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羊城學堂“老城市 新活力”系列講座在廣州圖書館開講。廣州空港經濟區管委會黨組書記、主任楊顏澤作為主講嘉賓,以“向新而行 向空而強——建強廣州空港經濟區 打造世界級航空樞紐”為題,面向現場近300位市民朋友,系統、生動地介紹了空港經濟區的發展成效、規劃願景與實施路徑。整場講座內容翔實、視野開闊、貼近民生,為廣大市民呈現了一幅世界級空港樞紐的宏偉藍圖。
築強樞紐核,激活區域發展“新引擎”
楊顏澤介紹,廣州空港經濟區地處廣州市北部,總面積116平方公里,地跨白雲區與花都區,依託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廣州北站和廣州國際港三大交通樞紐,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臨空經濟示範區和國際航空樞紐核心承載區。
該區域空鐵聯運優勢突出,已形成1-2小時覆蓋珠三角主要城市、3小時通達國內及東南亞重點城市、12小時飛抵全球主要城市的高效交通圈,真正成為廣州聯通世界的重要門戶。
白雲機場作為全球最大單體機場,現有4條跑道、2座航站樓,硬體設施領先。2024年全年旅客吞吐量突破7600萬人次,位居全國第二、全球第十二;貨郵吞吐量238萬噸,同樣排名全國第二、全球第九,顯示出強大的客貨流動能。2025年1-8月,旅客吞吐量達5449.73萬人次、貨郵157.8萬噸,同比分別增長8.16%和2.16%,繼續保持穩健增長態勢。當前,三期擴建工程正全速推進,T3航站樓已通過竣工聯合驗收,第五跑道完成試飛驗證,預計年內全面建成。屆時終端年旅客吞吐能力將達1.4億人次、貨郵600萬噸,躋身全球最繁忙航空樞紐行列。值得一提的是,T3航站樓還將開放全國首個開放式機場觀景臺,市民可免費近距離觀賞飛機起降,體驗航空文化魅力,這將成為廣州新的城市打卡點。
在航線網絡方面,白雲機場常態化運營航線覆蓋234個通航點,其中國際及地區航點92個,超過80家航空公司參與運營,航線網絡通達全球230多個主要城市。客運方面擁有南航、九元航空等基地航司,貨運方面則有南貨航、中航貨運等龍頭企業助力,共同構建起覆蓋廣泛、服務高效的航空運輸體系。
在經濟貢獻方面,空港經濟區表現亮眼。目前已形成五個産業集群,包括物流與供應鏈、電子商務兩個百億級集群,以及時尚消費品、航空維修、新能源與新型儲能三個十億級集群,並正加快培育航空研發製造、模擬機培訓、會展商貿等新産業。機場口岸2024年進出口額達3854億元,規模創歷史新高,廣州臨空經濟發展總指數連續四年位列全國前三,顯示出強大的對外經貿聯繫能力和産業凝聚力。
該區域坐擁廣州臨空經濟示範區、白雲機場綜合保稅區、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等五大“國字號”平臺,並通過“管委會+公司”模式高效運營,設立廣州空港産業投資集團,承擔開發建設、産業運營等市場化職能,為區域發展注入持續動能。
提升連接力,織就全球通達“交通網”
圍繞“世界的登機口”這一目標,空港經濟區正全面推進交通體系能級躍升,構建內外聯動、便捷高效的綜合交通樞紐。根據規劃,至2035年,白雲機場將建成門戶複合型國際航空樞紐。對內加密千萬級省會城市幹線,推進“空中公交化”;對外鞏固東南亞、大洋洲市場,拓展東北亞、南亞、非洲及歐美航線,進一步提升全球連通水準和輻射能級。
更令人矚目的是,未來該區域將成為6條高鐵、5條城際、6條地鐵的交匯中心,形成“空鐵聯運”綜合交通體系。T3航站樓將引入廣珠澳高鐵和廣河高鐵,實現高速直達珠海、澳門、河源等地;芳白城際、廣花城際等線路將使機場與廣州主城區實現30分鐘通達,大灣區城市60分鐘互達,極大提升市民出行效率和體驗。
在強化國際航空連通方面,白雲機場持續優化航線網絡佈局,加大對國際航線的補貼力度,積極爭取民航時刻資源,提升客貨運能級。同時,推動“雙前置”貨站建設、促進貨源回流;加快東西區貨站、聯邦快遞華南操作中心等基礎設施竣工;推動降費增效,實施口岸查驗配套服務費改革,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提升口岸整體競爭力。
培育增長極,打造臨空産業“新高地”
空港經濟區將積極融入廣州北部增長極發展格局,構建“一核兩帶、雙軸三廊”空間結構,做強“國際航空城”核心功能,做優“山前大道生態文旅帶”和“流溪河國際文旅帶”,推進航旅融合發展,強化白雲機場與周邊流溪河、王子山脈等生態資源以及融創、九龍湖等文旅資源的協同聯動,打造宜業宜居宜遊的現代化空港新城。
在産業佈局方面,引導航空客貨流沿“空鐵大道産業發展軸”和“空港大道港城發展軸”延伸,發展智慧網聯與新能源汽車、新能源與新型儲能等産業。沿“空港大道港城發展軸”對接廣州主城區,發展會展商貿、總部經濟等産業。協同發展“花都大道産業走廊”、“廣清高速産業走廊”、“廣佛北部産業走廊”。依託花都大道,強化機場與廣州北部獅嶺時尚智港、臨空數智港等平臺聯動,發展時尚智造、都市消費等産業。依託廣清高速,強化機場與花都國際先進製造産業園、軌道交通産業園、廣州國際港等平臺聯動,發展先進智造、多式聯運等産業。依託白雲五線—廣從快速路,強化機場與白雲城市中心、民營科技園等平臺聯動,發展生物醫藥與健康、時尚消費品等産業。
重點構建“一核一帶六片區”産業空間結構,即航空樞紐核、流溪河國際文旅帶,以及臨空商務區、航空物流和金融區、航空維修製造區、臨空高端製造區、産城融合區、生態文旅區六大功能片區,加快建設“4+4”現代化臨空産業體系:重點發展低空經濟與航空航天、時尚消費品、新能源與新型儲能、生物醫藥與健康四大戰略性産業集群,以及物流與供應鏈、會展、現代商貿、旅遊休閒四大現代服務業。
在城市更新和民生改善方面,空港經濟區以“一圈一軸”為重點推進29條城中村改造,計劃至2027年率先推進高增、矮崗等5條村改造,釋放産業空間、改善人居環境;五年累計推進17條村改造,釋放14700畝産業空間。致力建設成為“上班能賺錢的産業園區、下班能遛彎的生活社區、開窗見綠色的生態景區”,打造“想得起鄉愁、放得下生活、接得住産業”的現代化新家園。
在生態環境提升方面,重點建設流溪河生態景觀帶,規劃公共綠地和生態公園,打造藍綠交融、港城鄉融合的航空樞紐門戶區,為市民提供高品質的生態空間。
在開放創新方面,積極推進廣州白雲機場門戶樞紐“雲航世界”城市設計項目,打造世界一流的國際商務會客廳。推動白雲機場綜保區建設,實現“區港直通”、業態創新和服務優化;打造跨境電商國際樞紐港、國際保稅維修服務新高地等平臺;推進TIR業務規模化運作,拓展“一帶一路”物流新通道。
在低空經濟佈局方面,編制地面基礎設施規劃與空域優化方案,出臺低空建設標準與管理規範,建設低空飛行綜合管理服務平臺,推動典型航線常態化運營,搶佔低空經濟發展先機。
廣州空港經濟區將緊抓南方樞紐、北部增長極、機場三期投運等重大機遇,推動“一年起勢、三年攻堅、五年大變”,在“十五五”期間全面建成臨空經濟高品質發展體系,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航空樞紐,全面提升廣州在全球城市網絡中的節點功能和輻射能級,為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作出更大貢獻。(文 祝曉)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