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潮涌,橋連南北。2014年3月,廣州花都,中鐵廣州局橋梁公司在改革浪潮中應運而生,肩負“建橋築路、服務國家”的使命正式掛牌成立。從2014到2024,十年光陰流轉,公司從蹣跚起步到步履鏗鏘,從區域深耕到全國佈局,在雪域高原、珠三角的城際路網、西部山區的峽谷高橋間,鐫刻下“橋梁鐵軍”的奮鬥印記。
中鐵廣州局橋梁公司總部大樓
鼎新革故·戰略領航啟新程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基礎設施建設蓬勃發展,中鐵廣州局響應中國中鐵戰略部署,整合原廣州局旗下橋梁專業優勢資源,以“成為國內橋梁建造領域標杆企業”為目標,確立“專業化、區域化、數字化、産業化”發展路徑。十年間,公司完成管理架構重塑,構建起“公司—區域—項目部”三級管控體系,破解重組初期資源分散難題,形成以華南為核心、輻射全國的市場佈局。
攻堅突破·匠心築橋鑄精品
鐵路市場大發展時期,公司以“建一座橋、樹一座豐碑”的理念,在國家重點工程中展現專業實力。廣湛高鐵佛山特大橋建設中,面對複雜地質條件,創新採用“大直徑鑽孔樁+鋼圍堰”施工工藝,創下珠三角地區同類橋梁施工效率紀錄。
標誌性工程成果:2014—2015年,參建廣佛江快速通道江順大橋,榮獲魯班獎;2015—2020年,參建拉林鐵路藏木特大橋,榮獲國際大獎西奧多·庫珀獎、詹天佑大獎;2017—2021年,參建貴州遵余高速湘江大橋、甕開高速開州湖特大橋,榮獲黃果樹杯獎、中國中鐵金盃獎;2021—2024年,參建貴州金仁桐高速桐梓河特大橋,創下世界首座高低塔新紀錄。
後疫情時期,公司創新推行“區域項目群管理”模式,整合廣州、佛山、江門等區域在建項目,通過資源集中調配降低管理成本15%。在江門蓬江項目集群中,實現“六個項目、一套班子”的高效運作,該模式獲中國中鐵創效先進單位稱號。
江順大橋
藏木特大橋
創新驅動·科技賦能強實力
公司始終堅持科技興企戰略,工藝工法和科技創新碩果纍纍。2014年成立以來,共獲得企業級工法41項,廣東省省級工法25項,貴州省省級工法17項,股份公司級工法31項;獲得授權發明專利45項,實用新型專利102項;新簽科研立項合同34項;完成37項科技成果鑒定,其中3項科技成果(廣州南沙區鳳凰三橋建設關鍵技術研究、江順大橋建設關鍵技術研究、川藏鐵路大跨度鋼管混凝土拱橋建造關鍵技術研究)被評為國際領先,14項科技成果被評為國內領先;獲得企業級科技獎23項,省部級及行業協會科技獎58項。
公司建立了以技術創新為龍頭的科技創新體系,引領國內橋梁建設潮流。江順大橋問鼎魯班獎、拉薩至林芝鐵路全線獲得第二十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2017—2021年連續五年獲得“廣東省土木建築科技創新先進企業”榮譽稱號,2019年、2022年以來連續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還獲得2022年廣東省優秀創新工作室稱號。
管理升級·提質增效促發展
公司堅持“效益優先”理念,構建全流程成本管控體系。在廣湛鐵路項目中,推行“責任成本承包制”,通過優化施工方案降低成本8%;結合股份公司供應鏈建設及集團公司圍繞“提效率、降成本、保品質、控風險”要求,配合完成鋼筋、水泥、型材、商混、錨具等材料區域聯採招標工作。通過區域聯採,打破項目之間各自為戰、分散採購的壁壘,以量換價,最大程度發揮集採規模效益,節約採購成本超3000萬元。十年來,公司資産總額增長9.26倍達到63.13億元,經營性現金流連續十年為正,消化歷史遺留債務0.98億元,年施工能力超50億元,年新簽合同額超百億。
紅線嚴守·底線築牢保發展
公司在生産運營中嚴守安全品質紅線,對重點項目加密檢查頻次,通過組織“安全品質月”等系列活動,全面壓實企業主體責任,將安全管控要求切實貫穿于各領域、各項目全流程。2025年上半年,累計開展項目檢查56次,排查問題963條,提出管理建議324條,且所有問題均已整改落實到位;其中,廣湛鐵路三標憑藉紮實的安全管理成效,榮獲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安全標準工地”稱號。
在工程品質提升方面,公司深耕細作,結合項目存量深入研判,精準制定品質創優與QC活動實施方案,推動精品工程建設取得顯著成果:藏木特大橋斬獲鐵路優質工程獎,南玉鐵路榮獲廣西建設優質結構工程獎,江門産業新城學校則摘得2025年度江門市建築業協會優質工程結構品質獎,以硬核實力彰顯工程品質。
黨建引領·文化聚力鑄黨魂
公司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以紮實舉措築牢黨建根基:先後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以及黨紀學習教育、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持續嚴格落實 “第一議題”制度和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制度,以理論武裝引領企業發展方向。
立足主責主業,公司全面對接國家重大戰略,勇擔基礎設施建設“開路先鋒”使命。通過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情懷,愛黨愛國愛企”主題活動,以及喜迎改革開放40週年、新中國成立 70 週年、“喜迎二十大、奮進新征程”、“開路先鋒”道德講堂等系列活動,形成“黨組織有號召、黨支部有響應、黨員群眾有行動”的生動局面,凝聚起“人心齊、泰山移”的強大合力。
企業文化建設中,公司以“橋通華夏,廣結梁緣”為核心價值觀,以“勇於爭先、實幹興企”為企業精神,秉持“以人為興企之本、以德為用人之先”的核心理念,厚植發展沃土。十年間,先後涌現出省部級勞模3人、火車頭獎章獲得者1人、省級最美勞動者和交通人2名、廣東省向上向善好青年1名、中國中鐵勞模5人,用榜樣力量引領隊伍奮勇前行。
履責擔當·山河見證赤子心
十年來,公司始終堅守央企使命,以實際行動踐行責任擔當:在肇慶西江橋鐵路搶險中衝鋒在前,于2024年廣東梅州暴雨災害中連夜馳援抗洪一線,獲當地政府通報表揚;2025年1月7 日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6.8級地震發生後,第一時間響應並配合當地開展災後救援,用速度與擔當築牢生命防線。
在助力鄉村振興方面,公司深耕廣東梅州、廣州花都、從化及江門新會等地,與14個鎮、15條村建立結對幫扶關係,落地實施幫扶項目41個,其中公益類項目30個、微利性項目11個,通過精準施策激活鄉村發展動能。
與此同時,公司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在珠江流域、山區及自然保護區項目中全面採用“零污染”施工工藝,守護生態環境;組建專業搶險隊伍,配備橋梁檢測車、應急架橋機等專業裝備,成為華南地區鐵路應急搶險的骨幹力量;曾協助新會應急管理部門及森林防火隊成功撲滅新會區三江鎮官田村山火,以專業能力守護一方平安。(文 傅岩 孫卓 孫一丹 圖 受訪者)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