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東       |        大灣區        |         眼界       |        文旅       
廣州從化:擘畫大灣區綠色發展國際新坐標​
2025-07-30 17:41:57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傅細明 責編:王悅陽

  廣州從化區以69.1%的森林覆蓋率、流溪河全流域Ⅱ類水質為核心生態基底,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並躋身“全國綠色發展百強區”,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生態價值高效轉化的先行標杆。從化作為廣東省首批碳中和試點示範區,打造4家國家級綠色工廠、2700棟光伏農房,綠色建築佔比達94.54%,更通過三大創新路徑為深入推進“百千萬工程”和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品質發展引領區建設以及超大城市生態與經濟協同發展提供示範。

廣州從化:擘畫大灣區綠色發展國際新坐標​_fororder_88dc9cd6f11f48cc95b97791ddf972cb.1280x753.750x2147483647

流溪河森林公園

  國際標準築牢生態根基​

  從化區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理念為指引,建立了一套對標國際的生態治理體系。數據顯示,該區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連續9年居廣州首位,AQI達標率穩定在92%以上,流溪河從化段幹流穩定Ⅱ類,上游良口斷面達Ⅰ類,醫療廢物和工業危廢安全處置率達100%;累計保育野生植物1172種、陸生野生動物161種,消失60年的珍稀植物飛瀑草重現鴨洞河,2025年新發現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紫紋兜蘭,全區124種國家重點保護動植物構築大灣區核心物種基因庫。這一成果得益於三級林長制與智慧林業平臺的深度融合,通過741名林長管理1885個責任網格,實現“空天地”一體化監測,松材線蟲病防控面積累計減少3.5萬畝,森林火災受害率連續兩年低於0.9%。

  在生態保護與開發平衡上,從化創新採用EOD(生態環境導向開發)模式,打造流溪國際鄉村運動公園。該項目西接錢崗古村、東連天人山水,規劃“3個專業型+5個群眾型”運動公園體系,既保護了流溪河生態廊道,又帶動周邊5個村莊發展“文旅+科創”産業。

廣州從化:擘畫大灣區綠色發展國際新坐標

綠美從化

  綠色産業驅動國際競爭力​

  從化區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産業動能,構建起“國際標準+本土特色”的綠色産業體系。在美粧日化領域,廣粧産業園推動數智化轉型,大唐化粧品智慧製造項目落地,助力“灣區美谷”品牌走向國際。新能源汽車産業鏈方面,萬力輪胎三期項目生産的輪胎已出口30余國,廣汽領程智慧化基地則帶動智慧網聯技術升級。

  更值得關注的是其産業園區低碳轉型實踐。萬洋眾創城通過綠色智慧製造賦能化粧品全産業鏈,東升雲谷智造城延伸新型綠色建材産業鏈,全區已培育4家國家級綠色工廠、225家企業通過清潔生産認證。這種“省級—國家級”階梯式創建體系,被國家發改委列為“園區綠色化改造典型案例”。未來賽道佈局氫能與儲能産業,中科宇航試驗場加速推進,省級幹細胞工程實驗室引領生物醫藥創新。

  國際平臺重塑區域坐標

  從化區依託四大國際平臺重塑區域發展格局:從都國際論壇作為探討全球治理的核心舞臺,2024年吸引包括40余位國際商界領袖在內的全球精英參會,深化多邊合作機制;香港賽馬會從化馬場累計實現超3.4萬匹次賽馬跨境轉運,並計劃于2026年舉辦內地首場國際頂級速度賽馬賽事,構建穗港現代馬産業經濟圈;世界生態設計大會永久會址落戶生態設計小鎮,將可持續理念融入鄉村實踐,通過生態設計産業基金及智慧産業集群推動“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國際賽事矩陣計劃2025年新增12項國際賽事(含中國卡丁車大獎賽等),預計年吸引200萬人次參與,聯動溫泉、森林資源打造賽旅一體消費鏈。這些平臺深度融合生態資源與國際要素,形成“會議—産業—賽事”三維驅動體系,全面支撐從化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交往樞紐。

  這些平臺與從化“世界珍稀溫泉”、流溪河生態資源深度融合,形成“溫泉+總部經濟”“體育+文旅”的國際化産業生態。正如從化區委宣傳部負責人所言:“我們想讓所有人,特別是國際上的朋友們都了解從化,在從化看到清澈的流溪河邊建起了零碳排放的標杆工廠;秀麗的山水田園間搞起了生態設計産業;成片的荔枝樹林裏辦起了熱鬧的國際體育賽事。這些活生生的地方、一樁樁的事情,都在明明白白地告訴我們、告訴世界,我們在腳踏實地地實踐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環境同樣能把經濟發展好;我們在探索著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新道路,並且努力在這片土地上交好廣州北部生態發展的答卷。”

  廣州從化:擘畫大灣區綠色發展國際新坐標 

從化溫泉 

  ​未來願景:書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故事​ 

  當前,流溪河沿岸綠色發展示範帶已納入廣州“美麗山水花城”戰略,其“萬畝良田+千頭奶牛+百家宿集”的田園綜合體模式,正吸引更多國際資本關注。 

  站在新的歷史節點,從化以69.1%的森林覆蓋率為紙,以流溪河為墨,繪就了一幅國際風範與鄉土風情交融的畫卷。這裡既有南平村靜修小鎮的東方禪意,也有生態設計小鎮直升機翱翔的現代激情;既有羅洞工匠小鎮的非遺傳承,也有蓮麻小鎮的紅色記憶。這種多元共生的綠色發展範式,正在成為講好中國生態文明故事的生動注腳。(文/圖 從宣)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