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莆田積極引進産業園區開發運營頭部企業,為中小企業打造更加適配需求的産業集聚高地 企業有新家 産業節節高
“我本來只買了一棟廠房,去歐洲出差回來後,發現建設速度很快,又買了一棟。”日前,在位於莆田市涵江區的德濠智造谷,福建天菲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官仁美告訴記者,兩棟廠房正在加緊裝修,爭取早日搬進來。
作為“中國産業園區30強”之一,浙江企業德濠集團在全國40多個城市投資建設了70多個産業園區。去年10月,投資35億元、佔地274畝的涵江德濠智造谷開工建設,受到莆田中小企業的關注。當地企業的需求,進一步激發德濠集團的投資熱情。目前,德濠集團在莆田有11個項目達成投資意向,大多數是産業園區開發運營項目,其中3個已經開工。
莆田圍繞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目標,引進聯東、萬存、德濠等産業園區開發運營行業頭部企業,建設一個個現代化産業園區,並通過以商招商形成産業集聚效應,推動鞋服、電子信息等傳統産業向新質生産力升級。
拿地困難的中小企業,有産權房了
天菲服飾創辦于2014年,主要從事橄欖球等球類運動服裝的研發生産,産品出口美國、中東。“辦企業10多年,一直都是租廠房,光租金就花費接近2000萬元,而且設備升級、廠房改造受到限制。”官仁美透露,曾經也想過拿地自建廠房,但企業規模小、難度大。
天菲服飾面臨的難題並非個例,這也是涵江區致力謀劃解決的共性問題:一方面,“廠中廠”(指大廠將部分廠房租給小廠)現象不利於安全生産監管;另一方面,對中小企業二三十畝的用地需求,很難零散供地。在工業用地越來越重視“畝均效益”的背景下,高效利用土地的現代化産業園區,進入招商視線。
總部位於溫州的德濠集團被涵江區政府上門招商的誠意打動,一番市場考察後,果斷投資。“我們在這裡發現,中小企業、小微企業擁有自建廠房的比例不高,‘廠中廠’‘小散亂’等問題肯定要解決,對專業化廠房會有很大需求。”德濠集團創始人陳建靜説。
去年10月,涵江德濠智造谷開工建設,併入選省重點項目。該項目設計建設L形、U形、一字形獨棟等類型廠房,擁有當地企業鍾愛的獨門獨院空間,面積從1500平方米至1萬平方米不等,均擁有50年獨立産權。另外,3.5層立體廠房的設計,使用率較傳統廠房提高40%。
“兩棟廠房買來花了2400多萬元,很划得來!”官仁美感慨道,公司有了夢寐以求的資産後,將大幅提升經營的穩定性和擴大投資的積極性。
今年7月,涵江德濠智造谷舉行一期一批次8棟廠房交付儀式,比原計劃提前兩個月交付。“目前已完成招商近9萬平方米,簽約入駐企業近30家。”德濠集團莆田分公司總經理劉繼華介紹,涵江德濠智造谷建成後,將帶動電子信息、智慧製造、輕工製造等領域的100多家中小企業入駐。
善抓機遇的行業巨頭,追加投資了
國慶中秋假期,莆田市荔城經濟開發區黃石片區的萬存數創城項目工地上,人員、機械不停工。工程負責人陳鵬介紹,該項目總投資約8.2億元,將引進鞋服配套上下游生産型和創新科技型企業。
萬存集團擁有13年的産業園開發經驗,項目遍佈全國。2022年以來,其在荔城區先後佈局萬存智造城、萬存科技城、萬存數創城,通過3座園區搶抓産業升級帶來的投資機遇。
鞋服産業是莆田首個産值超千億元的傳統産業、支柱産業。全市擁有製鞋及鞋材企業超過4200家,大多數是中小企業,對科技創新、智慧化升級滿懷期待。抓住國家新質生産力戰略佈局的機遇,萬存集團在園區佈局鞋産業研究院、AI智算中心等,聚焦鞋業高端科研,全力打造創新型園區。
在陳建靜看來,莆田良好的營商環境和豐富的産業發展機遇,都吸引著德濠集團追加投資。“以往,德濠的園區項目從簽約到開工,短則半年,長則一年。而在涵江德濠智造谷,這一週期被壓縮至70天,成為集團所有項目中落地最快的案例。”陳建靜説。
這種效率,一次次打動德濠集團。德濠智慧製造産業園項目今年1月在城廂區簽約,3月就辦好了各項手續,開始動工建設。當月,德濠集團乘勝追擊,又與城廂區簽約總投資32億元的德濠智慧谷項目。由此,德濠集團在莆田投資的項目增加到了11個。
以商招商的集聚效應,産業更強了
鞋楦,被鞋匠們稱為“一雙鞋的靈魂”。涵江德濠智造谷招商簽約的第一家企業,就是專門從事智慧化鞋楦研發生産的大矛山自動化制模(莆田)有限公司。
“我們擁有40多項專利,客戶分佈在浙江、廣東、福建等地。”公司總經理錢勇説,緊跟製鞋企業生産線智慧化改造的趨勢,公司率先進軍智慧化鞋楦領域,為每個鞋楦裝上了晶片,在製鞋行業很受歡迎。
錢勇表示,為了保護知識産權,公司需要獨門獨院的廠房,生産設備對地面的承重和平整度也有較高要求。“涵江德濠智造谷建設的現代化廠房,與我們的需求十分契合。去年10月就簽約了,首批入駐,正在裝修。”
更讓錢勇欣喜的是,園區內就有潛在客戶。如已經簽約入駐的趨勢製鞋科技公司,研發生産智慧加熱鞋,主打國際市場。此外,還有更多特色鮮明的中小型製鞋企業前來相聚。這正是德濠智造谷以商招商的著力點:精準引進鞋服、電子信息、輕工製造等産業上下游的關鍵企業,推動企業之間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形成産業集聚效應。
聚焦産業鏈的招商思路,也是萬存集團、聯東集團等園區開發運營頭部企業的共識。8月,聯東U谷·涵江海峽智造産業谷項目啟動交付。為了吸引企業入駐,聯東U谷在全國首創“U谷金融”平臺,基於“一企一檔”的企業運營數據,能為園區企業自動匹配適配金融産品。
“園區總投資額30億元,一期建設15幢標準化廠房,目前15家企業簽約入駐。”聯東U谷·涵江海峽智造産業谷招商經理黃婷娥介紹,該項目是聯東集團在福建規模最大的産業園,將圍繞高端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新能源新材料三大産業,打造集生産研發、創新創業、展示和配套服務於一體的“智造”高地。(記者 卞軍凱 通訊員 伊曉燕 林亦霞)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