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2025中國(廣東)—RCEP成員國跨境電商交流活動暨中國(廣州)跨境電商交易會啟動儀式在廣州舉行。澳大利亞、韓國、柬埔寨、印尼、老撾、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越南等RCEP成員國駐穗領館代表與廣東省21個地市商務部門同志,以及國內外跨境電商企業代表和業界專家學者近500人參加活動。
開幕式現場
2025中國(廣州)跨境電商交易會以“外貿新動能·數字新未來”為主題,展覽總面積超4萬平方米,展期為8月15至17日,吸引了1000多家優質供應鏈企業,42家跨境電商平臺參展,是目前國內同類展會中參展平臺數量最多、頭部平臺最為集中和參展投入最大的展會。其中,廣東共有594家企業參展,廣州美粧、佛山家電、中山燈飾、汕頭玩具等18個優勢産業帶以産業聯盟形式設立主題展區。
廣東省政府副秘書長郭亦樂指出,廣東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在商務部大力支持下,打好外貿、外資、外包、外經、外智“五外聯動”組合拳,紮實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積極拓展與世界各國特別是RCEP國家的跨境電商合作,推動全省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從2015年的113億元躍升至2024年的7454億元,9年擴大66倍、年均增長60%,在全國佔比超過1/3,規模穩居全國第一。跨交會已逐步打造成為集供應鏈對接、政策解讀、趨勢研討于一體的行業盛會。廣東將以更大力度支持跨境電商發展,為全球跨境電商企業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廣東省商務廳廳長張勁松指出,當前廣東正錨定跨境電商示範省目標,聚焦三方面加力推進電商高品質發展:一是抓“跨境電商+産業帶”,3年內打造30個優勢産業帶、培育300家骨幹企業;二是抓“跨境電商拓展新市場”專項行動,協同頭部電商平臺,連結國內國際,開拓全球市場;三是做強廣州、深圳、粵東三大電商發展極,帶動全省21個跨境電商綜試區提檔升級。未來5年,廣東跨境電商必將邁上新的標誌性大臺階,為廣東外貿打造更加突出的亮點。
廣州市副市長胡浩指出,廣州自2016年獲批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以來,跨境電商近十年累計進出口額超7000億元,2024年超1800億元,進口規模連續10年位居全國第一。今年上半年,跨境電商實現進出口1169億元,同比增長43.1%。廣州將錨定“排頭兵、領頭羊、火車頭”標杆追求,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貿易生態圈,為中國外貿高品質發展貢獻“廣州方案”。
中國對外貿易中心主任朱咏指出,本屆跨交會共有1000多家優質供應鏈企業、40多家國內外主要跨境電商平臺以及近200家生態鏈服務商參展,廣東、浙江、福建、江蘇、安徽等23個省市自治區組織了900多家企業參展,標準展位超過1800個,展會規模、展位數量、電商平臺數量等都超過上屆展會。為了更好適應貿易新趨勢、規避出海風險,本屆展會增設跨境電商AI專區和合規出海專區。同時,為順應行業規律、更好滿足市場採購需要,2026年跨交會調整至6月16—18日舉辦。
廣東“跨境電商品牌出海”優秀案例發佈
亞馬遜全球開店在活動上發佈了2025亞馬遜全球開店出口跨境電商發展趨勢白皮書,希音分享了“跨境電商+産業帶”優秀案例。活動還發佈了《跨境電商(出海)新市場國別指引》,以及廣東“跨境電商品牌出海”“跨境電商拓展新市場”優秀案例。
廣東省網商協會、泰國創新發展合作協會、亞馬遜全球開店、希音、OZON、中國聯通、廣交物流、易達雲、中國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基地、阿裡巴巴、中國製造網等跨境電商行業代表,向業界同仁發出“跨境電商合規出海五項倡議”:
一、強化合規意識,維護市場秩序。嚴格遵守國際市場法律法規,充分尊重各國文化習俗,推動行業自律,抵制不正當競爭;
二、共享基礎設施,連結全球市場。促進數字平臺、國際倉儲等資源共享,應對全球突發事件,維護價格平穩、供應穩定;
三、尊重原創設計,深化品牌建設。重視産品自主研發,做好知識産權保護,努力為全球消費者提供優質商品;
四、維護消費者權益,促進持續發展。完善跨境電商消費者權益保障,構建透明、可信的網絡交易環境,提升消費體驗;
五、深化國際合作,實現互惠互利。積極融入RCEP、“一帶一路”等合作倡議,倡導本地化運營,實現互利共贏。
2025 中國(廣州)跨境電商交易會正式拉開帷幕。在持續3天的展期內,展會還將舉辦超30場政策發佈、經驗分享、資源對接等線上線下主題論壇活動,為廣大跨境電商參展企業和採購商提供豐富的對接機會,助力跨境電商企業把握新機遇,實現新發展,為培育外貿發展新動能作出積極貢獻。(文 傅岩 車園元 圖 活動主辦方)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