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灣區行_fororder_灣區行_副本

創建特色産業小鎮 石碣可先行一步

2017-06-02 10:53:10 來源:南方日報 編輯:陳偉讚 責編:董健雄

  作為電子名鎮,石碣鎮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和優越的生態環境,納入城區片區後,無疑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面對城區北拓,石碣鎮將如何提升城市品質、推動産業升級、實現區域融合?

  6月1日,南方日報珠三角新聞部聯合石碣鎮委、鎮政府作為主辦方,舉辦石碣·發現城市價值研討會,由省內專家學者、業內人士組成的智囊團齊聚石碣鎮,上演了一場精彩的“頭腦風暴”,為石碣鎮未來發展建言獻策。

  提升城市環境打造宜遊宜居“東莞灣”

  作為東江上的明珠,石碣被稱之為“東莞灣”。然而,石碣鎮將如何打造宜遊宜居“東莞灣”呢?

  走在東江大道上,如詩如畫的東江沿岸風景讓人心曠神怡。除了東江沿岸,石碣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和優越的生態環境,環境因素無疑成為石碣鎮一個重要抓手,通過不斷提升城市環境,從而提升城市品質。

  “我認為應該以環境的提升彰顯石碣的城市價值。”東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黃偉表示,近年來,東莞將美麗新農村建設作為新城城鎮化、提升城市品質和加強基層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與扶貧開發等結合起來,通過三級統籌聯動、創新基金扶持、典型示範引導等方式推動美麗新農村建設。

  從2011年開始,石碣鎮實施宜居城市建設以來,共有10個村開展美麗農村建設,共投入資金4400多萬元,這個項目主要包括魚塘漁村整治、道路人行道改造、公園綠化建設、環境衛生治理等。未來兩年,石碣鎮將再建設4個宜居社區,總投入基金將超過1200萬。

  黃偉表示,石碣鎮應該結合自身實際,深入挖掘本鎮歷史人文、自然生態等資源,用好袁崇煥歷史文化因素,做好水文章。同時,石碣鎮應進一步凸顯石碣作為城區片區後發優勢,以點帶面,提升石碣城市環境,以宜居宜業的城市環境彰顯城市價值。

  除了提升城市品質外,城市融合也是石碣鎮面臨的一個重大命題。石碣作為城區片區的新城,必須進一步發掘和提升城市價值,加快融入城區發展。

  東莞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成員之一,位於穗深港的經濟長廊,快速與廣深融合,必將收益頗多。這一點,東莞政府房地産市場研究智囊團成員、東莞中原戰略發展中心總經理車德銳認識深刻,“很多人可能不是特別了解,但是這種融合已經早早地開始。”

  車德銳認為,灣區有開放的經濟結構、強大的配置能力、發達的國際交通網絡,最終會在大灣區裏面形成很多中心,金融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商貿中心、消費中心、交通中心、文化創意中心、高等教育中心等。比如南邊的深圳,它的戰略是東進北拓西張,最明顯的是北拓,取消了相關的高速收費,臨深的首先受益,深圳的産業、人才和投資特別明顯。西邊的廣州,廣州東部交通樞紐中心將落子于北邊石灘和新倘板塊,待規劃落實後,新廣州火車東站、廣州東部機場樞紐等都會選址於此。所以,石碣北面的板塊(包括石碣),未來應該是灣區裏很重要的交通樞紐中心。

  “粵港澳大灣區是指九個珠三角的城市和港澳的融合,從小的層面來看,石碣鎮的融合還可以更加具體。”這一點,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博士生導師、教授林江頗有體會。比如與周邊的石排、茶山、石龍等鎮區,如果這些地方能夠實現融合發展,至少在東莞的背面,石碣鎮無疑掌握了一個先機。

  林江表示,石碣鎮還可以實現和周邊的石灘、三江等鎮實現跨市融合,現在東莞與深圳聯繫比較密切,但與廣州相對比較少,這也為東莞北部幾個鎮區提供了機遇。因此,如何發現城市價值,石碣鎮應該放在更高的層面上,比如深莞穗,從而實現自身發展。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