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全國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以下簡稱“殘特奧會”)跆拳道比賽在惠州體育館激情開賽。惠州市委書記劉吉,殘特奧會組委會副秘書長、中國殘聯體育部副主任勇志軍,殘特奧會省執委會副主任、省殘聯理事長陳學軍出席活動。
全國23支隊伍261名運動員參賽
劉吉代表惠州市委、市政府向參賽的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表示熱烈歡迎。他説,惠州將始終秉持“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賽理念,貫徹“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用心用情做好各項籌備工作,努力辦成一屆展現競技之美、精神之美、生命之美的體育盛會。希望各位運動員在賽場上盡情揮灑汗水、享受比賽、實現夢想,充分展示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精神風貌。希望遠道而來的八方賓朋,盡情領略“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秀美風光,親身體驗“嶺南名郡”的人文風韻和“惠民之州”的城市溫度。
勇志軍説,本屆賽事規模和影響力空前,粵港澳三地在籌備階段同頻互動,運動員覆蓋範圍廣、人數多,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為賽事成功舉辦築牢了堅實根基,彰顯了我國殘疾人體育事業的蓬勃生機。賽事籌備期間,廣東賽區執委會與惠州市委、市政府高位謀劃、高效落實,為運動員搭建起成就夢想的舞臺。希望各位運動員賽出風格、賽出水準,在賽場上展現自我、勇創佳績。
陳學軍宣佈全國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跆拳道比賽開賽。
開賽儀式上,惠東職業中學龍獅隊、貳拾壹少年團共同帶來了惠州特色民俗節目《“獅”放節奏》。惠東蓋子獅是廣東省第八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融合了舞蹈、武術與民俗文化。
據了解,作為惠州賽區首個殘特奧會項目,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23支隊伍、共261名運動員報名參賽,香港隊首次派隊參賽。此次比賽賽程4天,共設置32個項目。激烈的比賽現場吸引了1000多名觀眾觀賽,其中70多名殘疾人現場為運動員的精彩表現吶喊助威。
首日産生10枚金牌
賽場上,運動員們雖有身體障礙,卻以超越自我的信念詮釋體育精神。他們身著護具、眼神堅定,每一次精準出腿、頑強格擋都凝聚著平日的汗水;面對強勁對手,有人頂住比分膠著的壓力連續進攻,有人在落後時咬牙反擊、逆轉戰局,現場觀眾的掌聲與歡呼聲此起彼伏,為選手們的堅韌與拼搏持續喝彩。
跆拳道比賽
經過首日多輪激烈對抗,10個級別的冠軍率先出爐:男子K44組別中,甘肅代表隊馬英虎斬獲58公斤級冠軍,浙江代表隊周應昊摘得63公斤級桂冠,山東代表隊陳世赫、浙江代表隊董德胡分別將70公斤級、80公斤級金牌收入囊中,80公斤以上級冠軍由山東代表隊劉路東獲得;女子K44組別裏,內蒙古代表隊閆博拿下47公斤級冠軍,山東代表隊成為最大贏家,邵倩、李羽潔分別奪得52公斤級、57公斤級冠軍,浙江代表隊姚依楠斬獲65公斤級金牌,65公斤以上級冠軍則歸屬福建代表隊湯琪。
在女子K44級57公斤級決賽中,山東隊運動員李羽潔摘得金牌,這是她第三次站上殘特奧會賽場。“此次奪冠不容易,好在結果讓自己滿意。”賽後,這位24歲“老將”語氣沉穩,卻難掩自信。擁有8年賽事經驗的她,16歲初次踏上賽場便與跆拳道結下不解之緣,此後憑藉日復一日的刻苦訓練,在國內外多項賽事中屢獲佳績。
“科技賦能”賽事舉辦
在賽會志願服務方面,來自惠州學院的159名賽會志願者,提供酒店接待、運動員輔助、反興奮劑教育拓展助理、競賽協助、引導諮詢、秩序維護、觀眾服務等規範化、專業化服務,確保賽事順利進行。在城市側志願服務方面,採用新設共建、就地轉化、陣地融合等方式,充分盤活現有資源,在比賽場館周邊以及惠城區商圈景點、交通要道、黨群服務中心等多場景設置273個志願服務站點,785名志願者開展賽事諮詢、便民服務、交通勸導、應急救援等多樣化服務。
為保障賽事順利推進、提升參賽運動員與觀賽群眾的體驗,惠州體育館提前完成了全方位無障礙設施改造,以“科技賦能助殘”理念構建覆蓋全流程的無障礙服務體系,讓便捷與溫情貫穿賽事始終。
走進惠州江北體育館C館北門二樓觀眾入口兩側,一處集“實物展示+互動體驗”于一體的科技助殘展區成為焦點。展區內,肢體類輔具、假肢關節、助聽器等設備整齊陳列,分類展示出行輔助、兒童康復、無障礙溝通等不同領域的助殘器具。觀眾可通過近距離觀察、親身體驗,清晰了解各類輔具如何破解殘疾人在生活、出行、溝通中的實際難題,切實感受科技助殘的實用價值。(文/圖 惠宣)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