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灣區行_fororder_灣區行_副本

城市更新提速迎接“大灣區時代”

2017-06-22 10:00:24 來源:南方日報 編輯:陳偉讚 責編:董健雄

  去年底,國家發改委一紙《加快城市群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首次將珠三角“地區”寫為珠三角“灣區”。一字之差,卻掀起宏大的戰略定位波瀾。

  廣州如何在粵港澳大灣區時代加速開拓藍海?成為城市更新領域一個重要的研討課題。

  21日,在廣州市城市更新重磅政策《關於提升城市更新水準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實施意見》出臺之際,活躍在規劃、城市更新領域的各路專家匯聚一堂,以“大灣區時代下的城市更新機遇與實現路徑”為主題,進行了熱烈研討。主辦方戴德梁行結合自身觀察,發佈了該企業視角的“城市更新4.0”《報告書》。

  提出“城市更新4.0”概念跨國房地産企業強調環保意識

  在21日的研討會上,來自政府、企業、學界的各路城市更新領域專家紛紛發表見解。知名跨國房地産企業戴德梁行一位外籍業務主管Shaun Brodie在大螢幕上放出電視劇《人民的名義》裏的一張劇照,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一心一意謀發展,需要一定的速度,需要GDP。” Shaun Brodie表示,這句話是熱播電視劇《人民的名義》裏“達康書記”的名言,這句話的後半句“但是,絕不要落後的GDP,絕不要污染的GDP”,這句話是中國現狀的真實寫照。現在的中國大城市,要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重視解決空氣品質、水質、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熱島”效應,要進一步提升環境和宜居性,進而要以“城市更新4.0”的概念謀求全面發展。

  合景泰富地産華南土地儲備中心總經理張振坤在論壇上表示,認同“城市更新4.0”概念,企業最關心的,還是成本問題。在原來政策收緊的情況下,從策劃到審批、再到實施,正常情況下要有五六年的時間成本,有的甚至長達10年。如今在廣州頒布城市更新最新政策以後,審批等流程從8個環節轉換成5個環節,因此,新形勢和新政策對企業來講都是利好的。

  在研討會上,廣州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廣州琶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羅志軍結合自身經歷分享了一個城市更新經典案例。羅志軍在作“從珠江啤酒廠到珠江琶醍轉變”的主題演講中説,廣州琶醍項目建成之初,吸引商戶入駐曾經面臨種種困難,園區內第一個入駐的商戶不但免租,還享受到了多種優惠。總結在改造項目中的經驗教訓,他認為城市更新工作一定要在改造後形成特色,既要關注重建翻新後物質形態方面的改善,更應注重改造後區域在城市功能中的重新定位,通過功能定位重塑,打造一系列具有特色和創新性的跨界業態,滿足目標人群新需求,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平衡政府、社會消費者、開發商等多方面利益。正是把琶醍概念和珠江啤酒概念糅合在一起,如今,珠江琶醍才成為廣州的城市名片之一,成為極具藝術氣息的創意空間和高端城市公共空間。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