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東       |        大灣區        |         眼界       |        文旅       
河源“水經濟”的綠色奮進之路
2025-09-17 17:01:50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傅細明 責編:王悅陽

  河源,這片擁有370平方公里萬綠湖的生態凈土,正憑藉一池碧水,譜寫從“生態保護區”到“水經濟高地”的轉型新篇。

河源“水經濟”的綠色奮進之路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909095455_25_523

河源萬綠湖 攝影 陳劍雲

  2025年1-7月,河源市水飲料及食品産業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9.6%,繼續保持高速增長,該産業規上工業産值將突破百億元大關。從一個為保護生態而限制工業發展的水源地,到如今包裝飲用水營業收入居全國各地級市第1名,全市水、飲料製造業生産規模、銷售規模位居粵東西北第1位、全省第7位,河源探索出一條“以水興産、以水富民”的綠色發展新路。

  一池碧水:從生態負擔到發展資本

  河源的轉型,源於發展理念的深刻變革。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水源地,萬綠湖水質常年保持國家地表水Ⅰ類標準,如何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成為河源必須破解的課題。

河源“水經濟”的綠色奮進之路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917104215_60_523

河源市食品飲料及水經濟産業園 攝影 黃讚福

  2021年11月,河源市食品飲料及水經濟産業園正式啟動建設,總規劃面積12450畝,標誌著河源水經濟發展進入規模化、集群化新階段。園區直接佈局在距萬綠湖取水口僅3公里處,確保了水源的直達和新鮮度。

  成本洼地:四大優勢引來行業巨頭

  走進河源市水經濟産業園,農夫山泉、華潤怡寶、娃哈哈、今麥郎、白象食品等行業頭部企業的廠房依次排開。一輛輛貨車排隊等待裝貨,將“河源製造”的飲料食品運往大灣區各地。

河源“水經濟”的綠色奮進之路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917105110_62_523

今麥郎飲品(河源)有限公司 攝影 馮曉銘

  這些企業選擇河源,看中的是這裡難以複製的四大優勢:

  首先是唯一性優勢。園區距萬綠湖唯一取水口僅3公里,優質原水直達廠區,從源頭保證了産品品質。

  其次是成本優勢。土地價格僅為400元/平方米,優質原水價格1.1元/立方米,相當於珠三角城市的25%;蒸汽價格平均298元/立方米;用電價格平均0.62元/度,是珠三角城市的82%。這“四低”優勢配以“四現成”基礎——主路網、燃氣管網、污水處理廠和高壓蒸汽全部現成,讓企業實現了“拎包入住”。

  第三是空間優勢。園區總規劃面積12450畝,現有可供招商地塊面積2877畝,為産業發展預留了充足空間。

  第四是市場優勢。産品可就近服務大灣區8600萬人口,遠銷華南市場。

  華潤怡寶河源生産基地負責人算了一筆賬:“在河源生産,僅水費一項每年就可節省數百萬元成本,加上電費、蒸汽等節約,綜合成本比在珠三角下降20%以上。”

  産業集群:從“一瓶水”到“一條鏈”

  河源水經濟已從單一的飲用水生産,向多元化、全産業鏈方向快速擴張。

  目前,産業園已落戶水飲料及食品相關企業56家,其中規上工業企業11家。2024年實現規上工業總産值69.2億元,同比增長10.4%,佔全市水飲料食品産業總産值的74.5%。今年1-3月,實現規上工業總産值20.3億元,同比增長36.7%。

  農夫山泉已佈局三期項目,全部達産後年産值可達50億元;華潤怡寶2024年5月投産;娃哈哈、白象食品等項目正在建設中,其中,白象食品預計10月投産。這些龍頭企業吸引了上下游配套企業超30家,形成了從原料供應、包裝製造到食品加工、物流配送的完整産業鏈。

  河源水經濟已從單純的飲用水擴展到飲料、食品、預製菜等多個領域。中儲糧直屬庫的建設為食品深加工提供了原料保障;預製菜産業集聚區已建成25萬平方米食品專業廠房;利用河源電廠發電餘熱蒸汽建設的供熱系統,為食品企業提供了低成本熱能。

  在引進頭部企業的同時,河源還培育了霸王花食品、金霸食品、飯飯得等一批本土知名品牌,形成了“龍頭引領、多元發展”的産業格局。

  創新模式:從“招商引資”到“生態賦能”

  河源水經濟發展的背後,是一套完整的産業生態賦能體系。

  河源市委、市政府將水飲料及食品産業作為實施産業興市行動的主攻方向,印發《河源市産業發展規劃(2021-2030)》,明確將水飲料及食品列為重點發展領域。

  河源創新提出“兩庫五園”發展佈局,以中儲糧河源直屬庫和東江直屬庫為支撐,建設源城區水産業園、東源産業園等五個食品産業園區,形成“核心集聚、多點開花”的發展格局。與此同時,河源實施《河源市發展水經濟産業若干政策措施(試行)》,對入園企業給予要素支持,降低生産經營成本,提高投資積極性。

  此外,通過舉辦“粵食粵好 粵品世界”授牌儀式、承辦中國飲料工業協會包裝飲用水行業發展大會等活動,河源在全國範圍內打響了水飲料及食品産業品牌。

  “沒有項目,就談不上生産力,更談不上綠色崛起。”正如河源市市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所説,河源要拓寬“由綠及美、由美及富”通道,讓這條綠色發展之路越走越敞亮。

  站在百億産業規模的門檻上,河源水經濟有了更宏大的目標。河源正在規劃建設面積更廣闊、承載力更強的食品産業園,圍繞中儲糧倉儲點和蒸汽熱源供應點,進一步擴大水飲料及食品産業發展空間。

  從守護一池碧水到打造百億産業,河源的實踐證明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在高品質發展新征程上,這座“灣區水塔”正以涓涓清流,匯聚成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澎湃動能。(文 那月)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