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東       |        大灣區        |         眼界       |        文旅       
這份“成績單”亮了!廣發希望慈善基金17年溫暖接力
2025-09-16 16:03:43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傅細明 責編:王悅陽

  以9·5國際慈善日與99公益日為契機,廣發希望慈善基金積極參與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發起的“希望工程1+1助學行動”,為經濟相對困難家庭學生提供助學金,併發布了一份持續17年的溫暖“成績單”。數字背後,是廣發希望慈善基金與千萬持卡人、合作夥伴共同寫下的溫暖故事。

  2008年,廣發銀行聯合中國青基會發起“廣發希望慈善基金”,以“點燃希望,照亮人生”為使命,持續助力鄉村教育振興與青少年心理健康。17年來,通過“金融+公益”創新模式,累計募款總額超億元,覆蓋全國近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開展30余類公益項目,改善了60余萬名師生的學習與生活環境。

  創新公益,可持續更有力

  廣發希望慈善基金始終堅持“金融+公益”的創新模式,不斷拓寬公益參與途徑。通過“1積分·傳遞愛”積分捐贈平臺,大幅降低公益的參與門檻——持卡人每捐出1000積分,廣發銀行即配捐1元用於公益項目。數年來,已有超過120萬人次參與積分捐贈,共募集善款4800余萬元,真正實現“小積分凝聚大愛心”。

  此外,廣發銀行還聯合超百家愛心商戶建立公益聯盟,依託“善因行銷”推動消費與慈善深度融合。持卡人每完成一筆消費,商戶即同步捐出善款,成功打通“日常消費→自動捐贈”的公益閉環,涵蓋餐飲、零售等多個民生領域,切實助力鄉村振興與慈善幫扶。

  廣發銀行連續17年組織員工志願者團隊開展“慈善中國行”活動,前往項目地調研實施效果、開展主題支教和系列師生交流互動,及時了解師生的實際需求並優化項目,慈善中國行足跡遍佈全國12個省。廣發銀行還高度重視鄉村孩子心理“軟需求”,聯合中山大學等專業機構開展心理講座、一對一書信陪伴、培訓鄉村心理教師、開發心理健康課程等,並招募員工志願者參與廣東12355青少年服務平臺、發起“藍信封”書信計劃與學生建立長期陪伴關係,形成“資金+技術+人力”的全方位心理健康守護網。

  精準施策:從“物質幫扶”到“心智賦能”

  真正的幫扶是“授人以漁”。17年來,廣發信用卡不斷深化項目內涵,推動幫扶模式從“物質支持”邁向“心智賦能”。除了直接資助貧困學生2萬名,並對近百名因災致孤兒童實施長期陪伴計劃之外,廣發希望慈善基金還深入超1000所鄉村學校,捐建希望廚房”讓孩子吃上熱乎飯;搭建“親情屋”構築親子溝通橋梁;落地“希望運動場”助力體能發展;建成“希望圖書室”推開孩子們閱讀之窗,切實改善鄉村教育“硬環境”,為學習成長奠定堅實基礎。與此同時,廣發希望慈善基金高度重視鄉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聯合專業機構開展心理講座2000余小時,總受益人次20余萬。每一個數字背後,都藏著一個“被看見、被接納、被熱愛”的故事。

  廣發信用卡攜手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共同發起“好好生活,一起精彩”公益項目,已圍繞助學、營養、體育、美育、心理五大板塊,先後推出“好好讀書”“好好吃飯”“好好運動”“好好歌唱”“好好成長”五大主題公益活動,通過“硬體設施+配套活動”模式,在運動場、音樂教室等設施支持外,開展足球嘉年華、少年村BA、慈善音樂會等活動,陪伴鄉村孩子快樂成長。

  這份堅持與溫暖也收穫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廣發希望慈善基金榮獲共青團中央第七屆中國青年志願服務大賽全國銅獎、廣東希望工程突出貢獻獎,併入選《年度公益傳播案例》,公益實踐成效顯著。17年,是一份堅持,更是一個全新的起點。每一份積分捐贈、每一次愛心消費、每一程慈善足跡,都匯聚成改變的力量。感謝每一位持卡人、商戶與志願者的溫暖同行,廣發希望慈善基金將繼續攜手共進,凝聚更多愛心力量,點燃希望,照亮更多鄉村孩子的未來。(文 那月)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