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上午,廣東省新聞辦舉行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三年成效新聞發佈會。廣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孫志洋介紹了三年來廣州推進落實《南沙方案》階段性進展成效情況。
發佈會現場
孫志洋表示,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歷來高度重視南沙發展,對南沙開發開放親切關懷、指路引航、鼎力支持。2014年就把南沙納入了自貿試驗區。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打造南沙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2022年國務院印發《南沙方案》後,國家各部委細化落實、多方賦能,先後出臺了財稅、海關、市場、金融等領域支持政策。
廣東省委、省政府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決策部署,高點站位、高位推動,設立省南沙領導小組、南沙工委、南沙辦,出臺《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條例》和支持南沙發展若干措施,要求推動南沙成為中國式現代化濃縮的精華。港澳各界密切關注、大力支持,粵港合作諮詢委員會、粵澳發展促進會積極發揮作用,累計超過3100家港澳企業投資南沙、紮根南沙、共享南沙發展機遇。
孫志洋表示,廣州堅決扛起政治責任、主體責任,把落實《南沙方案》作為重大政治任務、重大戰略機遇、重大發展抓手,堅持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堅持惟新、惟實、惟精,把《南沙方案》梳理細化為12項重大政策、252項重大事項、60項重大項目,舉全市之力推動做強南沙這一重要增長極,促進南沙重大戰略性平臺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
孫志洋從五個方面介紹了三年來廣州推進落實《南沙方案》階段性進展成效情況。
廣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孫志洋
先進製造業增加值佔規上工業比重提升至75.9%
孫志洋介紹,在建設科技創新産業合作基地方面。一是聚力聯合創新,落地國際先進技術應用推進中心(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應用場景創新中心,推進19個粵港澳聯合科技攻關項目,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建成開學、其科創成果轉移轉化基地入駐創新項目32個。二是建強科創平臺,佈局冷泉生態系統等一批國之重器,集聚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省實驗室等新型研發機構22家,建成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98家、企業技術創新中心34家,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5.48%。三是做優産業體系,推進國家智慧交通先導應用、智慧網聯汽車應用試點,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300家、年均增長21.5%,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佔GDP比重提升至37.8%,先進製造業增加值佔規上工業比重提升至75.9%。四是集聚高端人才,加快建設國際化人才特區,引進國際高端人才數量年均增長55%。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
在創建青年創業就業合作平臺方面。一是優化青年創業生態,目前建成港澳青創基地15個,累計孵化企業項目2336個,在孵團隊數量年均增長超過40%;推出“港澳青創新10條”政策,獎補金額超過3200萬元,惠及港澳青年1170人次。二是提高就業服務水準,實施港澳青年“百企千人”實習計劃、“青出於南”英才匯聚行動計劃等,推出“港澳新青寓”120多套,為港澳青年築夢灣區提供更加廣闊發展空間。三是拓展人文交流平臺,落成粵港澳青少年交流活動總部基地,開展文體、藝術、學術等交流活動1478場,吸引超過6萬名粵港澳青少年參觀交流。
“百企千人”“圖南展翅”粵港澳大灣區實習生啟動儀式
南沙港建成國內最大的內貿集裝箱樞紐港
在共建高水準對外開放門戶方面。一是立足灣區做強樞紐功能,南沙港建成國際集裝箱幹線港和國內最大的內貿集裝箱樞紐港,去年集裝箱吞吐量突破2000萬標箱。設立國際海事服務集聚區,年均船舶交易超過200艘、交易額30億元。二是協同港澳共建交往平臺,高規格建設港澳商協會之家、穗港澳商會協作中心,建成啟用RCEP文商旅創新産業合作園,舉辦大灣區科學論壇、世界媒體峰會等。三是面向世界織密經貿網絡,推動中國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基地實體化運作、賦能211家企業“揚帆出海”,獲批國家跨境貿易投資高水準開放試點、交易額超過500億美元,去年南沙綜保區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全國第一。
南沙港四期碼頭
率先探索市場準入制改革 市場準入審批時限壓縮93.6%
在打造規則銜接機制對接高地方面。一是深化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累計181項創新成為獲得國家和省的推廣,在全國率先探索市場準入制改革,市場準入審批時限壓縮93.6%,法治化營商環境評價排名連續兩年居全國自貿試驗區首位。二是加強金融市場互聯互通,高水準建設國家金融業對外開放實驗窗口、跨境理財和資管中心,廣州期貨交易所上市工業硅、碳酸鋰、多晶硅3個新能源金屬品種,廣州數據交易所交易額超過75億元,設立廣州市首只人民幣海外投貸基金,人民幣試點場景超過1.1萬個,引領提升大灣區市場一體化水準。三是提升公共服務擴面提質,推出港澳社保服務“跨境通辦”新模式,港澳參保人數年均增長18%;引入港式“全科門診”“港澳居民健康服務中心”等特色服務;暢通全學段港澳人員“就讀無憂”機制,締結港澳姊妹學校52對、三年增長63%,港澳籍在校生增長近2倍。
明珠灣金融集聚區、靈山島尖
南沙樞紐三大先行啟動區去年新增註冊企業數增長89%
在建立高品質城市發展標杆方面。一是強化規劃引領,編制實施南沙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推進未來城市綜合實證試點,加快建設“精明增長、精緻城區、嶺南特色、田園風格、中國氣派”的現代化都市。推動重點片區成片連片開發,南沙灣、慶盛樞紐、南沙樞紐三大先行啟動區去年新增註冊企業數增長89%。二是突出智慧導向,打造全國首個城市級全空間無人體系超級場景,建設全國首個“未來電網企業”改革樣板,開通全國首條L4級無人駕駛公交環線、無人駕駛道路里程突破990公里,實現全域5G網絡覆蓋。三是堅持生態優先,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産業園區,建立大灣區氣候投融資雙中心,建成超級生態堤22公里,完成森林提質增綠1.2萬畝。
南沙人才港、創享灣
孫志洋説,南沙不僅是廣州的南沙,也是大灣區的南沙、中國的南沙,更是面向世界的南沙。廣州將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三地政府和民眾共同努力下,錨定《南沙方案》確定的2035年發展目標,奮力把南沙打造成為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臺,更好支持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更好引領大灣區建設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更好推動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繼續在高品質發展方面發揮領頭羊和火車頭作用,為廣東省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貢獻更大力量。(文/圖 南沙區宣)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