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電子元器件企業自動化車間內,機械臂精準抓取零件,感測器實時回傳數據;石英鐘錶5G智慧工廠裏,AI演算法對海量生産數據自主研判,生成優化方案……在漳州,越來越多中小企業嘗到數字化轉型的甜頭。
截至2024年,漳州擁有2個千億級製造業産業集群、2個國家級和6個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産業集群,連續5年入選全國數字城市百強榜。今年9月,漳州正式獲批國家第三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將推動530家轉型意願強的中小企業完成數字化改造。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對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優化提升傳統産業、發展新質生産力等作出重要部署,為未來五年中小企業高品質發展指明瞭方向。”漳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吳淩真説,漳州將用“真金白銀”為企業轉型添火加力,力爭破解轉型難點、打通發展堵點,讓“智改數轉”成為傳統産業升級的金鑰匙。
由“試水”到“深潛”
漳州休閒食品産業集群規模位居全國前列,近年來,眾多食品企業紛紛“試水”數字化轉型。
“很多年輕人不願意走進車間,目前公司35~40歲的員工佔了半數以上。未來,企業的招工會更難。”宏香記食品公司總經理沈秀英坦言,企業紮根漳州32年,也遇到了“中年危機”。2021年,為緩解“招工難”,宏香記投入資金上線多條自動化生産線。
很快,新的挑戰接踵而至:近幾年,線上銷售成為休閒食品的主力市場。相比線下訂單,線上零售傾向小批次、多品種,需要不斷推出新産品,更換新包裝。單純改造生産線,已經沒辦法滿足生産需求。
“休閒食品賽道競爭激烈,消費者的選擇非常多,某個産品你家生産不出來,很快就被別人取代。”沈秀英説,産能壓力也倒逼著企業繼續往數字化轉型之路“深潛”。
今年,宏香記搬遷至佔地60畝的新園區,將數字化植入了生産的全鏈條。數字化改造後,生産車間的人為差錯率降低了42%,供應商資質合規率提升至100%。同時,實現了原輔料批次、生産記錄、檢測數據的全鏈條數字化可視化,産品追溯時效從4小時縮短至30分鐘。
為鼓勵食品産業做大做強,漳州市出臺《支持食品加工産業集群高品質發展八條措施》,特別新增“鼓勵企業智慧化改造應用”條款,引導企業“智改數轉”。
“數字化轉型遠不只是簡單引入新技術,它實質上是一場由技術驅動的全面業務變革。”在日前召開的漳州市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暨國産工業軟體應用推廣啟動儀式上,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的駱漢賓院士認為,“這場轉型正在重塑商業格局,這不僅是技術的升級,更是一場全方位的商業革命。”
在這場啟動儀式上,數字化服務商與49家中小企業代表上臺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總金額達5844萬元。
由“問診”到“開方”
與大企業相比,不少中小企業面臨缺資金、缺人才、缺技術等困境,陷入“不想轉、不敢轉、不會轉”瓶頸。
數字化轉型,到底該怎麼轉?
“在轉型過程中,我們最先遇到的問題,就是不知道自己差在哪。”被評為2025年福建省先進級智慧工廠的漳州眾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物聯網研究部經理張龍煒打了個比方,“就像就醫,第一步就要問診,發現癥結尤為關鍵。”
為此,企業通過對設備智慧化水準、信息系統集成度、數據管理與應用能力等指標對自身水準進行量化評估,找到企業轉型的薄弱點,從而針對性地提升。
“中小企業轉型的資金有限,所以要把每一筆錢都用在‘刀刃’上。”張龍煒坦言,公司在2023年成立了物聯網研究部門,通過自主研發的iMES系統,逐步打通從設計到交付的11個核心環節,使生産效率提升30%,不良品率下降37.11%。
作為漳州首家被評定為智慧製造成熟度“三級”的企業,眾環這種“小快輕準”(小型化、快速化、輕量化、精準化)的改造策略,為更多新型電子元器件行業的轉型提供了範本。
“十四五”期間,漳州新型電子元器件行業穩步發力,35家企業獲評省級數字經濟核心産業“獨角獸”“瞪羚”創新企業,實現連續2年數量增速均超100%以上,數量位居全省第三。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優化提升傳統産業,培育壯大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漳州著重選取休閒食品製造、化工新材料及精細化工製品行業、新型電子元器件三大細分行業,通過數字化診斷等多方面的技術扶持,為企業怎麼轉、往哪轉提供指南。”漳州市工信局軟信科負責人蔡若琦告訴記者,近年來,漳州推進“工業醫生”問診機制,幫助企業邁出轉型的“第一步”。工信部門組織數字服務商深入車間,為企業開具“數字化診斷書”,為企業精準把脈。
為幫助中小企業“小船”在數字化轉型中乘風破浪,漳州市政府將在中央財政1億元獎補資金的基礎上,市級配套8000萬元資金,專項用於支持試點城市建設。
隨著各項扶持政策的持續發力,越來越多的企業由“不敢轉”變為“敢於轉”,由“要我轉”變為“我要轉”。
由“單飛”到“共贏”
數字化轉型不僅需要解決眼前問題,更重要的是要構建可持續的發展生態。
作為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産業集群,長泰區新型電子元器件産業集群以全區6%的規模工業企業數,撬動了全區20%的産值。一個個上下游企業構築起充滿活力的産業“熱帶雨林”。
記者看到,來自漳州銳騰電器有限公司車間的注塑件,僅用幾分鐘就送到了漳州宏發電聲有限公司的倉庫,形成“就近配套、即時響應”的空間佈局。
在長泰,形成了一條以宏發電聲為核心的深度集成自主配套産業鏈,將上下游的企業納入同套體系,完整實現了系統下單、數據同步等功能,帶動鏈式提升。
作為上游企業,銳騰電器公司90%以上的産品均供應給宏發電聲,實現了從訂單下達到生産交付的全流程自動化管理模式。依託這種穩定合作,企業也成長為年産值突破6.5億元的規模企業。
立達信科技將企業自主研發的輕量化ERP系統免費授權給600余家供應鏈夥伴使用,實現各項數據自動化採集對接,産品生産全過程品質追溯,並帶動上下游協同轉型。平臺上線後,交期達成率從92%躍升至98%,財務對賬週期縮短50%。
2024年,漳州出臺《推動工業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實施方案》,每年評選不超過10個“鏈式”數字化轉型的典型案例,由市財政給予每個案例最高50萬元獎勵。
截至目前,漳州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922家,專精特新企業241家,“小巨人”企業25家。擁有國家級智慧製造示範工廠及卓越級智慧工廠4家、國家級智慧製造優秀場景12個、國家5G工廠3家、省級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發展新模式新業態標杆企業35家。
決勝“十四五”,佈局“十五五”,漳州市將打造一批數字化轉型標杆企業,培育一批優質的數字化服務商,開發集成一批“小快輕準”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和産品。通過“試點示範先行,分類梯次推進,鏈群融通推廣”,全面加速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進程,為高品質發展注入新動能。(報業集團記者 潘園園 楊淩怡 通訊員 李蘊)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