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省建築業高品質發展的壯闊畫卷中,廣州市市政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郭雲飛以其卓越的領導力和前瞻性的戰略眼光,成為行業公認的領航人物。郭雲飛,自1994年7月紮根廣州市市政集團,在市政行業深耕三十餘年,從一名施工員成長為市政集團的黨委書記、董事長,他是堅守品質的匠心人,是改革攻堅的弄潮兒,更是國企本色的踐行者。
廣州市市政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郭雲飛
運籌帷幄:在戰略棋局中落子如飛
廣州市市政集團作為老牌國企,肩負著國企改革“做強做優做大”的歷史使命,一定要練好內功、做好項目、擦亮品牌。郭雲飛以科學統籌為核心,優化投資佈局、經營模式與風險管控措施,通過頂層設計築牢競爭根基;構建大市場發展格局,立足廣州、紮根大灣區、走向全國,逐步打造以點帶面、多點輻射、整體推進的省內外區域協調發展的市場拓展格局;緊抓城中村改造政策機遇,積極承接重大標誌性項目;強化自營模式主導地位,優化項目管理與成本控制,實現利潤與營收雙增長;同步推進制度建設與風險防控,確保經營穩健,全面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與抗風險能力。
面對行業變革浪潮,郭雲飛立足企業發展實際,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的工作總基調,錨定改革深水區與轉型新賽道,通過兩大“雙輪驅動”戰略賦能企業發展。市場經營模式從“施工總承包”單級支撐,向“施工總承包與以投促建”雙輪驅動轉型;工程經營模式從傳統路徑依賴,向“傳統模式升級與自主經營強化”雙輪驅動跨越,著力構建市場化競爭新優勢,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近五年來,市政集團營業收入從247億元躍升至442億元,新簽合同額從308億元突破600億元,利稅總額超10億元,擁有各級資質近160項,包括市政、建築工程施工總承包雙特級資質。
郭雲飛聚焦區域佈局優化,匯聚區域發展勢能,不斷提升區域公司發展“含金量”“含新量”,助推企業高品質發展再上臺階。公司深入推行“總部經濟+區域市場”模式,2020年以來共完成20余家區域總部企業組建,形成以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為核心,廣西、福建、湖南、重慶、江西等省份為重點的區域總部企業矩陣;樹立“全民經營、主動經營”市場理念,按照全覆蓋、屬地化的總體思路,優化市場佈局,堅定不移推進“高層行銷”“精準行銷”,大力推動行銷“觸角”繼續向區域內重點市、百強縣挖潛延伸,形成以點帶面、多點輻射的經營市場格局,打好大灣區保衛戰和區域市場攻堅戰;加大“走出去”步伐,省外三大區域局“兵團作戰”,發揮“一盤棋”作用,主動“鏈”接全國市場,形成“區域化、規模化、協同化”的市場格局,發揮新型建築工業化全産業鏈優勢,進一步做大市場增量和整體規模。
創新驅動:從傳統施工到智慧建造的跨越
2022年,在郭雲飛的全力推動下,市政集團正式組建BIM技術中心,率先拉開數字化轉型序幕。中心以BIM正向設計、三維施工模擬、成本精細管控為核心抓手,將傳統工程項目管理全面升級為數字化、可視化新模式,並在火爐山隧道、梅溪水廠、南大幹線等重大工程中斬獲多項國家級獎項。2025年3月,集團再升級設立“數智化中心”,把數字化、智慧化技術深度嵌入項目全生命週期管理:以數字工地、人員管理、視頻監控、環境監測、數字建造、設備管理、安全管理、品質管理、進度管理、物料管理等十大模組為底座,全面落地“三控三管一協調”管理體系。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集成AI自動巡查巡檢、AI施工助手等前沿人工智能工具,實現工程施工全過程的“一張圖”可視管控與“一鍵式”智慧過程自動化管理體系。
在建築工業化領域,郭雲飛帶領團隊打造的佛山三水裝配式市政産業示範基地成為廣東省第一批裝配式建築産業基地。團隊主編的廣東省標準《裝配式市政橋梁工程技術規範》成為國內首部橋梁全要素預製裝配的技術規範。從廣花路綜合管廊到天河智慧城地下綜合管廊,再到芳村大道快捷化改造項目,一步步將裝配式技術從概念變為現實。
綠色低碳是郭雲飛佈局的另一個關鍵賽道。在他的主導下,集團開展的“功能型路面結構與材料減碳關鍵技術研究及産業化”項目達到國際先進水準,組織編制了《橡膠瀝青路面技術標準》等多部國家、行業標準;研發的橡膠瀝青、超薄罩面瀝青等技術,不僅提升了路面性能,更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
初心不忘:發展為民彰顯國企擔當
2024年,面對廣東梅州市嚴重暴雨洪水災害,郭雲飛迅速集結460余名專業人員及80余臺設備,僅用6個月便高品質完成“蕉嶺廣福廣州小鎮”安居工程,創造了令人驚嘆的“國企速度”。這個項目59天實現4棟主體建築全部封頂,提前18天完成竣工驗收,再到如今450多戶家庭在此安居,成為災後重建的標杆工程。不僅見證了市政集團國企擔當的責任與使命,更書寫了一份“人民至上”的民生答卷。
在城中村改造這一國家戰略中,郭雲飛帶領市政集團承擔了越秀瑤臺、增城西洲村和花都新街村大陵村等重大項目的改造任務,總投資額超1000億元。其中,瑤臺項目作為廣州火車站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造範圍達103.69公頃,涵蓋三條自然村,總改造戶數8517戶。“我們不僅是在改造物理空間,更是在重塑城市肌理、提升民生福祉。”郭雲飛強調。
鄉村振興是郭雲飛的另一牽掛。市政集團累計與全省25個鄉鎮建立結對幫扶關係,落地30個幫扶項目,投入資金超870萬元,惠及群眾10萬餘人。承接的“百千萬工程”項目達11.8億元,從美麗鄉村建設到生態環境治理,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實實在在的“市政”動能。
文化鑄魂:在紅色傳承中勇擔使命
國企的紅色基因是發展底色。作為市政集團掌舵人,郭雲飛始終踐行“黨建強則發展強”理念,強調“黨建做實了也是生産力”,堅持以頂層設計統籌規劃黨建和企業文化建設路徑,主導構建了涵蓋“黨業融合、品牌賦能、成果培育、平臺搭建”的企業文化體系建設。以“服務基層、破解難題”為導向,策劃“服務提質年”“轉型提質年”等黨建主題活動,實施動態清單化管理,6年來精準破解生産經營難題近百項;推動黨建品牌與重大項目建設、區域公司發展深度融合,培育出“金橋紅路”等20余個特色品牌,其中“金橋紅路”“同心向黨•市政啟航”分別獲評廣州市國資系統“廣州國企十佳黨建基地”“廣州國企特色黨建品牌”;在文化創新方面,5年來打造了《紅船領航 裝配未來》微黨課、《高品質築夢天下 新時代智造未來》舞臺劇、《紅瑤築夢 將“新”比心》宣講節目,均摘得廣州市國資系統相關比賽一等獎,《紅色家書 百年迴響》廉潔微電影入選全市黨員教育電視片優秀獎,用藝術語言生動講述國企擔當。
人才為本:構建青藍相繼的創新梯隊
“企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郭雲飛深諳此理。他主導構建了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依託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院士專家工作站、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等平臺,與清華大學、同濟大學、中山大學等高校開展高層次人才聯合培養。
“我們把城中村改造、省市重點項目等攻堅一線打造為幹部考察鍛鍊的‘試金石’,讓敢擔當、善作為、能攻堅的幹部脫穎而出。”郭雲飛説。他推行的“青藍工程”以“青出於藍、青藍相承、青勝於藍”為目標,通過重大項目觀摩、職業生涯規劃、優秀導師帶徒等手段搭建全週期人才培養體系。加強專業技術人才培養,持續優化人才結構,鼓勵考取各類職稱及執業資格,著力打造全面發展、堪擔重任的人才隊伍;深化幹部“一用一備”,紮實推進骨幹人才甄選、培養和儲備,分類管理、因材施策,為想幹事者、能幹事者提供更多發展平臺和機會。近年來,市政集團人才總量穩步增長,人才素質持續提升,隊伍結構不斷優化,呈現出高學歷、高素質和專業化等特點。目前集團共有博士17人,正高級工程師26人,專業技術人才佔比超80%,人才高地加速形成。
在薪酬激勵方面,郭雲飛推動深化薪酬分配改革,堅持業績導向,建立“以崗定薪、以績定薪、責薪相適”的薪酬分配體系。推動收入分配向關鍵領域、重點崗位、生産一線傾斜,充分釋放人才潛能,激發幹事創業熱情。
面向未來:以標杆姿態引領行業升級
面對“十五五”期間建築業的發展,郭雲飛提出了清晰的方向:加速技術升級轉型,引領智慧與綠色建造;強化跨界協同合作,共建大灣區産業生態。在郭雲飛的藍圖中,市政集團將繼續深耕智慧建造、綠色低碳和建築工業化三大領域,同時積極探索建築廢棄物再生資源利用、智慧建造機器人等前沿技術。
從管理升級到技術革新,從城市更新到人才培育,郭雲飛以其全方位的戰略佈局和腳踏實地的務實作風,詮釋了一位建築業領航者的責任與擔當。這一張張亮眼成績單的背後,是一位國企掌舵人對“高品質發展”理念的深刻踐行,是對科技創新與責任擔當的不懈追求。在他的帶領下,廣州市市政集團正以昂揚姿態,在廣東建築業高品質發展的征程上書寫著新的篇章。(文 孫卓 供圖 受訪單位)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