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省全面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品質發展工程”三週年之際,廣州白雲區鐘落潭鎮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作為廣州市近郊面積最大的省級中心鎮,鐘落潭憑藉其獨特的區位優勢、産業基礎和生態資源,通過産業創新、民生改善和黨建引領三維發力,探索出一條“小切口推動大變革”的共富路徑,形成了可複製、可推廣的“鐘落潭經驗”。
區位優勢轉化:打造城鄉融合新樣板
地處廣州北部的鐘落潭鎮,行政區域面積達230.47平方公里,下轄37個行政村和5個社區,管理人口超40萬。這裡南倚帽峰山脈,北擁流溪河,基本農田3.2萬畝,林地約6.7萬畝,15個水庫點綴其間,生態資源豐富。
雲溪灣
更為重要的是,其得天獨厚的區位交通優勢:地鐵14號線、穗莞深和廣佛環城際軌道在此交匯,京港澳、北三環等4條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半小時即可通達白雲國際機場、中新知識城和廣州中心城區。
鐘落潭鎮黨委書記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們充分利用銜接中新知識城和白雲機場的獨特優勢,一方面發展臨空産業,引入生物醫藥冷鏈物流、高端化粧品原料運輸等高時效性産業;另一方面承接知識城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設立成果中試基地,實現科創成果的産業化應用。”
該黨委書記稱,鐘落潭可充分利用生態優勢,發展生態旅遊、康養度假産業。如打造以帽峰山生態為依託的森林康養基地,開發流溪河沿岸的休閒觀光農業帶,讓遊客在享受自然風光的同時,體驗採摘、農事活動等。
産業創新:特色農業與現代物流雙輪驅動
産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鐘落潭鎮選擇以“百千萬工程”為突破口,著力解決城鄉發展不均衡、産業協同不足等問題。
在生態農業方面,該鎮利用良好的生態環境,培育綠色、有機農産品,打響生態農産品品牌,向周邊功能區供應高品質食材,實現生態價值的經濟轉化。
龍崗黃皮豐收季
龍崗黃皮成為鐘落潭鎮的“拳頭産品”。龍崗村黃皮種植歷史超30年,面積達1200余畝,已獲得國家綠色食品認證,併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産品名錄。雞心黃皮品種具有果核小、果肉鮮嫩、汁多味甜的顯著特點,是白雲區十佳農家手信之一。
為解決農産品“最先一公里”物流難題,鐘落潭鎮重點建設了融通廣州(金盆)電商産業園一期的冷鏈倉儲物流項目。該項目總建築面積超過6300平方米,配備多功能冷庫,為生鮮産品提供産地預冷、分級分揀、加工包裝和倉儲保鮮條件,有效減少了農産品從田間到市場的品質損耗。
同時,鐘落潭鎮積極擁抱電商新模式,鎮商會組織“藏品出粵 粵品進藏”電商直播助農活動,構建“1+3”直播矩陣,多平臺推廣本地特色産品。2023年,鐘落潭鎮各村總收入達7.27億元,37個村收入均超100萬元。
“藏品出粵 粵品進藏”電商直播助農活動
民生實效:43萬人口的服務密碼
民生改善是檢驗“百千萬工程”成效的重要標準。鐘落潭鎮構建了“小病不出村、大病有兜底”的普惠醫療網絡,全鎮共有33家村級衛生站,實現“一元錢看病”全覆蓋,惠及61,999人次,同比增長47.9%,重點人群家庭醫生簽約履約率超90%。
“一元錢”看病
在就業方面,鐘落潭鎮創新“家門口就業”模式,在五龍崗村設立就業驛站,並開發了全市首個以地域名註冊的就業驛站微信小程式,提供政策諮詢、崗位信息、技能培訓等服務。針對美麗健康産業園的用工需求,實施“村校企人才共培高品質就業行動”,整合村屬地資源、園區産業需求和高校智力支持,開展技能培訓和參觀研學。
家門口的就業驛站
鐘落潭鎮還建立健全高校聯席會議制度,全力保障轄區內高職院校的需求,協調解決山體滑坡隱患、校園周邊環境整治等問題,持續強化黨建共建。
黨建引領:“百企興百村”凝聚合力
黨建引領是“鐘落潭經驗”的核心,通過“百企興百村”行動,鐘落潭鎮推動了128家企業、5家銀行、9家高校與37個村簽訂共建協議,形成142對村企合作。企業從産業、公益、就業等多方面賦能鄉村,將傳統的“輸血式”幫扶轉變為“造血式”共建。
三元里聯社投資為龍崗村修建黨建文化長廊,並幫助銷售黃皮等農産品;中建一、二、七局和廣州地鐵集團、廣藥集團投入約2200萬元支持典型村創建,幫扶鐘落潭衛生院建設中草藥基地。
煥然一新的龍崗騎樓街
最令人驚喜的是龍崗村的風貌提升:三元里街積極發動中建七局等建築企業展現責任擔當,在農房風貌管控提升、舊騎樓街提升、道路提升等方面累計投入超1000萬元,完成民房外立面提升、人行道修復、沿線綠化樹木修剪等工程,把閒置空地打造成民生公園,對赤膊房進行美化“微改造”,實現“滿足群眾需求”與“改善村容村貌”雙贏。
經過三年實踐,鐘落潭鎮探索出的“小切口推動大變革”路徑已初見成效,形成了可複製的經驗。鐘落潭鎮鎮長表示:“未來三年,我們將繼續深化‘百千萬工程’,優化農産品冷鏈物流體系,拓展電商應用,打造縣域電商直播基地,發展網訂店送、即時零售等新業態,讓更多農民分享産業增值收益。”
鐘落潭鎮的實踐表明,通過産業、民生、黨建三維發力,以小切口推動大變革,完全可以走出一條城鄉融合、共同富裕的新路徑,為全省乃至全國同類地區提供可借鑒的經驗樣板。(文 那月 圖 鐘落潭宣)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