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工業上樓風生水起 定制廠房悄然興起 福州,讓“摩天工廠”構想照進現實

福興光電智創産業園1號樓正在進行樁基礎施工。(福州工業園區集團供圖)
福州“工業上樓”實踐躋身全國典型案例後,其升級版本——“定制化廠房”已悄然落地,為園區發展注入新動能。在福興經濟開發區,福建華科光電有限公司定制的福興光電智創産業園1號樓正在進行樁基礎施工。
日前,華科光電與園區建設方福州工業園區集團、福興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晉安區國投集團簽訂廠房租賃及定制廠房建築方案確認表,使其成為晉安區首個“名花有主”的定制化“工業上樓”項目。
精準定制
為企業算好“快省”賬
此次華科光電採取整租模式,打造專屬的獨棟廠房。企業負責人表示,為確保廠房精準契合生産需求,福興經濟開發區牽頭,組織企業與福州工業園區集團、運營方進行了3個月的溝通,最終敲定了量身打造的建築方案。方案細緻到內部格局、裝修工藝材料及機電配套,旨在為後續生産鋪平道路。
3個月裏,企業技術骨幹、園區服務團隊和建設方的工程師圍坐在一起,展開多輪溝通——根據定制要求,廠房層高設定為4.5米至6.5米,荷載需滿足500千克/平方米—2000千克/平方米,電力總容量為8000千伏安,充分滿足設備與生産線的需求。樓內還依據生産動線規劃了垂直交通,配備4部工業貨梯、5部客梯,並專設吊裝口,保障設備與貨物高效流轉。
“‘早期介入’和‘強干預’,是定制廠房與標準廠房的核心區別。”福興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定制化會帶來園區建造成本的微增,但企業因此免去入駐後“傷筋動骨”的改造,交付後能迅速安裝設備,投産週期顯著縮短,減輕了企業的資産負擔。這“一增一減”,恰是園區“滴灌式”服務最務實的體現。
在全國範圍內,定制廠房尚處在探索實踐階段,這類廠房一般租給使用者5年—10年。對於不願意持有固定物業的企業來説,既可以減少建設廠房的一次性投資,又能降低短期租賃風險。
對於近期訂單充足的華科光電而言,選擇定制方案,意味著廠房一旦交付就可以馬上安裝生産線,不僅投産更快、投資更小,生産條件也遠勝現有廠房。
“該項目預計2027年6月竣工,我們正在謀劃第一條生産線的入駐。”華科光電負責人表示,儘管多個園區都拋來橄欖枝,但最終讓他們選擇繼續紮根晉安的,正是當地深厚的光電産業土壤與政府精準的“滴灌式”服務。
“掘金”園區
向低效土地要效益
福興大道旁,華科光電使用了20多年的舊廠房已顯陳舊。3層建築的密度,在如今看來是對寶貴土地資源的“奢侈”佔用。
隨著智創産業園的建設,華科光電的搬遷提上日程,舊廠房也將啟動低效地提升改造。可以預見,這個地塊將變身産出更高、環境更優的新載體。
在中心城區,産業轉型與土地資源緊張的矛盾日益突出。一邊是“沉睡”的土地,一邊是苦尋載體的優質項目,載體建設成為福興經濟開發區破局的關鍵。
鼓山腳下,3棟廠房拔地而起,那是由晉安區與福州工業園區集團聯手打造的“工業上樓”標杆——已封頂的A2-B光電産業園。該地塊前身是南方建材市場的閒置用地,通過土地收儲再開發,土地容積率從1.7躍升至3.0,總建築面積從3.4萬平方米擴大至7萬平方米。
該項目將引入福州高意等光電産業鏈上下游企業,實現産業集聚和能級提升,力爭實現“一棟樓就是一條鏈”,畝均産值目標瞄準2000萬元,土地集約效能預計可達到傳統廠房的3倍。
“我們定下‘兩個100萬’目標——在已建和在建100萬平方米載體的基礎上,力爭3年內,通過改造提升鎮村老舊廠房及低效企業地塊,再新建100萬平方米載體,並且是適合實體製造業的大開間高標準廠房。”晉安區相關領導説。
“上樓”蔚然成風
定制化又興起
2023年,以A2-B光電産業園為藍本,福州發佈首部《工業上樓設計指引》,為全市低效工業用地改革樹立標準。此後,作為都市工業“立體生長”模式,“工業上樓”項目如雨後春筍般涌現。
晉安區已成為“工業上樓”的沃土,共有光電産業園一期、智谷創園一期、閩西南·福州智造e谷等9個“工業上樓”在建項目,總建築面積53萬平方米。
在倉山區,海峽科創城一期項目建設如火如荼,將為主城區提供22萬平方米的大型都市産業生態集群。其中,A地塊將建設1棟“工業上樓”廠房和3棟智慧製造供應鏈廠房,未來將形成以藥械研發與智慧製造為主導、藥械與智造展示交易物流為輔的新一代標準産業園;D地塊將建設超大體量“工業上樓”通用廠房項目,共建設24棟通用廠房、1棟生活配套樓,總建築面積14.5萬平方米。
走進馬尾區,聯東U谷·福州物聯網産業園生動詮釋了“上樓”的效益變革。該地塊原係鉅全金屬地塊,年産值僅3000萬元,通過“存量盤活+産業升級”模式,建設10棟低層定制廠房、4棟高層標準廠房(即“工業上樓”項目),以及1棟綜合樓,總建築面積9.2萬平方米,將打造集物聯網産業、高端生産製造、電子信息于一體的科技創新及先進製造業集聚區。目前,該産業園已引入30家科創企業,全部達産後,年産值將達30億元,是原來的100倍。
“工業上樓”為何風生水起?根源在於隨著傳統製造業向城外轉移,現有的基礎設施已難以匹配都市型工業的新需求。“退二進三”〔即通過縮減工業用地規模(第二産業),轉向發展服務業、商業等第三産業〕後,留下的都市型工業對空間載體提出更高要求,倒逼園區突破平面限制“向天要地”,背後是對效率的極致追求。而裝配式建造等綠色智慧建造技術的發展,則為高層廠房所需的更強荷載、更高層高、更優環境提供了堅實支撐,最終讓“摩天工廠”的構想照進現實。
對光電、生物醫藥、智慧製造等新質生産力而言,“工業上樓”無疑是最適合的載體。如何做好築巢引鳳這篇大文章?福興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認為,訂單式定制廠房會成為“上樓”後的新趨勢。他進一步解釋道,上樓滿足了都市型産業生産需求,能讓一批急於生産的企業快速投産,但定制化是很多企業都有的需求,在當前園區競爭激烈、趨於同質化的情況下,定制化廠房將是開發區未來深耕的方向。(記者 朱榕)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