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東       |        大灣區        |         眼界       |        文旅       
廣州黃埔五年紮實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埔”寫灣區新篇章
2024-04-03 11:38:18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李克軍 責編:張琳瑞

  潮涌灣區,千帆競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重大國家戰略。5年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佈;5年來,作為“灣頂明珠”的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在創新、産業、融合、開放、平臺等重點領域紮實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交出一份亮眼答卷。

廣州黃埔五年紮實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埔”寫灣區新篇章_fororder_7c1dd6f15bddbaddbfc7445823c98ae

“灣頂明珠”風景實拍

  創新:科技交流合作開花結果

  5年來,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勇當創新引領的“排頭兵”,積極建設高水準的科研機構和創新平臺,深化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合作。

  來自澳門的“85後”青年陳祥,在這片創新創業的熱土上闖出了一片天地。2020年2月,陳祥成立了廣州神農智聯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落戶于黃埔區澳門青年人創新部落。

  選擇廣州黃埔,陳祥主要看中了這裡的産業集聚優勢和創新創業氛圍。黃埔對港澳青年創新創業提供了很大力度的政策扶持,如對入駐符合條件的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孵化載體的港澳青年創辦企業或機構給予三年辦公場地租金補貼,神農智聯就享受了50萬元的租金補貼。澳門青年人創新部落擁有很強的資源整合能力,在資金、推廣、産學研等方面都可以為企業發展提供支持。神農智聯與清華珠三角研究院、澳門青創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神農數字技術研發中心,基於區塊鏈、物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研發了溯源鏈農産品綜合交易平臺,能實現實時計算、大數據處理和數據可視化,以數賦智推動茶葉、中藥材産業發展。

  5年間,粵港澳三地的科技交流合作在黃埔不斷開花結果。

  香港青年陳子翔是水中銀(國際)生物有限公司的創始人,項目落戶黃埔之後,在清華珠三角研究院的支持下成立了清華珠三角研究院生物大數據研發中心,通過生物科技與大數據幫助企業優化原料管理,增強研發實力、提高效能;香港青年科學家伍子龍帶領的華港龍生物科技受清華珠三角研究院邀請,在2022年6月落戶黃埔,專注于無痛透皮遞送細胞和生物製品的微針科技……據了解,清華珠三角研究院粵港澳創新中心成立3年多以來,共支持港澳項目16個,支持科研專項經費3700萬元。

  目前,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建成了以廣州實驗室、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為引領的“2+3+N”戰略科創平臺集群,集聚各類科研機構超1000家,研發投入強度達6.65%,達到國際先進水準。該區構建“教育-科研-創客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園”産業鏈孵化鏈條,為灣區科研人員和創業者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支持,讓港澳青年安心在黃埔這片創新沃土上深耕,粵港澳三地聯合創新成果不斷涌現。

  在保護創新方面,該區持續深化知識産權綜合改革試驗,促進粵港澳知識産權要素融通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産權交易博覽會連續五屆在中新廣州知識城舉辦並永久落戶;與國際爭議解決及風險管理協會(香港)、澳門知識産權研究會共建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産權調解中心,整合粵港澳三地專業調解資源力量,為企業、商業組織和個人提供知識産權糾紛調解、替代性糾紛解決等服務;連續舉辦兩屆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産權人才發展大會暨知識産權人才供需對接系列活動,實現雲端對接知識産權專業人才超4000人。

  産業:從“製造”躍向“智造”

  黃埔與港澳有著深厚的合作淵源。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以屈臣氏、電訊盈科、李錦記、京信通信、港華燃氣等為代表的知名港資企業便陸續在廣州開發區、黃埔區落地生根,為該區引領廣州率先實現工業化發揮了關鍵的推動作用。

廣州黃埔五年紮實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埔”寫灣區新篇章_fororder_ef604acedb1af5844381df51a73c850

港澳企業落戶黃埔簽約活動現場

  如今,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形成了汽車、新型顯示、綠色能源、新材料、美粧大健康5大千億級産業集群,以及高端裝備、生物技術、積體電路3大百億級産業集群,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先進製造業重要基地。全區有港澳資企業1200余家。

  2021年,《廣州穗港智造合作區建設實施方案》印發,廣州開發區全力推進穗港智造合作區建設,推動穗港産業協作從“製造”到“智造”華麗轉身。港澳資企業持續紮根增資擴産,港資企業藍月亮2023年增資1.97億美元,港資企業奧圖彈簧在汽配行業低迷的大環境下産值逆勢上揚,2023年産值同比增長55%。

  5年來,該區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一國家重大區域戰略發展機遇,在支持香港在優勢領域“再工業化”、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上發力,推動國家級開發區創新發展,通過深化産業鏈、擴大産業規模、提升産業附加值,為粵港澳大灣區産業協同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

  作為材料領域的專業人才,來自香港的海歸博士倪釋淩看到了黃埔産業發展的巨大前景,決定把自己的實驗室落戶黃埔,致力於為國內各企業及科研機構提供專業的材料表徵及檢測分析服務,將尖端的顯微技術與製造業結合,成為實體産業與高校科研之間的橋梁。創業經驗豐富的香港青年楊騰也把企業搬到廣州科學城,他和團隊帶著VR(虛擬視像)項目,在黃埔不僅順利“賺到了人生的100萬”,還把産品服務從黃埔帶到了香港。

  從早期廣州開發區西區的香港創業者,到新一代港澳青年,雄厚的産業基礎和廣闊的市場空間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港澳人才和企業來到黃埔,擁抱灣區。

  融合:“靠埔青年”成為港澳青年新名片

  何澤榮是一名香港青年,在暨南大學讀書時,他常關注的話題之一就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2021年7月10日,“青春黃埔行”港澳青年社會實踐活動啟動,吸引了在暨南大學、中山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多所高校就讀的57名港澳籍學生參與。在一個月的時間,他們分兩批通過社會實踐、週末研學、主題小組活動等方式,深入了解黃埔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何澤榮就是這批港澳籍學生中的一員。

  期間,何澤榮近距離參觀了辛亥革命紀念館、“中小企業能辦大事”先行示範館、廣州國際生物島,走進南海神廟、蘿崗香雪公園,充分領略黃埔這座創新之城、科技之城、綠色之城的魅力,了解到黃埔接連出臺多項政策措施,全力支持港澳青年前來就業創業,有利於港澳青年在此大展拳腳。捕捉到大灣區發展無限機遇的他,選擇在黃埔就業,成為了“港澳青創10條”政策的受益者。

  廣州開發區、黃埔區推出的“港澳青創10條”,切實優化港澳青年就業創業環境、為港澳青年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提供便利——從創業啟動、創新激勵、平臺建設、金融支持、辦公補貼、實習就業、合作交流、生活保障等方面送出一系列大禮包。像何澤榮一樣的港澳青年,畢業即選擇來黃埔就業,不僅享受為港澳青年提供的專屬人才公寓,還有每月1500元的生活補貼、就業補貼、創業補貼、入駐補貼等多項補貼。

  5年來,該區投入近80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支持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建設運營,“港澳青創10條”等港澳青年專項政策自2019年設立以來,兌現資金超過2000萬元,支持港澳青年來黃埔施展才華,大力促進港澳青年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發展。

  為滿足港澳青年創新創業的需要,廣州開發區、黃埔區規劃了8.6平方公里的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建成澳青部落、勵弘數創、灣創之星等服務港澳臺青年創新創業載體6家,總孵化面積達7.7萬平方米。累計孵化項目共498個、其中港澳項目186個,帶動就業6941人、其中港澳居民260人。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累計開展品牌活動300余場,共吸引區內4000余名粵港澳青年積極參與。

  除支持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外,廣州開發區、黃埔區持續深化港澳規則銜接,推進灣區全面融合。推出商事登記“政銀企”合作機制,為港澳等海外投資者提供“一站式”服務,實現“足不出境、離岸辦理”完成商事登記辦理,投資落戶“全流程”辦理時間從平均45天壓縮至9天以內。近年來,該區為320多家外資企業提供“跨境通”服務,被評為第一批粵港澳大灣區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典型案例。

  開放:擴展國際合作“朋友圈”

  在廣州黃埔“灣創之星”(國際)青年創新創業中心,有這樣一家企業——它用專業化的投融資諮詢服務,為中國企業“走出去”、勇闖沙特阿拉伯市場“護航”,為沙特阿拉伯企業“引進來”來華投資,架起對話橋梁。這家企業便是傑創聯合(廣州)商貿發展有限公司。

  作為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港澳青年李耀傑有著豐富的企業運營管理、項目管理、項目投融資規劃等經驗。此前,他曾參與中沙産能合作首個外資獨資投資石油化工化纖一體化合作項目籌備建設。2020年7月,李耀傑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合作倡議,與擁有海內外學習工作經驗、熱衷海外投資的青年,共同創辦傑創聯合,為推動中沙企業投資合作及商貿發展,提供多元協同服務。

  5年來,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灣頂明珠”的區位優勢和“萬億製造”強區的産業優勢,全力作好“開放”文章,不斷開展高層級的國際合作,擁有中新、中歐、中沙、中以等多個國際合作平臺,在開放大潮中不斷擴展“朋友圈”。

  該區加強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文明交流互鑒活動,深化國際友好城市間合作,舉辦了官洲國際生物論壇、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年會暨國際貿易發展論壇等活動。2022年,廣州開發區獲評為國家級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平臺、知識産權服務領域特色服務出口基地。(文 鄭嘉俊 范敏玲 袁鳳敏)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