寶庫”,進一步放大場景優勢。

  打造兩岸影視融合標杆

  在場景革新築牢産業基礎的同時,平潭憑藉得天獨厚的對臺區位優勢,正加速從兩岸影視交流的“中轉站”蝶變為深度合作的“産業標杆地”。連續舉辦5屆的IM兩岸青年影展便是這一轉型進程中的關鍵實踐。

  作為目前兩岸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青年影像交流活動,IM兩岸青年影展自2020年創辦以來,始終以扶持青年影視創作者為核心使命,累計徵集作品12705部,多部長片扶持項目已進入拍攝或後期製作階段。如今,影展不僅是兩岸影視文化交流的核心樞紐,更成為兩岸青年影人追逐光影夢想的重要平臺。

  今年9月,第五屆平潭IM兩岸青年影展圓滿落幕,以“風,自有方向”為主題,吸引力再創新高:主競賽單元共徵集劇情短片和非劇情短片2578部,作品覆蓋全球399所高校,其中台灣地區投片同比增長42%,實現台灣影視專業高校全覆蓋,超3000名臺青參與創作。

  影展期間的“72小時極拍”單元,更是讓兩岸青年影人的交流從“思想碰撞”走向“實踐協作”。台灣藝術大學畢業生遊智傑帶領團隊與大陸創作者組隊,以長江澳等平潭地標為取景地,在限定時間內完成了從劇本構思、實地拍攝到後期剪輯的全流程創作,其極具實驗性的短片《平潭尋奇》一舉拿下該單元一等獎。

  “兩岸青年創作者對創作的渴望、對電影的熱愛是相通的,在平潭IM我們能碰撞出無限火花。”遊智傑説。

  “影展搭建的交流平臺持續釋放磁吸效應,不僅匯聚了優質創作資源,更推動産業要素加速集聚,為吸引兩岸影視企業落地紮根提供了堅實支撐。”平潭黨工委宣傳與影視發展部二級主任科員王哲介紹,目前當地已累計註冊影視企業457家,形成了涵蓋拍攝、製作、院線、演員經紀等環節的産業鏈條。

  激活影視文旅消費生態

  “追完《獵罪圖鑒2》,假期一到,立刻帶著孩子奔赴平潭長江澳,就為親眼看看劇中的風車盛景。”來自福州的遊客林欣説。

  近年來,隨著《獵罪圖鑒2》《守島人》等多部在平潭取景的作品相繼熱播,越來越多遊客慕名前來打卡,帶動平潭文旅市場持續升溫。在此背景下,平潭順勢而為,以“影視+”為紐帶,推動熒幕流量向文旅消費深度轉化,逐步構建起覆蓋全時段、融合多業態的産業延伸生態體系。

  “影視+研學”成為親子文旅新賽道。竹嶼灣影視基地深挖産業資源,開發影視實景體驗、非遺手作等特色課程,目前已累計舉辦34場活動,吸引超萬名學生參與。

  夜間經濟煥發新生機。追“淚”大本營、露營休閒營地等特色場地相繼亮相,星空電影展映、露營音樂會等影視主題活動輪番登場。豐富的業態不僅精準承接了日間研學客流,更構建起“白天沉浸式體驗影視研學,夜晚打卡影視主題休閒項目”的全時段文旅新格局,延長遊客的停留時間。

  今年7月,龍山俚彩虹市集盛大開市。市集以“文藝+現代+復古”為定位,將復古眷村巷弄、港式茶餐廳與臺式風味小店巧妙串聯,成為海峽兩岸煙火氣交融的夜經濟新地標,開市當日便吸引超6000名市民遊客參與。

  除了多元業態,平潭還依託核心影視資源推出特色服務:借助XR虛擬影棚,創新推出婚拍旅拍、影視主題寫真定制服務,讓遊客化身“影視主角”,在海島美景中定格專屬記憶;“海壇1號”遊輪打造“海上追落日”影視主題航線,自投運以來,累計接待遊客超12萬人次,相關線上話題曝光量突破2億次。(見習記者 劉宇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