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綠意盎然的“植物寶庫”到底蘊深厚的“海絲文脈”,從“依水興業”的産業活力水岸到坐擁濱海風情的“海岸文化線”,廣州碧道藏著無數驚喜。
夏日炎炎,一批去年剛通過評估的碧道成為市民消暑出遊、親水樂水的首選。
市水務部門介紹,隨著廣州水環境治理成效不斷鞏固提升,全市累計建成碧道1456公里,水環境品質顯著提升,為市民提供了更多親水樂水的優質空間。下一步,將繼續高品質推動我市碧道建設,深挖區域特色,分批建設綠美碧帶示範項目,持續為社會公眾打造和開放綠化景觀更加優美,基礎設施更加完善,人水共生更加和諧的濱水空間。
天河濕地碧道:解鎖植物寶庫
天河濕地碧道環新塘水庫建設,建設範圍為軟體路至大觀北路,目前已建成碧道長度約為2.8千米。這裡按照“海綿城市”理念建設,恢復了場地雨洪調蓄功能,提供了休憩遊玩空間,更成為了普及生態環境知識的生動課堂。
秉承“生態優先”理念,該碧道倡導野草之美與低碳景觀,大量應用鄉土植物,濕地內野花爛漫,水草繁茂。同時還巧妙利用豐富植物資源與季節性河流規律,保留原有水塘肌理,打造出由河谷中心“濕地泡”凈化帶、環繞其的季節性河谷灘塗濕地帶及週邊濱水密林帶構成的生態廊道,共同形成一個自然、健康、自我持續的季節性河谷濕地生態系統。由於落羽杉的顏色變化,四季呈現從“抹茶綠”到“落羽紅”的迷人景致。
季節性河谷濕地生態系統
天河濕地碧道示意圖
東滘涌碧道:探尋海絲文脈
在黃埔區臨港經濟區橫滘河片區,藏著一條串聯古今的東滘涌碧道,作為黃埔區碧道規劃“三脈一灣”佈局中“碧灣古港”的組成部分,是落實海絲文脈探索路徑建設的重要載體。東滘涌碧道建設範圍為第一體育中心至鹿步口,已建成碧道長度約為2.8千米。
隨著扶胥運河連通工程一期、二期的建成,親水碧道貫通,古運河重煥新生。碧道充分展示了扶胥古運河歷史文化風貌,通過打造扶胥文化長廊、環翠水榭、聚賢亭、十字水驛、龍舟驛、親水埠頭等特色節點,以河道串聯“扶胥十景”,建設以民俗文化旅遊、産業休閒觀光為主題的遊覽路線,讓遊客在漫步中感受古運河的文化魅力。
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之一,扶胥運河除了是豐厚歷史文化記憶的載體外,現在更是集生産、生活、生態于一體的高品質水岸多元服務空間、多樣化遊憩碼頭埠頭及自然生態濱水碧道。
東滘涌碧道“一灣四岸八景”
以河道串聯“扶胥十景”打造海絲文脈探索路徑
逕下水系碧道:産業活力水岸
逕下水系碧道環知識城東湖建設,目前已建成碧道長度約為3.7千米。逕下水系通過實施連通工程,形成了31平方千米水面面積,總調蓄水量約104萬立方米的調蓄區,形成河湖交織、水網縱橫的水系格局,在大幅提升區域洪澇調蓄能力的同時,也延伸了逕下水系碧道,充分體現景觀價值。
該碧道通過低干預的生境設計手法,建立起複合型生態廊道,營造生態草坪、淺水濕地、嶺南廊亭、水鄉拱橋、水岸杉林等多種韌性生境棲息地。依託“山-水-林-田-湖”共生的自然格局,完成148畝景觀綠化,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
以水興村,逕下村展現出勃勃生機。逕下村通過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新型建築工業化農房建設模式,打造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示範村,平崗河-逕下納米水鄉向4A級景區發展升級,平崗河—逕下綠美碧帶建成後舉辦活動超120場,帶來人流超35萬人次,年收入超1100萬元,帶動經濟增長超2000萬元,促進周邊文旅經濟及區域經濟發展。
逕下水系碧道構建嶺南文化山水園林
逕下水系碧道多種韌性生境棲息地
洪奇瀝水道碧道:坐擁濱海風情
洪奇瀝水道碧道建設範圍為中山界至十八涌半,已建成碧道長度約為30.1千米。
洪奇瀝水道碧道堤岸場地退硬還軟
洪奇瀝水道碧道坐落于南沙區鹹淡水交匯的獨特生態基地之上,將河道沿線自然、人文、功能資源與濱海風情、萬頃沙水鄉、濕地文化特色相融合,圍繞“魅力濱海帶,萬頃碧連天”主題,構建集生態保護、文化展示、休閒旅遊于一體的複合型濱水活動空間。
通過“退硬還軟”生態修復手法,保護原有紅樹林灘地,種植水生美人蕉、草海桐等植物,為魚鳥昆蟲營造棲息家園,築牢濱海生態屏障。融入萬頃沙水鄉文化特色,形成海岸文化線性佈局新窗口,帶動沿線旅遊經濟和地區産業發展、升級。(文/圖 穗水軒)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