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東       |        大灣區        |         眼界       |        文旅       
廣州從化四徑: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化之道
2025-08-14 17:44:20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傅細明 責編:王悅陽

  晨霧輕籠,沙溪水庫的碧波被首班水上巴士溫柔劃開,驚起蘆葦叢中的一行白鷺。天人山水生態園內,晨露浸潤的玫瑰正次第綻放,兩百餘種花色織就斑斕錦緞。誰能想到,這片蓬勃生機之地,曾因水體富營養化瀕臨廢棄?廣州從化以科學治污喚醒沉睡的水岸,如今這裡已是遊人如織的生態客廳,帶動周邊鄉村煥發新生。

從化四徑: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化之道_fororder_噢噢1

金稻織錦鏈,點水成金

  沙溪的蛻變,正是從化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縮影。當清泉再次歡騰,土地重煥生機,山水孕育的生存智慧,正開啟通向豐饒的萬千門扉。

  熱泉涌金波,點水成金的溫泉經濟

  嶺南從化,從不乏自然的饋贈。世界珍稀的含氡蘇打溫泉,曾因粗放開發面臨資源枯竭。痛定思痛,當地成立流溪溫泉管委會,實施“統一規劃、統一開發、統一管理”模式,推動新老溫泉一體化發展。通過編制《流溪河源頭生態保護修復方案》,深入推進“源頭減污、源頭截污、源頭雨污分流”治理,11條劣V類支流全面達標,2023年上游良口斷面水質突破性達到Ⅰ類。溫泉度假區連續三屆獲評“十佳溫泉旅遊目的地”,碧水灣溫泉成為全國唯一五奪“中國最佳服務溫泉”的企業。依託溫泉療養特色和森林覆蓋率80%的生態環境,發展“溫泉+康養+生態”産業鏈。2022-2024年累計吸引遊客888.75萬人次,創造旅遊收入超10億元,帶動良口鎮米埗民宿群入選全國鄉村旅遊典型案例。溫泉資源保護性開發,印證了“守護綠水青山就是增值金山銀山”。

從化四徑: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化之道_fororder_噢噢2

碧水潤鄉居,守綠促金

  荔香飄萬里:植綠增金的科技賦能

  作為“荔枝之鄉”,從化擁有29萬畝荔枝林,卻曾面臨保鮮難、附加值低的困境。江埔街道以荔博園為核心,開啟一場“甜蜜産業”的綠色革命。建設全國首個5G+AI智慧荔枝果園,農藥用量減少80%,二氧化碳排放降低23.4%,獲評農業農村部智慧農業優秀案例。自主研發超低溫凍眠鎖鮮技術,突破荔枝保鮮40天瓶頸,實現全年供應,産品增值30000元/噸。

  創新“美荔定制”模式,帶動全區荔枝樹定制交易額1600萬元;首創“以樹入股”機制,農戶分紅佔比25%。2024年全區荔枝産業鏈産值達33億元,“從化荔枝”品牌價值68.1億元,入選中國特色農産品優勢區。

  碧水引鳳來,沃土生循環

  面對鴨洞河流域嚴重水土流失的“生態傷疤”,塘尾村創新“政企村民”共治模式,投入4500萬元開展系統治理。政府疏浚河道,企業微改造景觀,村民主動流轉土地。當水土保持率從89.2%躍升至96.87%,消失多年的珍稀植物飛瀑草重現溪畔。優質環境吸引世界生態設計大會永久落戶,84家生態設計企業聚集。塘尾村集體收入三年增長近兩倍,村民人均收入從1萬元躍至3萬元。生態設計小鎮獲評“國家水土保持示範工程”,成為聯合國“特別咨商地位”機構。

  在鰲頭鎮,綠色循環更上演神奇轉化。蚯蚓養殖生態園每年消化1.5萬噸牧場廢料,産出千噸高蛋白飼料和萬噸“碳標簽”有機肥。這些“生態工程師”讓牛糞變沃土,化肥減量的土地上,網紋瓜、砂糖橘溢價30%熱銷。一條“牛糞→蚯蚓→有機肥→瓜果”循環鏈,帶動15000畝基地實現“零碳”生産,獲國家級生態農場認證。

  青山聚人心:守綠促金的共生之路

  南平村以97%森林覆蓋率為基底,探索“村企1:4入股”模式,與珠江實業共建靜修小鎮。村民年收入從1.6萬元增至4.5萬元,40家民宿集群年接待遊客超50萬人次。羅洞工匠小鎮匯聚羌族漆藝、廣繡等非遺大師,開發研學課程200余種。“百匠園”月均接待1.6萬人次,帶動村民在家門口捧起“文化飯碗”,獲評廣東省十大優秀非遺工坊。從“伐木賣果”到“賣風景”,從“外出務工”到“返鄉創業”,綠色生計改變著人們的軌跡。沙溪水庫旁紅石村青年返鄉開起精品民宿,南平村阿婆在自家小院向遊客遞上雙殼槐枝荔枝,羅洞工匠手中的刻刀在檀木上飛出朵朵蓮花,人與青山的和諧共生,繪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圖景。

從化四徑: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化之道_fororder_噢噢3

路貫青山脈,擴綠引金

  當鴨洞河的清波倒映著生態設計小鎮的玻璃幕墻,當荔枝碳足跡證書懸挂在荔博園的智慧大棚,從化人用二十年光陰證:綠水青山確是無價之寶。從溫泉療養到荔枝科技,到流域治理的系統思維,再到村企攜手的制度創新,這條生態優先之路,讓97%的森林覆蓋率轉化為百姓手中沉甸甸的分紅。

從化四徑: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化之道_fororder_噢噢4

金色田園與黛色山巒

  山水無言,卻為守護者留下豐厚的饋贈。從化實踐深刻詮釋:當制度激活自然資本,當科技賦能釋放生態價值,青山常在必引金銀長流,碧水潤澤終成永續豐年。(文/圖 從宣)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