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灣區行_fororder_灣區行_副本

穗助力扶貧攻堅 創建全國慈善之城

2017-07-04 10:35:25 來源:南方日報 編輯:陳偉讚 責編:董健雄

  今年,廣州市開展2017年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與深化“羊城慈善為民”行動創建全國“慈善之城”同部署、同推進,通過扶貧濟困日活動,推動“慈善為民”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激發社會各界共同參與創建全國“慈善之城”的熱情,不斷向“慈善之城”創建工作引向深入。

  8年籌集慈善款物超27億元

  今年6月底,廣州塔內舉行了一場特殊的“慈善馬拉松”。這場由廣州市海珠區慈善會、廣州市慈善會舉辦的“慈善垂馬天梯賽”活動,結合“6·30”廣東扶貧濟困日的數字寓意,按選手每人每個階梯6.3元進行配捐,所有選手完成一層可成功配捐2.9萬元,完成35層總共可獲得配捐102萬元。

  今年是我省新時期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三年攻堅、兩年鞏固”的第二年,也是全面深化“羊城慈善為民”行動創建全國“慈善之城”的開局之年。2017廣州市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暨深化“羊城慈善為民”行動共籌集款物首次突破5億元,達5.45億元,再創歷史新高。

  上個月以來,廣州通過召開動員會等部署今年的扶貧濟困活動。各區紛紛響應,其中,從化區舉行了2017年廣東扶貧濟困日暨深化“羊城慈善為民”行動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天河區舉行了2017廣州市深化“羊城慈善為民”行動創建全國“慈善之城”活動推介會;南沙區組織召開2017年慈善和扶貧籌款工作協調動員大會等,越秀、海珠等區都開展形式多樣的慈善活動。

  廣州還通過召開愛心人士座談會、發起《倡議書》等方式,發動各行各業參與扶貧攻堅。廣州市慈善會專門設立了“我為廣東脫貧攻堅獻愛心”慈善項目和深化“羊城慈善為民”行動創建全國“慈善之城”主題慈善項目,發動全市力量共同助力扶貧攻堅。

  自2010年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開展以來,廣州市開展了扶貧濟困日、慈善項目推介會、“羊城慈善為民”行動系列等形式多樣的慈善募捐活動,2010—2017年共籌集款物約27.2億元,其中2016年,廣州市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暨深化“羊城慈善為民”行動系列共籌集款物4.85億元,全部用於全省及廣州市對口幫扶梅州市、清遠市貧困村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任務和廣州市扶老、助殘、救孤、濟困等惠及民生的慈善項目。

  圍繞十大目標精準發力

  去年底,中國慈善聯合會發佈第四屆“中國城市公益慈善指數”排名,廣州位列第四,在廣東全省排名第一。今年,廣州為建設“慈善之城”定下十個目標,全面提升城市慈善發展水準。

  廣州將在今年建設一個集體驗、籌款、展示、孵化、傳播、服務於一體的現代化、信息化慈善地標。並且,在城市重點公共廣場、公園、旅遊觀光景點等,建成不少於200個公眾參與度高的慈善廣場、打造十個知名度較高的品牌慈善組織及50個品牌慈善項目。

  另外,在善款捐贈目標方面,今年的年度捐贈總額佔全市GDP總額不低於0.08%,捐贈年增長率不低於5%。在義工和社會組織發展方面,註冊義工佔城鎮常住人口比例達15%以上,每萬人擁有社會組織數量不少於8.5個,社會組織從業人員佔經濟活動人口比重不少於2.5%。除此之外,目標還包括慈善活動數年均增長率達10%,慈善信息公開達標率100%。

  “慈善是城市發展的燈塔,是城市價值的領航者。”中國慈善聯合會執行秘書長彭建梅説,廣州創建慈善之城的實踐,不僅可以提升城市的核心競爭力,還可以從根本上提升城市的內涵和品質。

  為動員社會各界參與創建“慈善之城”活動,共享“慈善之城”創建成果,今年廣州將制定五項慈善政策法規、完善七大慈善活動平臺、實施六個慈善服務計劃、推出六個慈善文化標誌,深化“羊城慈善為民”行動;由廣州市慈善會主辦的第三屆廣州市福彩公益慈善項目大賽將評選20個推動“慈善之城”創建的優秀社會公益慈善項目,每個項目最高可獲得20萬元資助金;廣州已在6月底啟動肺癌高危人群篩查試點項目,該項目投入將超過800萬元,率先在廣州市越秀區開展,惠及12萬人。

  觀點

  中國慈善聯合會執行秘書長彭建梅:

  慈善是城市發展的重要力量

  南方日報:您怎樣看待廣州建設“慈善之城”的做法?

  彭建梅:慈善是確保現代城市健康、可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慈善事業體現一個城市的品位、博愛和內在價值,一個好的城市、一個偉大的城市,一定是一個慈善的城市。2017年,廣州率先啟動創建全國“慈善之城”計劃,並將十大慈善指標納入城市整體發展戰略,為中國的城市化進程開啟善的指引,凝聚愛的力量,意義深遠、善莫大焉。

  南方日報:您認為創建慈善之城關鍵要做好哪些方面?

  彭建梅:最核心和關鍵的是要有善政。好的慈善政策,就是要回到“政社分開、權責明確、依法自治”的發展大道上來。廣州市自2012年開始,已經出臺系列改革的政策,從慈善資源開放、慈善組織培育發展到行業自律監督、社會廣泛動員參與等全方位促進慈善事業健康發展,從根本上改善了廣州市的慈善生態,也為廣州慈善進入法治時代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礎。

  在善政的鼓勵和指引下,可以期待更多“善商”涌現。近年來,我們欣喜地看到,越來越多的企業家將慈善公益作為使命,以回報社會為己任。如果企業和企業家們擁有更多社會使命,商業可以在解決環境和社會問題中起決定性作用,並成為推動社會起步最強有力的工具之一。(南方日報記者 王聰 通訊員 印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