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東       |        大灣區        |         眼界       |        文旅       
廣東建築行業“高品質發展”系列 | 橋魂鑄夢,以匠心與擔當書寫基建華章——記中鐵廣州局橋梁公司黨委書記毛洪建​​
2025-08-19 14:42:11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傅細明 責編:王悅陽

  在我國基建事業蓬勃發展的浪潮中,有這樣一位共産黨員,他紮根路橋施工一線二十四載,將青春與智慧傾注于一座座橫跨江河的橋梁,帶領團隊創下一個又一個行業奇跡。他就是中鐵廣州局橋梁公司黨委書記毛洪建——一位用匠心雕琢工程品質,用擔當詮釋黨員本色的基建領路人。

橋魂鑄夢,以匠心與擔當書寫基建華章——記中鐵廣州局橋梁公司黨委書記毛洪建​​_fororder_人1

毛洪建

  在攻堅克難中淬煉專業素養

  “路橋施工沒有捷徑,唯有腳踏實地。”這是毛洪建常挂在嘴邊的話。1976年生於安徽碭山的他,自踏出校園起便與橋梁結下不解之緣。從中國中鐵大橋局三公司的見習生,到中鐵廣州局橋梁公司的掌舵人,二十四年的工作履歷清晰勾勒出一位基建人的成長軌跡。

  這些年間,他參與主持建設了平勝大橋、廣佛江快速通道江順大橋等十幾項國家及省級重點工程,從技術員成長為正高級工程師,從項目管理者蛻變為企業負責人。崗位在變,他對工程品質的極致追求卻始終未改。

  2021年6月,毛洪建接任橋梁公司總經理。面對複雜的市場環境與企業發展需求,他提出“用心謀事、專心做事、盡心成事”的管理理念。在人才培養上,他主導實施“引、育、管、用” 一體化機制,既積極吸納高素質新鮮血液,又重視內部人才進階培養,為企業發展注入持續活力。

  毛洪建的管理風格兼具剛性與溫度:在成本控制上嚴守底線,2024年新開項目平均臨建成本較2023年降低7.6個百分點;同時建立科技成果庫激勵機制,讓技術人才有舞臺施展、有回報可期。這種“嚴管厚愛”的模式,既守住了企業發展的底線,又激活了內生動力,推動公司形成積極向上、健康穩定的良好發展態勢。

  在創新突破中引領企業發展

  毛洪建在公司會議上反復強調:“榮譽不是終點,而是倒逼我們做得更好的起點。”江順大橋建設期間,他帶領團隊攻克多項技術難題,累計獲得70多項國家和省部級專利、工法及科研成果,不僅摘得中國建築工程魯班獎,還榮獲中華全國總工會工人先鋒號、廣東省優質工程獎等多項榮譽。在廣湛高鐵跨東平水道斜拉橋建設中,他帶領團隊實現350米的世界最大跨度無砟軌道斜拉橋精準合龍;川藏鐵路大跨度鋼管混凝土拱橋建造關鍵技術研究被評為國際領先。截至目前,公司獲得專利45項,實用新型專利102項。

  作為企業經營的領頭雁,毛洪建以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帶領公司突破發展瓶頸。2018年,他分管西南片區時,從單一的遵余高速項目起步,短短幾年間拓展至四個項目,成功打開貴州市場;2021年擔任總經理後,公司年度産值從38.5億元躍升至2024年的53.5億元,新簽合同額突破百億元,在重慶、十堰、福州等空白市場實現重大突破。如今,橋梁公司的“朋友圈”已覆蓋珠三角、西南、長三角等核心區域,成為基建領域的中堅力量。

  在毛洪建的管理理念中,“安全是不可逾越的生命線”始終佔據核心位置。他常對團隊強調:“一座橋梁的承載能力,首先要能扛起安全生産的責任。”無論是項目施工還是企業運營,他始終將安全生産擺在首位,推動建立“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體系。

  在他的推動下,橋梁公司連續五年保持安全生産“零事故”,獲得中國中鐵安標工地7次,他用鐵腕管理與科技賦能,為每一座橋梁的崛起築牢了最堅實的安全防線。

  擔當顯本色,使命踐初心

  “央企的責任,就是在國家和人民需要時挺身而出。”毛洪建不僅如此坦言,更以行動踐行承諾。

  在鄉村振興與“百千萬工程”的實踐中,他推動公司在江門崖門鎮、濱海新區投入超3000萬元打造文旅新地標,其中營地公園、劇場公園等項目的落地,讓橋梁公司成為央地協同助力文旅繁榮的鮮活範例。

  面對突發災害,他更是衝鋒在前:2024年梅州暴雨災害中,他第一時間調度周邊項目的人員與設備,火速組建搶險隊伍投身救災;西藏日喀則地震發生後,他當即指揮部署,派遣救援隊奔赴災區,在罕見的極端氣候條件下全力開展災民安置與災後重建工作,用實幹詮釋了“人民至上”的深刻內涵。

  在豪情壯志中擘畫深耕藍圖

  2023年3月起,毛洪建接任公司黨委書記。作為企業發展的領航者,他深諳“根基在屬地,潛力在全域”的經營之道。面對總部落戶江門的全新機遇,他提出“以情感為紐帶、以口碑為基石、以戰略為導向”的發展路徑,引領企業深耕這片見證成長的熱土。在他的規劃中,既要錨定橋梁主業,在大跨度、標誌性工程領域攻堅突破;也要敏銳捕捉新興業態機遇,在生態修復、新能源等領域提前佈局,以多元拓展構建更具韌性的發展格局。

  毛洪建始終將技術創新視作企業安身立命的根本,提出“以數智化重塑建造邏輯,以精益化守護工程品質”的發展理念,為企業技術升級錨定方向。他親自統籌重難點項目的科技攻關,推動數智建造技術與施工場景深度融合,力促在複雜地質條件、超大跨度橋梁等技術領域實現新突破,以技術進步持續提升工程品質與建造效率。

  “企業的競爭力,最終是人的競爭力。”這是毛洪建常挂在嘴邊的話。在他看來,人才是企業最寶貴的財富。他倡導“不拘一格降人才”,推動完善激勵約束機制,以“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動態管理激活隊伍活力。在他的推動下,企業正通過精準培訓、實戰歷練等方式,著力培育一支既懂技術又善管理的複合型隊伍,為長遠發展儲備堅實力量。

  從淮河之畔的安徽碭山,到橫跨江河的一座座橋梁,毛洪建用二十四年的堅守,書寫了一位基建人的初心與擔當。站在新的歷史節點,他必將以科技賦能工程品質,以管理激活企業活力,帶領橋梁公司在新時代的基建浪潮中,續寫更多“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新篇章。(文 傅岩 孫卓 孫一丹 圖 受訪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